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 张德二:1755年中国东部极端雨涝事件研究 5 严重,河南杞县、息县、正阳“大饥”,江苏准安“春 3,结束于8月4日,比平均结束日期晚30 1d,常梅 雨期长度为43 d,比18世纪平均梅雨期长23 d,居 令极荒,米一升至三十文,人相掠夺”。连一向富庶 的苏州府竟然“米价腾贵,草根树皮争啖无遗,饥 死者甚多”,吴江“有往山中取嫩石,以水磨砻作为 18世纪梅雨期长度的之首。根据清官江宁“晴雨录” 记录推算的1755年南京年降水量为1378 mm,是18 世纪的最高值,且雨季(5—9月)雨量990 mm 饼食,名之日观音粉”,常熟“米价腾贵,贫民剥榆 树皮为食”。浙江嘉善“三月米价三千,民间食尽, 以榆皮山泥充腹”。1756年自6月份起出现疫病大流 行,疫区遍及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如江苏沛县 “有青蝇结阵如密雨过,大疫随之,邑人多死”,高 邮“自二月至六月死者无算”。疫区中心的泰兴、南 通等地“比户无免者”,江苏吴江“秋夏之交,疫疠 遍乡邑,死者枕藉于路”,浙江嘉兴“夏五月疫疠作”, 安徽宿县、庐江、凤阳、怀远等地春大疫(图2b)。 至于瘟疫与雨涝气候条件是否有关联的问题,尚未 作专门的研究。 1 757年黄河中下游水灾波及之处饥荒加剧、“难 民多徙”(图2c),各地也采取一些救灾措施,如河南 兰考“奉文动用仓谷赈济”,杞县“冬大饥,民间鬻 子女者甚众。发粟赈济”,长垣“赈恤,蠲免钱粮有 差”,柘城“奉诏普赈,用谷六万八百余石,煮粥散 给贫民”。江苏“正月三13,加赈清河等十九州县水 灾。二月二十九El,免清河等十二州县水灾额赋。八 月十四日,免两准灶户水灾积欠。十一月二日,赈 清河等二十一州县卫水灾”,“赈海州、沭阳饥民有 差,免旧欠,借给籽种口粮”等。 3气候概况和可能的影响因子 3.1 气候概况 1755年中国东部地区长江和黄河中下游以及淮 河流域雨期长,多暴雨和持续大雨。江准流域梅雨 异常,有早梅雨,梅雨期长且结束迟。历史文献所 记述之异常多雨的特点,还得到另一些历史气候的 定量推断结果的印证。笔者利用清代宫廷文档苏州 和江宁“晴雨录”所作的降水复原结果 表明,1755 年长江下游地区夏季的雨期可划分为3段,即5月1 31至6月6日、.6月22日至8月4日、8月12日至31 日。有关18世纪的梅雨复原研究 指出,1755年长 江下游地区早梅雨始于5月1 31,常梅雨始于6月22 和夏季(6—8月)雨量728 mm,皆居18世纪的第 2位 。 1755年气温偏低。夏寒,上海一带“六月天气 如冬”,安徽望江、贵池等沿长江地带“七月大寒可 服裘”。秋季冷空气活跃,8月21日(七月十四13至 十五日)的强冷锋过境时急剧降温,甘肃合水、山 西苛岚、河北涞源等地出现初霜,比现代最早初霜 日期(9月15日)提前近1个月;江苏江阴“八月 寒霜早降”,也比现代最早初霜日期(10月20日)提 前约1个月,由此表明秋季气温较低。而江苏、安徽 沿长江一带隆冬时(十二月初十)出现大雪、冰冻 和冻雨,显示该年冬季寒冷。 上述1755年雨期长、气温低的气候特点与l9世 纪、20世纪的两例极端多雨年份(1823年、1954年) 极为相似。1823年华北雨期长,长江中下游全年多 雨、梅雨期长、低地积涝4个多月,夏季低温,上海 地区“七月天气如冬”…】;1954年长江中下游及其以 南的广大地区雨季开始早,梅雨期长达50 d,梅雨 量为常年的3倍;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秋季冷空气活 跃,9—10月先后遭遇寒露风天气[12]0 1756年气温无重大异常。1757年秋季冷空气活 动早,各地多有早霜为害。农历八月陕北佳县、神 木即出现严重霜冻,上海“早霜害稼,木棉凋落殆 尽”,连少见霜冻的广东惠阳也于农历“秋九月陨霜 杀粟”,足见当年秋季之低温。 3.2可能的外界影响因子 1755年的气候如此异常,其成因必然备受关注, 但是l8世纪尚没有大气环流和海温资料可用,所以 难以采用分析现代气候异常成因的常规方法来展开 研讨。以下对该异常气候事件的可能外界影响因子 (太阳活动、火山活动、海温状况等)试作讨论,并 和已有的雨涝事件的研究结论…作些对照。 太阳活动据太阳活动记录 】,1755—1757 6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年 年位于太阳活动周第1周,1755年是极小年(m), 太阳黑子相对数仅9.6。1756和1757年分别是极小 年之后1年、2年(m+1、m+2),太阳黑子相对数分 别为10.2,W32.4。有意思的是,1823年和1954年也 同样位于太阳活动周的极小年(m),分别属于第7 和第19太阳活动周。其太阳黑子相对数也很小,1823 年和1954年的年平均太阳黑子相对数分别为1.8和 4.4。 海温由厄尔尼诺事件历史年表 1知,1755年 正好与发生于1755—1756年的中等强度(M+)厄 尔尼诺事件相对应,是厄尔尼诺年。所以,1755年 的海温特点与1823年和1954年不同,后两例多雨年 都位于两次厄尔尼诺事件之间:1823年处于1821年 和1824年两个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之间,是“非 厄尔尼诺年”;1954年处于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 (1953年,M+)之后和强厄尔尼诺事件(1957--1958 年,s级)之前,也是“非厄尔尼诺年”…l。 火山活动普查世界火山活动记录 ,将火山 喷发指数(VEI≥3)作为重大喷发的指标,查知1755 年雨涝事件的前一年(1754年)火山活动并不多,重 大喷发仅有l 1月2 8 Et菲律宾Ta al火山喷发 (VEI=4),其他较弱的喷发(VEI=2)有日本Asama 火山8月7日喷发和意大利Etna火山、哥伦比亚 Galeras火山的喷发,它们的喷发物只能达到对流层 中部。1755年有强火山活动,3月9日意大利Etna火 山喷发(VEI=3),持续6 d,10月17日冰岛Kat1a 火山喷发(VEI=4),持续时间达1 19 d。至于这些火 山喷发活动是否与1755年中国的大范围多雨以及夏 秋低温的发生有关系的问题尚不清楚。不过,火山 活动毕竟是应予关注的外界影响因子,虽暂不可能 对各次火山活动与异常降水的关系展开深入讨论, 但列出当时的一些火山活动记录仍有助于丰富我们 的认识。 4结语 (1)1755年中国东部多流域大范围雨涝,其后 1756、1757年黄河中下游持续多雨,以致在黄淮地 区形成持续3年的雨涝,这是在小冰期相对温暖气 候背景下的重大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 (2)1755年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持续多雨,黄准地区连续雨日40余d,江准梅雨异 常。长江下游地区有早梅雨,常梅雨期较常年偏长 23 d r61,居18世纪梅雨期长度之首。推算的南京年 降水量为18世纪的最高值,雨季和夏季雨量则居l8 世纪的第2位 1。1756、1757年多雨区北移,中国东 部连续两年呈现少见的北涝南旱降水分布格局,该 雨涝事件处于在我国北方持续多雨时段内。 (3)1755年暴雨和久雨引起各地山水暴发、河湖 水涨堤溃,其后1756、1757年北方多雨引起各地河 流泛溢,黄淮地区连续3年罹受水灾,积水不退甚至 达半年以上。 (4)1755年大范围歉收,饥荒开始呈现,又伴有 虫灾发生,粮食价格飞涨。随后两年饥荒加剧,灾 区主要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浙江。 (5)自1756年6月份以后有疫病大流行,疫区遍 及江苏、浙江、安徽,但疫疾流行是否与雨涝有关 联的问题尚未作探讨。 (6)1755年的气候特点是雨期长和气温低,梅雨 开始早、持续时间长、雨量大和夏寒、秋季早霜、冬 季严寒,这些特点与1823和1954极端多雨年份极为 相似。 (7)从外界影响因子看,1755年位于太阳活动周 的极小值年,这与1823、1954年相同。不过,1755 年是厄尔尼诺年,这和1823、1954年皆为非厄尔尼 诺年不同:这表明中国降水分布与厄尔尼诺现象之 间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德二,刘传志,江剑民.中国东部6区域近1000年F湿序列的重建 和气候跃变分析[J].第四纪研究,1997(1):1 1l [2】张德二,朱淑兰.近500年我国南部冬季温度状况的初步分析[C]ll 全国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40 46 [3]IPCC.Climate change 2001:the scientific basis:contribution ofworking group I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1 34 [4]张德二.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434 2454 [5]王绍武,赵宗慈,陈振华公元950—1991年的旱涝型[MIll王绍武, 黄朝迎.长江黄河旱涝灾害发生规律及其经济影响的诊断研究北 张德二:1755年中国东部极端雨涝事件研究 7 京:气象出版社,1993:55-66 [11】张德二.历史重大雨涝事件研究:1823年我国东部大范围雨涝f J1l第 [6]于淑秋,林学椿.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型及环流特征[J].气象科学研 四纪研究,2011,31(1):29 35 究院院刊,1989,4(2):163 170 [12】冯佩芝,李翠金,李小泉.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1951 1980[M] [7]张德二,梁有叶.近五百年我国北方多雨年及其与温度背景的关联 北京:气象出版社,1985:138—139 [J].第四纪研究,2009,29(5):863—870 [13]WaldmeierM.The sm ̄spot activityintheyears1610—1960[J] lPlanetary [8]张德二,王宝贯.用清代晴雨录资料复原18 t ̄.ee南京等三地夏季降 and Space Science,1961,9(1 o):768 水量序列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0,1(3):260 270 [14]Quinn W H,Neal V T.The historical record of El Niifo events『MJ// [9]张德二,王宝贯.18世纪长江下游梅雨活动的复原研究【J].中国科 Bradley R S,Jones P D,Climate since AD 1500.London and New YOrk: 学:B辑,1990(12):1333 1339 Routedge,1 992:623-648 [10]张德二,刘月巍,梁有叶,等.18世纪南京、苏州和杭州年、季降水 [15]Simkin T,Siebert L.Volcanoes of the world[M].2nd ed.Tucs0n: 量序列的复原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5,25(2):121 128 Geoscience Press INC,1994:205-206 Study of the Large Scale Flooding over Eastern China in 1755 ・_・___——An Extreme Climatic Event in History ZhangDe’er National Climate Center,China 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Beo'ing 100081,China Abstract:Disastrous floods happened in several river valleys over eastern China in 1 755.Subsequently,serious lfoods occurred in the lower valleys of the Huanghe and Huaihe rivers in 1 756 and 1 757,a rarely seen precipitation pattern of north—floods south—droughts appeared in China for the two successive years.Seriou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extreme climatic event happened under a climatic background of a warm phase of the Li ̄le Ice Age.In this paper,the rainy and lfooding situation and the weather characters of these years are reproduced by means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records,and the state charts of areas ofprolonged rainy,overlfow and concomitant famine.insect pest,and pestilence in these years are made.In 1 755,the mid to lower basins of the Huanghe,Huaihe and Yangtze irvers experienced a prolonged rainy season wiht multiple torrential rain events.The continuous rainy period exceeded 40 days in the Huanghuai region.An early Meiyu occurred,and the duration of the Meiyu period in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basin was 43 days,which is the longest in the 1 8th century.In particular in Nanjing the annual rainfall of l755 was l378 lnl/l,which is the highest record ofthe 18th century.The year of 1755 was characterized by lower temperature in summer,early frost in autumn and heavy snowfall and freezing rains in winter,with the rainy season starting earlier,persisting for a longer period,and featuring of high precipitation intensity.The synoptic and climatic aspects of 1 755 were extremely similar to those of 1 823 and 1 954,two typical severest floods years.And all the 3 extreme flooding events coincidently took place in hte minimum—value phase of the solar activiyt period. Key words:extreme climatic event;floods;meteorological disaster;1 755 AD;historical cli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