【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品质。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故事。
2.看挂图,讲课文故事。(大意:古时候,有人给曹操送了一头大象,曹操让人们想办法称一称大象有多重。最后他七岁的儿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同学们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好办法吗?
3.板书课题,读题,学习“称”字,掌握读音,理解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读生字,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前鼻音、后鼻音。 3.教师检查读音,指导读准“称、秤、量、曹”等字音。
4.自由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有人给曹操送了一头怎样的大象”。找出有关自然段读一读。 2.官员们议论着一个什么问题?相机指导理解“到底”。
3.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重点读好描写大象的句子和表现官员们疑问的句子。 四、小结内容,汇报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上节课同学们已初读了课文。谁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过渡:人们想出哪些办法来称象? 二、细读,感悟课文
1.自由读课文,结合插图,边读边想:官员们提出了什么办法?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找到有关自然段,多读几遍,画出有关句子。
2.同桌交流,互读。 3.学生汇报,读出所画句子。
4.读第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官员们的称象办法,为什么直摇头?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直摇头”。
5.读第4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6.小组讨论:
1)比较官员们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说一说:谁的办法好?好在哪里? 2)曹冲称象的办法分几步?
7.小组汇报,朗读文段,做实验: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
8.指导朗读第三、四自然段。读第四自然段时,抓住“才”“先、再、然后”等词语理解文段内容,体会曹冲遇事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的好品质。
9.思考: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吗?他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引导学生理解:第一,曹冲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受到启发;第二,最主要的是他平时注意观察、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10.质疑释难。
11.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相机指导理解“果然”以及曹操为什么微笑着点点头。 三、朗读积累
1.用“先……再……然后”说句子,写句子。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议、论、官”等难写的几个生字。 五、总结全文
你喜欢曹冲吗?用一句话来夸一夸他。
六、拓展延伸
如果让你称象,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