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爱站旅游
LittleLearnerMagazine

MultipleIntelligencesTeaching

January2019

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的有

【摘要】所谓的绘画造型表现能力,简单讲就是通过绘画这种造型艺术手段再现或表现客观对象以及画者心中意象并加以呈现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眼、脑、手互相协作,需要感觉与思维相互渗透,对于鼓励学生热情、展开想象、积极创造都是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造型表现能力才能表现出来。

【关键词】兴趣;造型表现;能力;感受

教学常以教师为中心,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和家长也常常以画得和老师像不像作为好的评价标准。绘画时学生的情感是否积极主动,认为只要模仿得像就行了,而忽视了在绘画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这里重点研究在绘画方面造型表现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的关键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渴望认识生活、认识世界,他们对周围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事物极感兴趣,最爱模仿,孩子们塑造出的抽象带有稚气的画面,所产生的画面,使他们精神感到愉快,

心里得到满足。使学生从

“要我画”变成

“我要画”。(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绘画的兴趣利用现有设备,通过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就非常有必要,教师通过找些资料,如挂图、录像、幻灯等让学生观看和欣赏,通声音、图像、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张图片把它扫描到电脑里再播放到电视画面或视频投影中,会让学生的兴趣增大几倍,如火焰的图片转化成视频动态效果,会更直观、鲜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多种感官积极

效性研究

?杨

参与活动,做到寓教于乐,保持学生

要想正确辅导绘画,必须掌握儿童的绘画兴趣,才能令其专注、持久的心理特点,不能用成人的目光框条投入到整个绘画过程中,创造出富约束绘画,一味的追求绘画能力,实有新意和美感的作品来。

际上对于低年级更重要的是开发想学生富于幻想,能帮助他们直象力!要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作品含观理解和表现绘画对象。故事是最义,塑造学生个性。

爱听的,也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三、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提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故事高造型表现能力的前提

的导入,通过语言的描绘来表现情一切艺术创造都源于生活。这境,并且带有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就需要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的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色彩美,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在美术的冷暧》教学通过讲夜晚与白天发教学中,学会了观察,在绘画时恰当生的故事,感受冷色意境、氛围,促地去取舍,就会得心应手。

进学生对冷暧色的感知。孩子们便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能小

会满怀兴趣的想出各种办法来装饰限于作画之前,教师应在日常生活描绘。

中抓住机会指导学生观察,如课外学二、想象力是造型表现能力培写生等时间,都是组织学生进行观养的重要因素

察训练的大好机会。让学生在观察生

爱因斯坦曾说过

:“想象力比知训练中感悟观察时要全神贯注的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看、感受。学生的观察能力愈强,他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

们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也就愈强。

进步,而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

”低(一)多些写生课让学生直接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感知客观事物多画写生课,培养造专奇,思维主要凭借具体的形象材料型能力、表现能力。低年级的写生题进行,但是他们最大的特点是爱幻课不同于成人化的写生,它应以感想,要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培养学觉训练为主,首要的是为学生创造研生丰富的想象力,开拓思维。

一个观察的条件和环境。首先要感究

(一)利用基本形状的联想,对受各种形状、不同颜色树叶的美。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进行培养形低年级的写生不应有方法、步骤的状是绘画的基础,让学生先从简单限制和比例等要求,即以不同追求的形状入手,比如:圆形、三角形、正物象的表现现象为目的,只要他们方形等,进行联想,将生活中物体的

把自己观察来的最重要的感受、最形状提炼出来。如在

《机器人伙伴》本质的特征表达出来,无所谓像与这课,机器人摘果实学生需要画树不像、关键在于感受。中年级学生叶,我展示一些实物叶片的形状,启虽然能基本相感知物体体积、近大发学生联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形可以远小的透视现象,但为了提高学生用作树叶状,考虑学生形状能力差,的观察能力,训练敏锐的捕捉对象先让学生看范画,再让学生小组讨特点的能力,训练的捕捉对象特征论集思广益,最后将这些形状大胆特点的能力,教师应当避免过多的的画下来。逐步提升学生的造型表讲画法、讲知识,而应当强调写生中现能力,使学生能自由表现,达到情的感受,造型不要求型,要感人。对感的教学目的。又如画人物,可将高年级的同学可以讲一些初步的技眼睛的形状想象成椭圆形,鼻子三能,但直接感受客观事物仍不能角形,嘴可以圆形或者方形等,让孩忽略。

子联系形状充分想象。

(二)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培其实想象丰富、造型朴拙是许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使学生的观察多画家毕生追求的结果。在教学中

更加深入、细致,并能准确地认识事

2019·01多元智能教学MultipleIntelligencesTeaching

———17

LittleMultipleLearnerJanuary2019

IntelligencesMagazine

Teaching物的形象特征,

即形状、结构、比例、色彩等,必须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学会运用方法。如高低、大小、深浅、方圆、粗细等。引导学生比较要考虑各个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接受能力。低年级儿童,应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和对美的感受上。

四、激活学生思维重点初学绘画创作时,有的学生不知画什么,怎样画,其原因:一是素材少;二是表现能力差,选择感兴趣的绘画题材,可以激发创作热情,使孩子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之中,选对了题材就等于绘画活动成功了一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选择孩子易于表现的事物易于表现的事物

造型简单,具有典型性。比如,《亮眼睛》这一选材中的

描画对象

“眼睛都能够用一个简单的椭圆来概括出其基本形态,这类选材易于把握增加了学生对自己绘画表现力的信心。

(二)选择孩子最熟悉的事物在绘画活动中,越是熟悉的事物越能自如的表达;越是发生在身边的事物越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事物都能引发他们强烈的绘画兴趣。教室坐的椅子,组织绘画《各式

小各样的椅子》,可以边看边画。使学生心中的情感得以

自然的表达。

学(三)选择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和动物开心的游戏;可爱的小动物…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最爱。这类题材生

为孩子的创作提供了最佳的表现空间,最能调动绘画兴趣,激发创作热情。

五、欣赏大师及学生的优秀作品

美术教育就是要把孩子们带到一个美的世界中去,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多鉴赏,如讲解大师的作品,观看画展(视频播放)。这些好的作品中夸张的人体器官、符号、色彩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性,这些都是帮助学生理专解、运用,掌握多种造型方法的好教材。在欣赏分析后,题可以更有目的的夸张表现自己心中所想,使作品更加的研奔放、有趣。

六、创造良好的造型表现条件在绘画形式上,不能让学生单画一种画,要广泛,包括水彩画、蜡笔画、水粉画等等。经过多种实践,可以丰富孩子在造型、创作、色彩等多方面的表现能力。在绘画环境上,也可以选择一些特殊场所,比如让学生用树枝、小木棒作画笔,在松软的沙地或土地上作画,这样孩子们会更放松、更自由,思维更活跃,有助于更主动地进行个性化的表现。还可以准备各种形状的的纸及材料,尽量表现所画物体特征。有时,毛笔、水粉、刷子等新颖材料都可以激发和满足孩子进行大胆造型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要贴近学生,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探索各种造型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让学生知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从而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参考文献】[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心理编辑室.中小学教师

教学策略书系编写说明,

2009.[2]胡知凡.艺术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3]http://wenku.baidu.com/view/f6aed38c6529647d272852ae.html.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18—

——2019·01多元智能教学MultipleIntelligencesTeaching

(上接第19页)

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在分析与纠正错题的时候,

自身纠错能力也得到了增强[3]

。例如:在“圆柱和圆锥”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以下题目的解题过程进行纠错,即“一个圆柱形油桶的底半径是0.7m,高是0.7m,油桶内将油装满,若是将油倒进棱长为0.7m的正方体油桶中,求油深为多少?”这道题目需要计算圆柱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要求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构建两者之间的等价关系,也就是体积一样,并以此将解题的突破口找出来。若是学生未读懂题目背后的意思,那么在列算式和计算结构等方面将发生错误,而同桌之间可以相互纠错,共同分享解题的思路与方法,确保准确做出这道题。教师可以让其中一位学生说说自己如何纠错的,今后需要注意哪些地方才不会犯错。学生将自身出错原因描述出来以后,也有利于其他学生学习,今后做类似的题目中则不会出现错误,并积累了更多的纠错经验。通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学生对数学概念与知识掌握更牢固,在相互学习中实现了共同进步。

(四)利用错例资源,提升学生纠错能力在小学生数学纠错能力的培养中,教师还要注重对错例资源的开发,通过发挥出错例资源的作用,促进学生纠错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中形成的负迁移,让其成为一种宝贵的生成资源,通过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将学生的错误暴露出来,让学生在认知上

出现冲突,能够防止今后出现相同错误[4]

。例如:学生在学完乘法分配律以后,实际做题过程中将产生很多种错误,若是教师能够加大对其的开发利用力度,将促使学生思维品质的快速发展。因为在乘法分配律计算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相同因数,导致学生在面对120÷4+120÷2=()这道题后,错误提取了出现相同的120。对此,教师要通过适时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分析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其关系着乘加和乘减等运算。教师应

要求学生学生观察a×b+a×c与a÷b+a÷c,

a÷b+a÷c与a÷b+c÷b等形式结构,并利用实例予以验证,如53×7+47×7=(53+47)×7、45÷5+40÷5=(45+40)÷5、120÷4+120÷2≠120÷(4+2)。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理解到相同因数、相同被除数与相同除数等概念,消除了学生的错误猜想。

三、结语总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错误,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逐步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能够保证在做题上的准确率。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各个环节中渗透对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都能够形成较强的纠错意识,在做题上才能游刃有余,使数学成绩实现有效的提升。【参考文献】[1]李德洪.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纠错

能力[N].发展导报,2017-07-11(028).[2]周小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纠错策略[J].基础教

育研究,

2016(10):32-33.[3]陈浩.小学数学“有效纠错”的教学探索[

J].基础教育研究,

2015(17):55-56.[4]黄豫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纠错能力[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3):83-84.(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金鼎第一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