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
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

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

管道应急方案 一、编制目的

依据上司领导部门的安排部署,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目标,保证施工时不影响当地人民及政府工作部门的水、电、通信、煤气等的供给和使用,保证当地人民生活不受影响,公共财富不受损失特拟订本方案。

二、危险源辨别

发生潜伏 (事故 )事件物质:盲目作业

发生潜伏 (事故 )事件场所:生产作业地区( 307 国道旁、青银高速旁、沿线乡村)发生潜伏 (事故 )事件场所装备器械:防备器械、设备

三、应急准备 l、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xxxxxx

副组长:项目副经理 xxxxxx生产经理 xxxxxx 组员:安所有长 xxxxxx 各工长技术员质检员值勤人员

(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对此突发事故的应急办理。 2、应急物质的保护、养护及测试

增强对各样防备设备的平时管理,按期检查,随时保持优秀状态。 四、应急响应及报告

最初发现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管道的,要立刻报告项目部应急负责人。应急负责人现场总指挥,马上组织快速封闭 (事故 )事件现场,将事故点

1 / 4

1 / 4

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

20 米内进行保护隔绝,采纳暂时举措将 (事故 )事件的损失及影响降至最低点,并电话通告建设管理处应抢营救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立刻拨打本市自来水保修中心电话,拨打本市供电急修电话,拨打本市通信光缆急修电话以及煤气企业。电话描绘清以下内容:单位名称、所在地区、四周明显标记性建筑物、主要路线、候车人姓名、主要特点、等待地点、所发生 (事故 )事件的状况及程度。随后到路口指引营救车辆。

五、预防举措

1、项目动工时由项目部丈量组负责勘察各样线路的走向和埋深状况,并以

书面图纸形式报工程管理部及安所有存档存案。由上司领导报该线路(管路)所有企业审查和确立。

2、波及改变管道及光缆路线的由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准备先期报请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作出相应线路调整。

3、项目部施工人员施工前做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4、项目部技术人员保证技术合格后

xx。

5、施工时施工作业人员严禁三违现象。

6、施工时丈量组技术人员保证追踪监测。

7、如遇地下线路发生变化应立刻停止施工,探明地质及线路走向后方可施

工。

8、施工机械不行带病作业。

9、施工操作的时候要求该线路(管路、光缆、电缆)企业现场协调指导作

业。

10、施工的时候保证与线路保持必定的工作安全距离。

11、如大型机械不可以开挖到位、应由小型机械进行,或许由人工开挖的形式进行。

2 / 4

2 / 4

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

六、应急处理

出现事故或事件由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立刻启动应急响应,各部门立刻进入响应阶段,协调领导小组做好各项营救及管理工作。

七、应急保障

1、人员保障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从各部门抽调部分人员( 50 人)建立应急保障人员,做好应急事件时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由综合办公室负责该人员确实定和保证通信联系通畅。

2、物质保障

应急物质由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确立,并交由物质部门采买和管理,做到专物专用,保障应急需要。

3、资本保障

该资本由项目部应急领导组确立,财务部协调调拨贮备和保障,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4、保障职责

各保障部门应做到人员、物质和资本的落实到位,做到应急需要时可以快速、有效的使用。

如因各部门某项落实不到位造成的结果由部门领导负所有责任。

八、事故的检查办理

应急小组抵达事件现场后,立刻组织事件检查,并将事件的初步检查通告应急小组组长。检查工作依据四不放过原则。不得隐瞒事实实情。

应急小组组长接到事件通告后,上报有关部门,等待检查办理。

九、方案管理

3 / 4

3 / 4

施工中挖断水、电、通信光缆、煤气

1、培训和操练

(1)安所有负责主持、组织全项目部动工行进行一次按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

模拟操练。各组员按其职责分工,协分配合达成操练。操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论,必需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操练、评论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安所有负责对有关人员在动工时进行一次培训。

2、赏罚

对预防事件局势发生和进一步扩大有突出贡献者赐予 100-200 元实质性经济奖赏。

关于隐瞒事实实情,造成事故者赐予适量的经济处罚,关于因个人责任造成事故者赐予教育或劝退。

十、方案的更新完好

跟着项目部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的不停变化,本方案由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更新与完好。

4 / 4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