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设备 离心泵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及安装维护方法 王洪铭1 郝政程2 陈明月2 1.大连石油化工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辽宁 大连 116011 2.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辽宁 大连 116011 摘要:机械密封在离心泵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该精密部件的装配工艺质量要求较高,根据本人实践经验,对离心泵的机械密封产生泄漏的原因及安装维修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为同行业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离心泵;机械密封;渗漏 中图分类号:TH3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8-0333-01 1 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 弹簧和推环、动环静环、弹簧座、密封圈及键等部件组成了机械密封系统,在泵机的端盖内,安装静环、静环密封圈等,在旋转轴上安装机械密封系统,使用螺栓,把端盖和密封腔固定成整体,腔内的弹簧、动环及动环密封圈跟主轴共同旋转,主轴旋转过程中静环不动,动环由推环和传动座带动转动,介质压力与弹簧力作用给动静环间的密封端面,使其紧紧贴合,并在贴合端面形成薄液体膜,且在其端面产生适当的比压和极薄的液体膜,起到密封介质的作用,当摩擦副表面出现磨损后,弹簧的推力作用可对系统产生补偿,静环密封圈作用是控制离心泵输送的介质顺着压盖及静环间泄漏,而动环密封圈则控制轴及动环间出现泄漏。 2 机械密封产生泄漏的原因及判断方法 2.1 静压试验时产生泄漏 离心泵安装和初步调试合格后,要进行静压试验来初步观察离心泵的泄漏情况,渗漏量较小时,动静环密封圈可能存在问题,渗漏量较大时,静动环摩擦副可能存在问题。然后在进行手动盘车进行调试,观察泄漏量变化情况,若渗漏介质沿轴向喷射,则动环密封圈存在问题的可能性大;若渗漏介质顺着冷却水孔流淌出或向四周喷射,则静环密封圈可能存在问题;若渗漏量变化很大,则摩擦副存在问题,若变化小,则密封圈存在问题。可采取更换密封圈、动环、静环或加设过滤装置方式进行处理。 2.2 试运行时产生泄漏 试运行时产生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为:输送介质中含有颗粒状物质,离心泵高速运转时,其进入摩擦副,损伤动、静环密封端面;当静环密封圈松动时,静环和静环座受到动环轴向浮动作用,彼此相互脱离;静环密封圈过紧时,静环的轴向浮动量不能借助弹簧开展调节;动环密封圈过松,静环轴向浮动时,动环脱离静环座;动环密封圈过紧,自身的轴向浮动量不易开展调节;安装机械密封时,因压缩量过大,对摩擦副断面产生擦伤与磨损。离心泵运行时,此时若出现泄漏,主要是因静、动环摩擦副遭受破坏而导致密封失效,因内部高速旋转产的的离心力会抑制介质出现渗漏。 2.3 正常运转时产生渗漏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离心泵产生渗漏主要由于正常磨损、密封系统达到使用寿命、工况波动大和操作维修不规范,造成离心泵产生泄漏。以下情况,也会导致机械密封产生泄漏:泵体产生长时间的憋压、抽空、气蚀,实际输入量偏小,在泵体内,部分流体介质进行循环,泵体出现振动,内部产生热量聚集甚至介质气化,密封被破坏;离心泵工况进行经常性的调整,泵体压力频繁波动,运行不平稳,因转子产生较大的轴向窜动量,不能及时对静环密封面进行移位补偿,使密封失效;未对机构进行调整,因摩擦副粘连,使密封面产生扯坏密封面或没有贴紧产生间隙,导致产生泄漏;运行介质中存在固体颗粒,其对密封面产生破坏;泵运行后,因推力盘出现磨损,致使轴移位偏大,使得密封端面产生比压波动,比压大时会出现冒烟发热情况,比压小时产生渗漏;当动环或止推环被卡主,此时摩擦副产生断裂,防转销折断,动环不能沿轴向浮动,致使固定环发生旋转,导致机械密封损坏;备用离心泵停机时间较长,临时使用时,突然启动时,泵轴瞬间产生窜动,致使静环与动环贴合面的间隙突然变小,因流动膜没有形成,产生静动环间的干摩现象,使得密封装置被破坏;通过分析密封失效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如调整静环座、更换合适的密封圈、采取再循环方式和调整端面宽度等方法,对渗漏给予排出。若上诉方法不能解决渗漏问题,要重新拆装,更换新的密封系统。 2.4 制造、安装质量和维护导致的泄漏 控制密封面精度,动、静环密封面若粗糙,经过研磨加工,平面度要控制在0.5μm内;安装过程中产生划伤密封面,离心泵运转中,会加速老化破损;对结构部件的质量进行检查,对传动方式(键、销)、弹簧、推环摩擦副配对情况及端面宽度等进行检查;检修设备时,合理选择O型密封圈压缩裕量,注意动、静环工作面的平行度,注意弹簧垂直度和间隙,检查弹簧座导向机构,检查动环和静环贴合度。 3 机械密封的安装与维护要点分析 3.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对机械密封组装前,要确保部件及内腔清洁无杂质,特别要注意动、静环及轴套等部位,为避免产生擦伤表面,可使用脱脂棉或干净柔软的纱布进行擦洗。核对机械密封的规格型号,安装前对动、静环表面的划痕裂纹等缺陷问题进行检查,直径是否在公差范围内,检查密封圈轴径圆度、光洁平整度和毛刺缺陷,检查端面的垂直度和光洁度,检查机械密封补偿弹簧是否存在毛刺变形损坏等缺陷,长度不能大于0.02mm,检查轴的轴向窜动量,要小于0.05mm。安装时为保证安装顺利进行,避免设备启动时产生干摩,可在密封圈和压盖配合表面、轴套或轴表面涂抹机油。 3.2 技术要求 根据轴套或轴的外径不同,合理控制密封腔体端面对轴表面的跳动公差和径向跳动公差,当Φ10-50时,公差为0.04mm,当Φ50-120时,公差为0.06mm;传动轴的轴向窜动量控制在0.2mm以内。 3.3 安装顺序 先安装静止部件,然后安装旋转部件,根据安装工序要求,把静环密封圈装入静环上,把静环装入密封端盖内,在端盖孔内装入防转销,组装时防止防转销进入静环凹槽内,还要防止轴和静环间产生碰撞,采用初拧和终拧方式安装螺栓。安装旋转部件,根据先后顺序,防止错位安装,在轴上逐个安装密封的旋转部件,在外部把旋转部件组装到轴套上,然后在将其安装在轴上。最后在密封体上安装端盖,使用螺钉对其进行固定,通过盘动试车,来检查其是否出现松动。 3.4 离心泵启动前检查 首先要全面检查机械密封和附属装置,检查装置是否齐全,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启动泵前要开展静压试验,以初步排查密封泄漏情况;若产生泄漏要及时消除,若不能消除则要进行重新安装;采用盘车方式,检查其是否轻快均匀,若盘车不动或吃力,检查安装的正确性,检查装配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启动泵前要保证密封腔内充满液体,要排出腔内气体。 3.5 运行维护 当离心泵开启后,如出现稍微泄漏,进行连续4h的观察,若渗漏量不减少,就要进行泵检查;在日常运行中,还要进行经常性针对机械密封情况进行检查,若泄漏越来越严重,要停机检查;为防止密封面产生干摩擦,破坏密封部件,在泵运转时,不可产生抽空现象;更换机械密封时,要注意防止因操作不当,对密封圈、密封面等造成损伤;弹簧的弹力不足时,不能对静动环密封面产生有利的约束,可采用更换弹簧或移动固定螺钉方法,增加弹簧的作用力,以减小间隙,在安装静、动环密封圈时,若安装出现困难,可采用涂抹润滑油方法。 4 结语 在化工等特殊领域,某些生产工艺需连续不间断的运行,离心泵的机械密封效果会直接影响整机的正常运行。因此为保证机械密封长期可靠运转,对离心泵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及安装维护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德才.机械密封设计制造与使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作者介绍: 王洪铭(1986年3月-),男,汉族,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转动设备技术工作; 郝政程(1990年2月-),男,汉族,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技术工作; 陈明月(1984年1月-),男,汉族,大学本科,工程师,从事石油化工设备技术工作。 2017年8期︱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