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两年国内旅游的走势
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居民全年国内出游人数为29.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国内旅游花费为22706亿元,同比增长17.6%。
在旅游人数上,2012年比2006~2010年“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的11.6%,高出了6个百分点;但居民国内旅游花费的增幅却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幅的18.9%低了1.3个百分点。其原因是更多的中低收入者加入了旅游者的行列,以及旅游者一年多次出游时每次的花费增长有限。
2013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人数为35.8亿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2.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可喜的,是继续保持了稳健大步的发展势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出游率已经从2012年的每人平均2.2次提高到2.6次左右。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增长速度速度有所减缓,而且其增长量还过于向长假日集中(2013年“十一”黄金周七天的游客竟占到了全年游客量的11.8%)。
二 关于旅游者的满意度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2012年是全国自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以来首次突破80分的一年。不仅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而且三大市场游客(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满意度也都达到了“满意”的水平。在60个样本城市中,2012年全年游客满意度得分超过80分的城市为24个。
然而2013年的第一、第二季度发却出现了连续下滑,虽然第三季度满意度指数有所回升,可是却仍处在“基本满意”水平的徘徊。在60个样本城市中,第一季度的游客满意度达到80分的,减少到了12个,而第二季度和第三第三
季度在60个样本城市中,游客满意度达到80分的都只剩下了一个。满意度下降,除了雾霾天气是重要原因外,主要是游客对旅游服务以及目的地自然、社会、经济、安全等综合发展指标的实际感受的不够理想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的前三季度游客的网络评论满意度均一直保持着80分以上的稳中有升态势,这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各地“智慧旅游”的建设的成果密切相关而外,也与企业的网络信息传播、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的积极开展密切相关。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满意度其实是相对于游客期望值的一项指标,同样水平的服务,在游客期望值提高的时候也会产生出“降低”的评价。所以过于急切地指望满意度的陡增也是不切实际的。
三 未来几年国内旅游发展的“十大趋势”
从此前多年发展的惯性来看,从中国国民对国内旅游的需求来看,从旅游产业集群的接待能力来看,中国国内旅游继续此前“稳健的大步”向前发展,是完全可以指望的。如果没有特殊的重大因素,原有的一些消费特征也将会继续发酵。根据对我国利好因素和不利因素相互作用的乐观分析,2014年及未来的几年,中国国内旅游将有可能显现出以下十个趋势——
· 中国国内旅游的出游人数和旅游花费将继续增长,其游客的增速大体将恢复到“十一五”期间的相似速度,如不出现巨大的制约因素,其增速或将会更快一些;
· 随着决策部门对民众呼声的响应,中国的假日制度将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 近几年内,部分地区的假日拥堵将有可能逐步地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 2014年及其随后的几年间,团队旅游的价格将有可能出现升中有降的格局;
· 近两三年内,参团旅游的国内游客将出现继续减少的态势,而部分讲究诚信的旅行社将在此中获益;
· 旅游服务的满意度将因旅游者要求的提高而受到挤压,所以旅游服务的满意度只能在不断的波动中缓步提升;
· 旅游投资将迎来一个又一个的小高潮; · 部分著名景区也将迎来扩容发展的新机遇;
· 部分城市的旅游公共服务将因主政者的重视而焕发出新的活力; · 文明旅游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同时也将得到更多旅游者的响应。 四 对国内旅游健康发展的“五点建议”
为了国内旅游继续保持着稳健大步的发展势头,为了替普通百姓的旅游休闲创造更多的满意,本年度《旅游绿皮书》的《中国国内旅游的发展分析与前瞻》特就未来我国旅游发展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
1,建议积极提倡和推动居民假日休闲的多样化(包括旅游主管部门与相关部委和地方合作,推动文化娱乐休闲、体育健身休闲、养身养心休闲和旅游度假休闲等的多样供给,包括公共服务供给与市场供给的进一步改善,推动大众传媒对休闲多样化的关注与引导等等),以舒缓节假日期间居民选择旅游的过于集中;
2,建议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积极推动带薪年休假的进一步落实(除了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外,省市地方政府最好能够会同多个部门对用人单位落实带薪年休假的具体困难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及时研究推动解决的措施与办法,树立典型,为更多地方提供推动带薪年休假落实的参照与借鉴),以让职工个性化的
假日需求(包括旅游休闲需求)能够得到较好的释放;
3,建议国家决策部门,继续推动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优化(包括增加2-6天的法定假日,以期恢复“五一”黄金周,加长“春节”放假时间等),以让老百姓能够有更多一些的共同长假日,便于他们安排与家庭和亲友共享旅游;
4, 建议旅游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协同努力,推动全国有条件的著名景区研究并制定出自己的扩容建设办法(推动有关方面的公共投入,出台政策和办法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入,帮助有条件的著名景区,尤其是地域广阔的景区,在充分保护生态、保护资源的前下做出适度的扩容安排,包括改善交通、增加区内景点,延长游路,增添设施和旅游服务项目,以及改善信息沟通、加强调度管理等等),以尽量满足旅游者对著名景区的向往。
5,建议鼓励各地选择有条件的非著名景区积极进行环境、服务和交通的优化,并推动其做好市场的推广(鼓励地方当局做好调查研究,每年选择并优化一批条件较好的新老景区,及时以低价的引力向本地和全国的旅游者推荐),以期实现对游客的适度分流。
该报告认为,如果这些改善措施能够在今后得到加强,那么就会像前面预测所说的那样,“近几年内,部分地区的假日拥堵将有可能逐步地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