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YW2- 学科: 语文 主编: 李翔 审核: 备课组长: 卢月皎
课题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时 1 班级 姓名 组别 时间 【学习目标】 1、 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装 3、了解演讲辞的特点;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4、体味文章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 【学习重点】 如何在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这是学习的难点所在。 【使用说明】 1. 预习课中通过8分钟阅读课本,仔细思考自主学习问题用20分钟时间完成它。 订2. 展示课用30分钟展示,展示中交流合作、质疑。 【学法指导】 1、在预习过程中,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2、预习和听课过程中,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 3、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分组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知识衔接】 线 1、演讲辞 (演讲词):俗称演说辞、演讲稿、讲话稿,旨在表达感情,发表建议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因为演讲,是一听而过的,时间有限,所以一篇演讲辞只能安排一个中心思想,并且要求中心突出。另外演讲主要是通过语音表达,这就要求演讲辞结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了,这样听众才容易听懂演讲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也只有这样演讲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演讲辞的特点 ① 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听众的身分,研究听众的愿望,讲大家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有地放矢。 ② 中心要突出,思路要清晰。因为听众是听,而不是看,演说词要便于听众理清演说的思路,抓住演说的中心,理解演说的思想。 ③ 演说词要富于感情, 这是与听众直接交流的一种方式,感情应是真挚的,不能张口训人,也不能众取宠,要打动听众的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 ④ 语言要通俗,尽量口语化。 ⑤ 必须有内涵、有思想,让人听了有收获。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3、 蔡元培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868年1月11日出生,1940年3月5日病故于香港九龙。191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声名赫赫。蔡先生的治学作风和为人品格是中华民族的无穷财富。他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奋斗了40余年,为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在办学方针上,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延请陈独秀等大批新学人物和刘师培等旧学人士进入北大,并裁减了不称职的教员,清除了一大批腐朽守旧的人物。经过这番整顿,教师队伍的素质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他还在学生中间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培养学术研究风气,树立新道德新风尚。本文就是他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及句式特点等相关知识。具体讲解字义、句意。 2、 在疏通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重点字词 1、 字音、字形 肄( )业 提携( ) 弭( )谤 造诣( ) 砥砺( )( ) 矫( ) 相勖( ) 訾詈( )( ) 店肆( ) 商榷( ) 长( )斯校 切磋( ) 裨 ( ) 2、 词义 肄业: 干禄: 孜孜: 砥砺: 开诚布公: 刮目相见: 时阅数载: 长足: 长斯校: 提携: 姑不具论: 宗旨既乖: 敷衍: 砥砺: 营营: 商榷: 切磋: 店肆: 视事: 潜修: 裨: 二、理清思路 作为一篇演讲稿,文章思路很清晰。先交代昔日交往,以示作者一贯关注北大、关注教育。接下来,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向北大学子提出三项事关改良社会、改造教育、改善校风的大事。最后又就北大学子近期该做的紧迫事情提出两项。而在演讲中灌注了满腔的热情。 第1页
编号:YW2- 学科: 语文 主编: 李翔 审核: 备课组长: 卢月皎
结构简图 五年前有所贡献: 心系北大 演 今以三事告诸君: 讲 兹所计划者两事:改良讲义,能裨实用 辞 添购书籍,旁稽博采 装 三、问题探究 1、本文中心要突出,思路要清晰。那么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认真阅读课文,理出本文的思路。 2、本文作为演讲稿有很强的针对性,作者对青年学子提出三点要求分别是针对什么社会现实提出的?在课本中画出相应订的语句。 3、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线 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砥砺德行”“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有没有好的方法? 5、在作者看来,提倡“敬爱师友”有什么好处? 6、大家思考一下,一上来连客套话也没说,就开门见山的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可以看出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 7、语言有什么特点? 四、作业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自己从本节课的学习中得到哪些启示? 学习心得
第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