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刘振宇,孙月茹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
要:学生自治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既要为其发展留足空间,又要为其划定边界。中山大学学生干部任免名单事件,使
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持续发酵,社会舆论将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现象推向热议,各地高校掀起了学联学生会改革风潮。对若干典型案例的分析,清晰反映了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背后价值观念、制度规范和组织建设三个维度的成因,并结合各高校学生会的实践从观念引导、软法自治和规范治理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学生自治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志码:A
高校学生自治是学生根据发展需求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实践,不仅是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要为其提供锻炼机会的平台,还是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重要渠道,更是依法治校背景下诠释法治与民主的必然要求。2016年12月16日,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中明确指出应当尊重和保护学生合法权利,鼓励和支持高校学生自治。同时,高校应建立并完善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和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依规参与学校管理。2016年8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中也提到要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加强联系服务引导,将青年组织紧密团结凝聚起来。尤其是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拟通过若干典型案例对学生干部“官僚化”现象展开分析,以深刻领会**总书记勉励青年“立志做大事,而非做大官”的精神内涵。
一、高校学生干部的“官僚化”表现及其问题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中的“官僚化”现象绝非个例。2018年7月,中山大学一则学生干部任免公告中岗位设置错误使用了“主席”“正部长级”等行政级别表述,将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也针对此事件发无独有偶,2018年9月,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文关注[1]。
学院一名大一新生发帖称受不了学姐“等级森严”的规定,自己常被欺压。2018年10月,四川理工学院学
*收稿日期:2019-01-15
生干部要求成员中秋节为学生干部送祝福,因名字写错被罚抄50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女生因在学生社团QQ群里@主席,称其为学长,而被学生干部公然指责谩骂。
上述案例反映了我国高校学生干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首先,对“学生干部”理解存在偏差,表现在学生观念和行为上的“官僚化”倾向,“等级”“尊卑”意识严重,过度重视级别称谓、位次排序,各种“汇报”“请示”“问候”都是“官僚化”观念在行为中的映射。其次,表现在行动上的“潜规则”,反而比高校学生自治章程更为实用,使自治成为个别
[2]。最后,表现在程序上,民主选举学生干部的“自治”
被视为流程,学生干部产生方式不够民主,“命令”职的重要方式。
二、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的成因分析(一)价值观念:对高校学生干部认识偏差1.权利与权力概念混淆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中明确要求,高校应当为学生会、研究生会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和保障,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同时,高校学生自治也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保障学生民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渠道。[3]在实践中,高校学生自治权利往往被混淆为行政管理权力,重视管理权而忽视服务义务,使学生自治沦为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现象滋生和蔓延的温床。
“服从”堂而皇之地成为高校学生干部任选履当前,我国高校学生自治组织的发展存在诸多瓶颈,“安排”
第32卷第1期刘振宇,孙月茹: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71·
2.个体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高校学生干部本质是服务学生的自治组织,但现实中,“学生干部”的头衔却往往成为学生追名逐利的工具。第一,高校内“学生干部”是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同时还是德育成绩考量的加分项,本来是对学生干部表现的一种客观评价,但实践中可能沦为“学生干部”的特殊利益。第二,从人际关系看,“学生干部”成为一种交流“身份”,如在各种校际组织活动中,主席、部长等职位成为门槛条件,不仅通过“身份”可以结识更多高层级学生干部,而且可以享受“身份”待遇。第三,从就业而言,部分就业岗位以学生干部经历为条件限制,更加深了学生对“学生干部”的误解。学生过度关注“学生干部”所带来的个人利益,而不是思考如何在学生组织中发挥作用和贡献。
3.自治与管理理念的“行政化”倾向
从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看,凡是涉及纵向管理,无论从历史发展还是社会现状考量,“官本位”思想渗透的问题依然存在。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其管理模式亦带有行政色彩,而学生自治在构建规范体系的过程中,也自然而然地将这一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予以承袭[4]。例如:
中山大学学生会回应学生干部套用行政级别事件的初衷在于明确职责,而非划定等级,但这画蛇添足”的一笔,不只是语言表述之差,更是“行政化”倾向在高校学生自治领域内的现实反映。
(二)制度规范:高校学生自治章程根基不牢1.高校学生自治章程简单复制
高校学生自治章程性质上属于软法,多为自律性规范。有学者通过对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四所高校学生会章程的比较分析,认为高校学生会自治章程形式简单,内容结构极为相似,宗旨、原则、权利义务分配等方面均大同小异[5]。其实多数高校学生会章程都是建立在“模板修改”的基础上,仅针对模板作形式修改,缺乏自身特色,更缺少将制度规范深入人心的内化过程。
2.高校学生自治章程内容不协调
第一,表现在实体与程序上不协调;第二,表现在权利与职责内容上不协调;第三,现代高校学生干部的服务理念与原有行政管理的体系框架不协调。以中山大学学生会章程》为例,章程规定学生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及方式对各级学生干部进行监督、批评和建议,但却缺乏相应的程序性规定。如监督主体、监督范围、监督程序和救济途径等问题并未规定,该章程中会员权利与义务内容采用列举式而非兜底性条款,也未规定违反义务应承担何种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责任。
《中山大学学生会章程》第四章规定的基层组织部分过度侧重校级组织对院系组织及班委的领导和监管,而未突显院系学生组织、班委会如何发挥服务学生、维护学生权益的职责。
3.高校学生自治章程虚置和软化
自治章程的虚置和软化是高校学生组织“潜规则”盛行的根源。高校学生自治章程从制定到发布施行,整个过程中学生关注度和参与度不够,使自治章程未能发挥其应有功能。另外,高校学生自治章程结构简单、内容模糊、可操作性差,因而在学生自治过程中章程经常被忽视。著名法社会学家庞德认为,应当关注“行动中的法”(lawinaction),注重法的实效,而
不是强调“书本上的法”(lawinbooks)
[6]36。高校学生自治章程作为软法,更应当注重它的实际效用,而非将其置之纸面而不顾[7]。
(三)组织建设:高校学生干部选任与内部管理欠合理
1.高校学生干部产生方式不民主
现阶段学生干部的职位多数按照年级进行“沙漏式”的选任。如大一普遍是干事,大二干事可以竞聘部长,大三部长才能竞聘主席,参考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干部的“资历”,而非能力。各高校普遍存在着管理者干预学生干部选聘的问题,管理者在此方面享有较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使学生干部从产生便伴有行政化色彩。在此基础上衍生出选举流程化和形式化的问题,实际是对高校学生自治权利的漠视,高校学生干部公开、民主选举是学生自治权利实现的程序性保障,而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仪式。
2.高校学生干部机构冗杂臃肿
在中山大学干部任免名单中,学生干部数量多达200人,其中仅办公室就分为内建办公室、外事与会友办公室、督查办公室等,学生干部除了主任还有副主任,机构过度细化,不仅不能提升工作效率,反而会加剧各部门以及学生干部的推诿和不作为,造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尴尬局面。从职位设置来看,主席分管各部门工作,看似为职务的统筹,实则含有人事上垂直管理的意味,形成主席分管部长,部长统辖本部副部长、干事的局面。
3.高校学生自治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高校学生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仍不完善。在评议监督层面,就学生自治组织内部而言,自上而下的单向评议使“命令”“安排”的完成情况成为衡量效能的评价标准;就服务广大学生而言,学生组织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能力是否达标亦无从知晓。另
“《·72·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外,在学生干部奖惩机制方面,对学生干部过于注重奖励,而忽视对其失职行为的规范、惩戒和教育,使高校学生自治组织内部监督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解决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问题的对策建议(一)加强思想引领,树立正确观念1.完善以共青团为依托的思想引领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将加强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德育教育作为重要任务,高校学生干部作为当代青年的先锋代表和骨干力量,更应加强对其思想引领和培训教育。应当以高校共青团为依托,完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健全校院两级学生干部培训体系,从思想引领和服务学生本领方面,提升高校学生干部服务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2.厘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和权力是两个不同概念,不仅形式上不能混同,实质上更不应混淆。首先,学生自治组织既非行政机构,亦非法律法规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组织,高校学生自治过程中虽然伴随着相应的自治管理权利,但这种自治管理权利有别于行政管理权力。其次,高校学生干部的管理权利和服务义务是相对应的。学生干部在享受自治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真正地服务广大学生。再次,广大学生群体也应当重视学生自治权利,使学生自治组织真正地实现对学生干部的批评与监督,进而使高校学生干部制度在良性轨道上运行。
3.以服务为宗旨深入开展学生干部自律教育应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自治功能,通过敦促学生干部严格自律,自觉抵制“官本位”思想和官僚主义作风,探索实行学生干部签订自律公约等新机制。例如:2018年10月6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41所高校学生自治组织联合发起《学生会、研究生会干部自律公约》的倡议,要求高校学生干部严格自律:一是恪守学生本分;二是牢记服务宗旨;三是要有理想主义情怀;四是踏实勤勉,反对形式主义;五是互相尊重;六是摒弃庸俗气息,克服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
(二)坚持依法治理,实现软法自治
1.实现高校学生自治章程的民主制定与突出自身特色
高校学生自治章程的简单移植,仅是一种形式的配置”,自然难生其效。根据《高校学生会组织章程制定办法》的程序性要求,应发挥学生代表大会在高校自治章程制定中的作用。同时,高校章程制定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突出高校自身实际特色。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惠州学院严格通过学代会的
形式,根据高校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对高校学生自治章程进行修订,收效甚好。因此,必须从高校学生自治章程的起草、审议、表决、修改、解释、废止等各个环节,充分保障广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
2.构建完备协调的高校学生自治章程体系高校学生自治章程必须充分考虑实体与程序、权利义务及其责任、自我管理与服务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规定高校学生自治权利的同时,应提供相应的程序保障和救济机制;在规定学生干部权利与义务的同时,应当完善对学生干部的内部监督和惩戒机制;在高校学生自治的前提下,明确学生干部的职责范围与服务内容,特别要突出高校学生组织的服务宗旨,从制度上保证高校学生自治有据可循。
3.形成明确详尽的高校学生自治章程内容2017年3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印发的《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中指出,要改进学联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完善相关制度。高校学生自治章程作为学生自治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应具有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过于原则性、抽象性的规定可能造成实践中的适用困境。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通过对学生自治章程的修正案公开征求意见,修正内容具体细化,将人事制度章节中的考评内容、表彰方式及称号都予以明确,并且规定章程未尽之处通过另行规定的方式拟定具体实施办法。
(三)严格规范治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1.落实高校学生干部民主选举制度
应当严格按照高校学生自治章程进行民主选举,保障学生的民主权利在每一次选举中实现,并在方式方法上不断寻求创新。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修订本院学生会选举制度,不仅将民主选举从机制上完善,还通过新媒体从渠道上创新,不但保障了每位学生的参与权,而且节约了传统线下选举投票的成本,切实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及其权利意识。
2.打造精简高效的学生干部格局
《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中指出,应当明确学生会基本定位和职能,要精简优化学生会组织机构,杜绝“行政化”倾向。例如:山东师范大学秉持精简理念,在校学生会换届选举中综合考量各岗位职能和现实需求,大范围缩减学生干部数量,减少主席团人数67%,减少部长人数38%[8]。此外,高校学生自治组织还应秉持服务理念,着力解决广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完善学生权益的维护保障机制。同时,高校学生自治
“制度“第32卷第1期刘振宇,孙月茹: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2][3][4][5]
·73·
组织还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健全新媒体和网上学生会建设,建立校院班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发挥各级学生干部在学生维权中的作用。例如:河北大学学生会的“河马菌”“河小会”,山东大学的“权小益”便是网上学生维权服务的有益尝试,使学生会真正成为沟通学生与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9]。
3.完善高校学生干部内部治理机制
首先,与域外某些国家实行的高校学生干部专任专职形式不同
[10]李娅琳.当代高校学生组织自治现状与对策研究[J].荆楚学术,2018(19):31-35.
徐晓蕾.高校学生干部“官僚化”倾向的剖析———基于南通大学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滕文庆,沈建勇.高校学生组织官僚化和功利化倾向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方论刊,2013(5):56-57.
吴旭梦.法治视角下大学学生会章程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4):106-108.
[6]朱景文.法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8][9][10]
罗豪才.公共治理的崛起呼唤软法之治[J].政府法制,2009(5):12-13.
邢婷.山东师范大学学生会:以“走心”的改革让服务触手可及[N].中国青年报,2018-11-22(001).
樊江涛.“河马菌”的高人气从何而来[N].中国青年报,2018-11-13(001).
赵晓乐.英国大学生事务管理及启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2):80-84.
———————————————————
作者简介:刘振宇(1982-),男,山西霍州人,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法学理论方面的研究。
,我国强调学生干部应以学业为主,
不能本末倒置。因此,应将学习情况纳入高校学生干部选拔和评议范围。其次,建立健全多元化评议和监督机制,使高校学生干部能够广泛接受学生代表的评议,改变那种单纯依靠自上而下的监督形式。最后,完善高校学生干部的惩戒机制,对违反规定的学生干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才能确保学生干部权利不被滥用以及学生干部职责的切实履行。
参考文献:[1]
陈鹏,周仕兴,任天然.高校学生干部:“过官瘾”还是服务学生[N].光明日报,2018-07-31(008).
TheCausesandCountermeasuresofBureaucracyPhenomenon
amongStudentCadre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Abstract:Studentautonomyisanimportantrightofstudents.Itisnecessarynotonlytoleaveenoughspaceforitsdevelopment,butalsotodelineateitsboundaries.TheappointmentandremovallistofstudentcadresinSunYat-senUniversityhascausedtheproblemofBureaucracyofstudentcadres,whichcontinuestoferment,andpublicsetoffinvarious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eanalysisofsometypicalcasesclearlyreflectsthecausesofthe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naddition,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areputforwardinstudents’union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words:collegesanduniversities;studentcadres;Bureaucracy;studentautonomy
guidanceofthepointofview,autonomyofsoftlawandnormativegovernanceonthebasisofthepracticeoftheopinionhaspushedthephenomenontoheateddiscussion,andthetrendofreformofstudentassociationshasbeen
(SchoolofpoliticalScienceandLaw,NingxiaUniversity,Yinchuan750021,China)
LIUZhenyu,SUNYueru
values,theinstitutionalnorms,andtheorganizationconstructionbehindthebureaucraticproblemsofstudentcadre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