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家用自动煎药机[发明专利]

家用自动煎药机[发明专利]

来源:爱站旅游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102068381A*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068381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5.25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010623004.7(22)申请日 2010.12.18

(71)申请人赖丽娜

地址315500 浙江省奉化市尚田镇大岙村(72)发明人赖丽娜(51)Int.Cl.

A61J 3/00(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54)发明名称

家用自动煎药机(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自动煎药机,是针对现有煎药机产品定时、定量、携带、保温、温热饮用效果较差,中药煎制过程欠科学的技术问题而设计的。其要点是该煎药机的外杯与内杯之间密封连接,杯盖设有密封垫圈,杯盖的导气孔设有气孔塞;杯体内设有定时器,定时器与控制器连接;测量杆与过滤压网构成测量压浮杆,测量压浮杆设置于内杯,测量杆设有水位刻度。所述杯盖的外螺纹与外杯的内螺纹连接,盖体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位于内杯的顶部,杯盖设有出口盖,出口盖与杯盖铰接;盖底底部的内圈与内杯的内径过盈配合。本发明具有煎制、保温、定时的功能,适用于不同中药量的煎制,中药饮用量和浓度的设定,具有携带方便、保温和密封效果好的特点。

CN 102068381 ACN 102068381 ACN 102068382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家用自动煎药机,该煎药机包括外杯(1)、手柄(3)、底座(3)、定时器(4)、底盖(5)、线盘(6)、插头(7)、弹簧(8)、加热器(9)、控制器(10)、插座(11)、指示灯(12)、内杯(13)、杯盖(14)、壶口盖(15)、盖底(16)、电触杆(20);外杯与内杯连接构成杯体,内杯的内径设有水位刻度,外杯设有手柄,杯体内设有弹簧、加热器、控制器、插座、指示灯、电触杆;所述加热器、插座、指示灯、电触杆与控制器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杯内径的底部、加热器相抵;底座与底盖连接构成座体,座体内设有线盘、插头、金属触片(301),底座的金属触片呈凸起;杯盖与盖底连接构成盖体,盖体设有导气孔(22),导气孔位于内杯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1)与内杯(13)之间密封连接,杯盖(14)设有密封垫圈,杯盖的导气孔(22)设有气孔塞(21);杯体内设有定时器(4),定时器与控制器(10)连接;测量杆(18)与过滤压网(19)构成测量压浮杆,测量压浮杆设置于内杯(13),测量杆设有水位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自动煎药机,其特征是所述外杯(1)设有壶口(101)、外杯孔(102),内杯(13)设有内杯孔(1301),壶口、外杯孔、内杯孔三者相通;壶口设有壶口盖(15),壶口盖与杯体铰接;杯盖(14)与杯体的手柄(2)端铰接,盖底(16)设有蒸汽感应器(17),蒸汽感应器与控制器(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自动煎药机,其特征是所述外杯(1)的杯口内径设有内螺纹(103),杯盖(14)的外螺纹与外杯的内螺纹连接;盖体设有出水口(23),出水口位于内杯(13)的顶部,杯盖设有出口盖(24),出口盖与杯盖铰接,出口盖设有密封垫;盖底(16)的底部设有内圈(1601),内圈与内杯的内径过盈配合;杯体内设有插座(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自动煎药机,其特征是所述杯盖(14)的出水口(23)末端呈弧形,出口盖(24)的一端与杯盖铰接,另一端的末端呈球形,杯盖的盖柄一端设有凸扣,出口盖的球形端分别与杯盖的弧形端、盖柄的凸扣端扣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自动煎药机,其特征是所所述外杯(1)与内杯(13)之间设有保温绝缘层,外杯的底部凹槽设有密封塞。

2

CN 102068381 ACN 102068382 A

说 明 书家用自动煎药机

1/3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是一种家用自动煎药机。

背景技术

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其主要起源于中国,除了植物药、动物药、介壳类、磁石等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但中药的煎制过程较为复杂,一般需要中药沸腾后,恒温煎制;同时,一剂中药一般煎制2~3次,每次中药煎制200~300毫升。

[0003] 为了解决“煎药难”的问题,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ZL专利号02291344.0,授权公告日2003年12月24日,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自动脱汁煎药装置”;该装置采用电加热、离心脱汁等方法,能够将药汁中95%以上有效成分全部取出,避免损失,提高药效,并能自动灌袋,高压清洗,清除残汁,互不串味。再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专利号ZL200720058149.0,授权公告日2009年2月18日,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新型全自动家用煎药壶”;该煎药壶包括壶盖、壶体、底座、加热体,所述的底座固定在壶体的底部,加热体固定在底座上面。所述的加热体表面固化有一层耐高温陶瓷釉或耐高温纳米陶瓷釉。但上述产品保温效果较差,使用、携带较为不便;同时,由于中药多少和成分不同,中药在煎药机中的空间占用和吸收水分后膨胀体积不同,较难通过加入的水量,来控制中药煎制后的饮用量。

[0002]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双层保温的家用自动煎药机,使其解决现有煎药机产品定时、定量、携带、保温、温热饮用效果较差,中药煎制过程欠科学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5] 一种家用自动煎药机,该煎药机包括外杯、手柄、底座、定时器、底盖、线盘、插头、弹簧、加热器、控制器、插座、指示灯、内杯、杯盖、壶口盖、盖底、电触杆;外杯与内杯连接构成杯体,内杯的内径设有水位刻度,内杯的水位刻度测量水的加入量。外杯设有手柄,杯体内设有弹簧、加热器、控制器、插座、指示灯、电触杆;所述加热器、插座、指示灯、电触杆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加热器的加热和加热模式的切换。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杯内径的底部、加热器相抵;通过弹簧保证加热器与内杯底部相接触。底座与底盖连接构成座体,座体内设有线盘、插头、金属触片,底座的金属触片呈凸起;指示灯用于底座与杯体通电后的指示,以及插座通电后的指示。杯盖与盖底连接构成盖体,盖体设有导气孔,导气孔位于内杯的顶部。杯体底部的电触杆插入底座的金属触片,座体的电路与杯体的电路导通,加热器既可工作,其结构与现有电热水壶相似。

[0006]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与内杯之间密封连接,杯盖设有密封垫圈,杯盖的导气孔设有气孔塞;当中药煎制完成后,杯体与盖体保持密封状态,对内杯的中药起到保温作用;中

[0004]

3

CN 102068381 ACN 102068382 A

说 明 书

2/3页

药煎制过程中,导气孔保持打开状态,防止内杯的中药溢出。杯体内设有定时器,定时器与控制器连接;定时器方便使用者根据中药与水的配比多少,设定煎制时间,时间到后加热器自动停止工作。测量杆与过滤压网构成测量压浮杆,测量压浮杆设置于内杯,测量杆设有水位刻度。测量压浮杆使中药药渣充分浸入液体,提高中药煎制效果;并通过测量杆的水位刻度控制中药的饮用量,观察中药煎制过程中水位的变化,调整煎药过程的时间。[0007] 所述外杯设有壶口、外杯孔,内杯设有内杯孔,壶口、外杯孔、内杯孔三者相通;壶口设有壶口盖,壶口盖与杯体铰接;杯盖与杯体的手柄端铰接,盖底设有蒸汽感应器,蒸汽感应器与控制器连接。当内杯中的中药沸腾后,盖体的蒸汽感应器通过控制器转换加热器的加热模式,即加热器由快速加热转换为恒温加热,对中药进行煎制的过程。中药煎制过程,气孔塞保持打开状态,壶口盖保持关闭状态;倒中药时,由于杯体倾斜,壶口盖自动打开,中药经内杯孔、外杯孔、壶口倒出杯体。其结构与现有电热水壶相似,但内杯、外杯、壶口盖的结构提高了该煎药机的保温效果。

[0008] 所述外杯的杯口内径设有内螺纹,杯盖的外螺纹与外杯的内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方式使杯体与盖体的密封效果进一步提高,方便了杯体与盖体密封后携带。盖体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位于内杯的顶部,杯盖设有出口盖,出口盖与杯盖铰接,出口盖设有密封垫;出口盖和气孔塞,保证了中药的煎制过程和煎制后中药的杯体密封携带。盖底的底部设有内圈,内圈与内杯的内径过盈配合;内圈结构配合杯盖的密封垫圈,提高了内杯与外杯之间隔层的保温效果。杯体内设有插座,座体的插头用于中药的煎制过程;杯体的插座用于杯体煎制后,杯体与盖体单独携带时,中药的保温和温热饮用。[0009] 所述杯盖的出水口末端呈弧形,出口盖的一端与杯盖铰接,另一端的末端呈球形,杯盖的盖柄一端设有凸扣,出口盖的球形端分别与杯盖的弧形端、盖柄的凸扣端扣合。通过杯盖的盖柄固定出口盖的打开状态,通过杯盖的出水口固定出口盖的关闭状态。[0010] 所述外杯与内杯之间设有保温绝缘层,外杯的底部凹槽设有密封塞。保温绝缘层使内杯的保温效果进一步提高;密封塞方便杯体与底座脱离携带时,密封住外杯底部的底座插入孔。

[0011] 本发明具有煎制、保温、定时的功能,在中药煎制过程中由于中药充分浸入中药中,其中药煎制效果好,适用于不同中药量的煎制,中药饮用量和浓度的设定,具有携带方便、保温和密封效果好的特点,中药煎制后的中药加热饮用方便。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爆炸结构示意图,省略盖体。[0013] 图2是图1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杯体结构示意图。[0015] 图4是图3的杯体、盖体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0016] 以上附图序号及名称:1、外杯,101、壶口,102、外杯孔,103、内螺纹,2、手柄,3、底座,301、金属触片,4、定时器,5、底盖,6、线盘,7、插头,8、弹簧,9、加热器,10、控制器,11、插座,12、指示灯,13、内杯,1301、内杯孔,14、杯盖,15、壶口盖,16、盖底,1601、内圈,17、蒸汽感应器,18、测量杆,19、过滤压网,20、电触杆,21、气孔塞,22、导气孔,23、出水口,24、出口盖。

[0012]

4

CN 102068381 ACN 102068382 A

说 明 书

3/3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和使用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共同技术特征是:该煎药机的杯体由外杯1和内杯13组成,外杯与内杯之间密封连接,杯体内设有弹簧3、定时器4、加热器9、控制器10、指示灯12、电触杆20,加热器通过弹簧与内杯的底部相抵,控制器分别与定时器、加热器、指示灯、电触杆连接,外杯设有手柄2;盖体由杯盖14和盖底16组成,盖体设有导气孔22和气孔塞21,盖底设有密封垫圈;座体由底座3和座盖5组成,座体内设有线盘6,线盘内盘绕插头7,底座设有金属触片301;测量压浮杆由测量杆18和过滤压网19组成,测量压浮杆设置于内杯。煎制中药前,从内杯中取出测量压浮杆,将中药和水加入内杯,放入测量压浮杆,通过测量压浮杆和内杯的水位刻度设定加入水的量,盖好盖体,盖体的导气孔为打开状态。当插头与市电连接后,杯体的底部插入座体,即杯体的电触杆与座体的金属触片连接,市电接通,指示灯亮起,加热管即可工作。通过杯体的定时器设定中药煎制时间,煎制过程中通过测量压浮杆使中药的药渣始终保持浸入液体的状态;煎制时间到后,加热器自动停止加热。中药饮用量根据水加入量和测量压浮杆的水位刻度调节控制,即:当加热停止后,通过测量压浮杆的水位刻度发现中药饮用量过多,重新通过定时器调节煎制的时间。[0018]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外杯的杯口设有壶口101和外杯孔102,内杯的杯口设有内杯孔1301,壶口、外杯孔、内杯孔三者相通,壶口设有壶口盖15,壶口盖与杯体铰接,杯体的手柄端与盖体铰接,盖体的盖底设有蒸汽感应器17,蒸汽感应器与控制器连接。实施例一在上述中药煎制过程中,壶口盖与壶口扣合,当蒸汽感应器感应内杯的中药沸腾后,加热管由快速加热状态切换至恒温加热状态,对内杯的中药实行煎制。中药煎制停止后,将气孔塞与导气孔扣合,中药在内杯处于保温状态,或加热管自动切换至保温状态。倒中药时,由于杯体倾斜,壶口盖自动打开,中药经内杯、内杯孔、外杯孔,从壶口倒出。[0019] 如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二,外杯的杯口内径设有内螺纹103,盖体的杯盖外径设有外螺纹,盖体设有出水口23,出水口设有出口盖24,出口盖设有密封垫;盖体的盖底设有内圈,盖体的出水口位于内杯的顶部。上述出水口的末端呈弧形,出口盖的一端与杯盖铰接,另一端的末端呈球形,杯盖的盖柄设有凸扣。出口盖转至出水口的弧形端时,出口盖的球形端与出水口的弧形端扣合;出口盖转至盖柄的凸扣端时,出口盖的球形端与盖柄的凸扣端扣合。实施例二在上述中药煎制过程中,外杯的内螺纹与盖体的外螺纹连接,盖底的内圈与内杯的内径过盈配合,出水口与出水盖扣合;煎制完成后,出口盖、气孔塞为关闭状态,杯体处于密封状态,该煎药机即可携带。杯体内设有插座11,中药煎制完成后,由于携带杯体时,座体携带不便,为方便杯体内的中药加热饮用,通过其它插头接入插座,对杯体内的中药加热。实施例二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器的模式切换。[0020] 上述实施一、二中药煎制过程中,可将中药两次或三次煎制后,倒出中药药渣,取出测量压浮杆,中药重新放入内杯中保温。同时,测量压浮杆可用于手动压榨中药药渣,挤出中药药渣中的中药。

5

CN 102068381 ACN 102068382 A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6

CN 102068381 ACN 102068382 A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图3

7

CN 102068381 ACN 102068382 A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4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