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摔跤》教学设计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部编版小学语文《摔跤》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精品课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课题 教科书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春季 13人物描写一组——《摔跤》 书 名: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运用“……似的+动词”的短语和连动词组来描写人物动作以彰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感受小嘎子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运用“……似的+动词”的短语和连动词组来描写人物动作以彰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摔跤,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一个片段《摔跤》,它节选自长篇小说《小兵张嘎》。 1.说到摔跤,你脑海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 2.介绍摔跤 在我国河北省白洋淀地区自古就有尚武之风,摔跤活动深入民间,男孩们从小就开始练习,哪怕不能下场子摔两把的,也能说出一二。《摔跤》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二、预习反馈,了解学情 课前,我们借助学习单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的词语你能读好吗? 学生朗读:

基础教育精品课

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公鸡鹐架似的对阵 走马灯似的转 塌着腰 合了裆 推拉拽顶 你发现这些词或短语有什么特点吗? 对,这三组词里都有动词,你们可以试着做一做这些动作吗? 三、品读摔跤,学习写法 (一)观看视频,感受画面。 1.在“交流平台”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要写出人物的特点,需要了解一些写人的基本方法。《摔跤》这篇课文就是通过生动刻画小嘎子的一连串动作,来突出人物的特点。先来看看他们比赛的场面。(播放影视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2.这么激烈的比赛,徐光耀爷爷是怎么写的呢? 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词句,圈画并批注:这些动作描写突显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二)聚焦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特点 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 “……似的+动词” 过渡:一开始,嘎子有没有急着进攻?没有,他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 PPT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1.从“猴儿似 的蹦来蹦去”从这个词你能感受到他的什么特点? 面对个子比他高,身材比他壮,实力比他强的小胖墩,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劣势,不能靠力气取胜。他“蹦来蹦去”,这是在打探敌情,寻找机会使巧招、下冷绊子呢!真是一个机灵的小嘎子。 朗读句子,感受小嘎子的聪明机灵。 2.在“蹦来蹦去”之前还有一个词“猴儿似的”,你又有什么感受? 学生明确:“猴儿似的”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他特别灵活,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嘎子的喜爱。 用“……似的+动词”这样的结构,把小嘎子的机灵写得更生动、形象了。

基础教育精品课

3.文章中还有好几处动作都运用了“……似的+动词”结构,同学们能找出来吗? 学生明确: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这两句中的“公鸡鹐架似的”“走马灯似的”把小嘎子和小胖墩摔跤时斗、转的动作写得活灵活现,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4.小试身手 我们也来试一试。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试着用上“……似的+动词”这样的结构。 下课了,班长正想喊明明帮忙整理书架,没想到明明 溜了; 轩轩早就口渴了,他赶紧 大口喝水;红红实在太累了, 趴在桌上。 推拉拽顶 · 连动词组 猴儿似的小嘎子走马灯似的转了好几圈之后,正面交锋就开始了。 PPT出示:“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 1.面对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的胖墩儿,嘎子使出了连环招:推拉拽顶 从这四个动词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 小嘎子不服输,一直在想办法;他很机灵,一个招式不行就换另一个;小嘎子经验丰富,短时间之内动作一气呵成;他心浮气躁,沉不住气。 我们把这些感受融进去,再读一读这个句子。 2.小结:看,四个简单的动词组合在一起,机灵、聪明却又有些急躁的小嘎子形象就浮现在我们前面了。这样的连动词组,平时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用一用。 3.小试身手: 请从以下三个情境中任选一个写一写,试着用上连动词组。 篮球不小心被我们投到树上去了,我们 ,办法想尽,那球却始

基础教育精品课

终下不来。 妈妈在厨房里 ,忙得不亦乐乎。 一下课就看见可爱的小弟弟来接她了,她喜欢得不得了,冲过去对着他一顿 。 塌着腰 合了裆 · 句式齐整 过渡:小嘎子欺负胖墩儿傻大黑粗,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人家可是一个摔跤的高手,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PPT出示: “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1.从动词感受小胖墩儿的特点。 你能从哪些动词中感受到小胖墩儿的特点? 学生明确: “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 “塌”突出他的底盘稳如泰山,“合”突出他的防守滴水不漏,“鼓”突出他的神情全神贯注。一个沉稳、经验丰富的小嘎子形象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与急匆匆想勾住他的小嘎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比较句子,感受句式的齐整美。 PPT出示句子: 小胖墩儿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 小胖墩儿把腰塌下去,裆也合了起来,鼓着眼珠子。 这句话中的动词运用又和前面的有什么不一样呢?请你读一读这两个句子,看看哪句更精彩? 你一定发现了,“塌着腰,合了裆”字数相等,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齐整的句式更好地写出了小胖墩儿面对嘎子的挑战,反应迅速、应对自如。 谁来把画横线的部分改成这样的语言吧! PPT出示句子: 过山车启动了,我吓得把头低下来,闭着眼睛,握紧小拳头。 过山车启动了,我吓得 ,握紧小拳头。 对,这样一改,节奏就更鲜明了,语言更美了。 四、学以致用,初试身手。

基础教育精品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明白了“……似的+动词”这样的结构、连动词组、齐整句式等动词的妙用对突出人物形象的重要性。文章短短两百多个字,除了我们刚刚学到的这几组动词,其实还有很多,你们看—— PPT出示文中所用动词 难怪老舍先生这样说: 只有描写行为,人物才能站起来。——老舍 以下三个场景,请你选择一个,用上今天学习的动作描写方法完成“初试身手”,让生活中的人物也在你的纸上站起来吧! 1.小嘎子和小胖墩还进行了第二次摔跤呢,请你尝试着将他们第二次摔跤的画面写下来吧。 2.大课间时,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时是怎样的场景呢?请你试着写一写。 3.校园篮球赛(足球赛)拉开了帷幕,我们的选手上场了,他们是如何大显身手的呢?请你写一写吧。 板书设计: ......似的+动作 动作刻画 连动词组 摔跤 句式齐整 突显个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