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
一、体育教育规章制度
1.上课前任课老师要检查场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牢固。
2.上课时要加强教学和活动的组织工作,严格规定练习、活动的顺序。
3.在进行投掷练习和活动中,要教育学生不能乱投乱取。
4.要教给学生帮助、保护的方法,使他们养成帮助保护的习惯。
5.要严格掌握活动的时间、次数和强度,以免学生过度疲劳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艺术教育规章制度
为了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和上级教育部门对艺术教育的有关政策规程,突出我校以艺体为特色的学校教育,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方针与政策法规,把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学校艺术教育由教导处主任分管,由德育处与其它艺术教师为主要负责人。
3.按上级有关规定开足上足艺术课。
4.每学期初要制订科组与学科计划,学期中要做好学科
工作的检查,期末要写总结和经验介绍。
5.艺术老师必须积极参加有关的培训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并参与教研教改活动,做出成绩,形成特色。
6.积极开展校内外艺术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
三、体育课教学
1.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
2.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3.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市级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导处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四、课外体育活动
1.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2.在学生中认真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达标活动。 3.根据季节特点,开展适合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的体育锻炼和竞赛。每学年开展运动会活动,内容包括拔河、跳绳、踢毽和长跑,并组织拔河、跳绳、踢毽等比赛。开展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 五、体育教师
1.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2.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各体育教师。3.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六、体育常规管理工作
1.学校有校长分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应当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2.班主任应当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教育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学校的卫生部门应当与体育管理部门互相配合,搞好体育卫生工作。总务部应当搞好学
校体育工作的后勤保障。
3.在体育课备课中,应将学生安全保护措施列入计划,课前认真检查本课所用场地器材、教学步骤、教材安排,运动量要科学合理,切合学生实际。
4.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前教师应检查学生的穿着。学生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应穿运动服和运动鞋。
5.认真做好学生课间操的组织管理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若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在第一一时间进行抢救或治疗、转诊,并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通知家长。
6.积极组队参加各项竞赛活动。
2021年8月30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