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我国古代的道⼠、⽅⼠、术⼠并不是没有区别的,⼤约到了先秦时候,被划为⼀起了。⽅⼠,我国最早的⽅⼠应该是起源于周朝,后来这⼀群⼈逐渐的多起来,⼤约在战国末期,他们⾃称为“⽅仙道”,那个时期“ 巫 ”⽐较盛⾏,信奉巫祖。到了夏朝可以说是 巫 的天下,他们会巫术,利⽤巫术驱⿁除邪,也称法术之⼠。到了商朝盛⾏信奉神灵,信仰神仙学说,都想要成仙,于是⽅⼠开始炼丹,也利⽤丹药治病救⼈。到了周朝被赐予同名官职,兼管刑狱。
术⼠,怎么说呢?凡是⽅⼠会的术⼠都会,⽽术⼠会的⽅⼠不会。术⼠不但能驱⿁捉妖,还能掌握阴阳之学,明⿁神之事,观测天象、推演历法、占⼘吉凶,预知未来,祭礼战事等做预测,对⾃然变迁、天象变化进⾏预报和解释,这么说吧,上知天⽂,下知地理。术⼠的起源⼀直是个迷,没⼈能说得清楚,⼤概有⼈类时就有术⼠的存在,但是这⼀类⼈⽐较少,可谓是凤⽑麟⾓,很多年能出现⼀个。
道⼠之称始于汉代。也可以说是从⽅⼠演变⽽来,东汉末年张陵创⽴了五⽃⽶道,我国的第⼀个道⼠就是张道陵。道⼠有出家的全真道⼠和居家的正⼀道⼠之分。道教追求的是精神和⾁体完全和谐统⼀的“与道合真”的境界。道⼠是⾝⼼同修,得道之后会成仙,⽐如⽩昼飞升之类的。“⼈⾏⼤道,号为道⼠。⼠者何?理也,事也。⾝⼼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道⼠。”
后来⼈们就把术⼠、⽅⼠、道⼠混为⼀谈了,混为⼀起的原因就是,到后来术⼠这类⼈⼏乎不再出现了,道⼠与⽅⼠只是教派不同,所以就统⼀了名称。男性的道⼠称为乾道,也称⽻⼠、真⼈、神仙、道⼈、⽻流、⽻⾐、紫阳、⽅⼠、黄冠、先⽣、希夷等,尊称为道长。⼥性⽈坤道,别称⼥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