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导学案
年级: 一 学科: 数学 主备人:王刚修改使用人: 第 2 课(单元)第 1 课时总第 课时 第一步:设置目标 【课堂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及必要性,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 2、经历具体分类活动的过程,初步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3、在操作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课前准备】 关于主题图的课件,“自主练习”的图片 【课时划分】1 第二步:达成目标 【 童真课堂情境预设】 【温馨提示】 仔细观察,学生分好类,进行汇报。 教师出示一摞各种各样的本子,提问:“本子这么乱怎么办?你来帮帮我吧!” (学生将本子分类,并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进行了分类整理。 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你看,妈妈正需要你帮忙呢!导入新课 1
【达标步骤与方法】 一、 教学例题 【温馨提示】 注意仔细观察,认真动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你看,妈妈正脑。 需要你帮忙呢!(出示图片) 教师小结:“你们想到各种方法帮助妈妈,你能用几种方法进行分类? (1)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 (2)按上衣和下衣分开, (3)按颜色不同分 ( 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分类标准不一致,分的结果就不一样 。) 二、活动 1、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可以帮妈妈做点什么呢? 师:你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想到要帮妈妈做这些家务。谁愿意帮她一起整理? 看,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其实,分类的知识不仅仅在这些方面有用,还有许多用处。 三、巩固练习 1、(出示超市照片) 你能说出超市里面的东西是怎样分类的吗?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同学们表现的真好,都能分什么是水果,什么是蔬菜了。
2
过程评价方法 对数的好的同学集体评价鼓励。
那我们现在练习一下,看谁认识的水果、蔬菜最多。 (小组讨论,总结,汇报) 2、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什么地方还见过分类呢? (学生自己说,小组总结)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 2、你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能够用到分类的知识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自己表现怎么样? 先让学生说一说,老师概括总结。
3
第三步:反馈目标 【素养展评】 【温馨提示】 自主练习 1、哪些是水果类?哪些是蔬菜类? 圈起来。 2、分一分,说一说 注意按一定方法分 3、想一想,可以怎样分?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反思升华】 课堂总评 学生表现积极,学习兴趣浓厚,但个别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思路不够清晰,应该在以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兴趣浓厚,在对分类有一定生活认识的基础上,通总结和归纳基本能够掌握分类的方法,同时知道了分类标准的不一样会影响分类的结果,但是在对水果和蔬菜的区分中,部分水果蔬菜容易混淆。 【拓展作业】 回家帮助妈妈整理衣服。
4
年级: 一 学科: 数学 主备人:王刚 修改使用人: 第 2 课(单元)第 2 课时总第 课时 第一步:设置目标 【课堂目标】 1、借助具体情境,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有关比较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2、借助具体情境,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3、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衣柜挂图、花瓶图片 【课时划分】2 第二步:达成目标 【 童真课堂情境预设】 (一)、出示情境图。 小明是个勤快的孩子,帮妈妈整理完衣服后又放衣服。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你可以发现或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温馨提示】 先自己想一想,在比较 5
【达标步骤与方法】 (二)学生可能会说:妈妈的衣服最多。 你是怎么知道妈妈的衣服最多的?和谁的衣服比的? 学生可能会说: (1) 本来妈妈的衣服就多; (2) 我数了数妈妈的衣服多; (3) 妈妈的衣服那一摞厚。爸爸和小明那一摞薄。所以妈妈的衣服多。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不但知道了多和少,还知道厚与薄,同学们还有多少惊喜带给老师呢,老师期待你们更好的表现! (三) 你还能发现什么? (1)以小组为单位各自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说出理由、感受、想法。 (2)汇报交流。 讨论交流哪些物品之间可以比较,比较什么。怎么比较? 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谁比谁……”的形式表达比较的结果。在比较小明、爸爸、妈妈三者的衣服长短时,注意渗透比较的相对性。学生能正确说出比较的结果,说清自己是怎样想的,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2、花瓶除了比大小,还可以比什么? 引导学生比较两件物品时可以比较多个方面,比如:花瓶的粗细、轻重、高矮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拓展训练: 同学们,我们教室里里面有很多的物品,你能找几个比一比吗? 他们能比较那些方面呢? 【温馨提示】 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过程评价方法 对做的好的同学集体评价鼓励。 6
第三步:反馈目标 【素养展评】 1、自主练习第一题。 指导学生弄清题意。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请一名同学说一说并说明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自主练习第二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理解题意。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一名学生说出想法。 还可以比什么?多鼓励孩子有不同的发现。 注意引导学生自己确定比较的内容和方法,渗透比较的相对性,并且敢于交流自己的想法。 3、 本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想一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比较?回家说给家长听一听。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反思升华】 本节课主要是教会学生的比较方法,了解不同分类标准对比较结果的影响,找到两个物体的相同的方面来进行比较,对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简单方面了解较好,但在表述语言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锻炼。 【拓展作业】 回家后作业:借助家中的物品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
7
【温馨提示】 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课堂总评 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踊跃的发言,积极表现,课堂气氛活跃。
年级: 一 学科: 数学 主备人:王刚 修改使用人: 第 2 课(单元)第 3 课时总第 课时 第一步:设置目标 【课堂目标】 1、在操作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2、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课前准备】实物 【课时划分】1 第二步:达成目标 【 童真课堂情境预设】 师:小朋友们,我们学会了利用不同的方法将杂乱无章的东西整理的干净整齐。今天,丁丁的妈妈要带丁丁郊游,出发之前,他们来到超市买东西。瞧,满满一大筐,他们都买了什么?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这些东西的图片,打开看看都有些什么?谁来说一说? 【温馨提示】 先自己想一想,在比较 8
【达标步骤与方法】 学生分小组学习 1、指生回答:有牙膏、香蕉、毛巾、铅笔…… 2、师:现在售货员要把这些东西分别装在袋子里,如果你是售货员,你打算怎么办?分几袋? 好,请同学们当售货员,各组同学一起动手分一分。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类。 4、学生汇报分类情况。 5、小结: 每个小组的同学在分类的时候积极讨论,用了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正是一名称职的售货员。 【温馨提示】 仔细观察独立完成。 过程评价方法 师:丁丁带着大家帮助他分好类的东西,高高兴兴地来到草地上。你们看!对分的好的同学集体评价鼓励。 (教师出示图片) 三、我学会了么? (一)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回答:有树、丁丁在树上荡秋千。 师:看到这些你想到什么?(生回答)是的,丁丁不应该在树上荡秋千,这样小树会受不了的。我们大家可要爱护树木! (二)现在,同学们来比一比,这两棵树哪棵树高,哪棵树矮,高的树涂上深绿色,矮的树涂浅绿色。 学生独立完成 (三)图中你观察到还有什么可以比一比? 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生说。 9
第三步:反馈目标 【素养展评】 圈出相关的物品 请把与左图相关的物品圈出来 【温馨提示】 【反思升华】
10
课堂总评 。
【拓展作业】 一、分一分。 请用红笔圈出厨具,请用铅笔圈出家具 二、在最重的下面画“√”,在最轻的下面画“ _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