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保持我们党的理论之树常新,不断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在新世纪新阶段,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历史事实证明,任何一种理论不可能无条件地适用于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理论只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飞跃进程中先后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在不同的时代条件形成的,是在解决不同时代背景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紧紧抓住“战争与革命”这一时代主题,适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功地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脉搏,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深刻揭示时代特征,预见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吸取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取得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球化和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新世纪党的建设的要求,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
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只有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用富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解决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课题,使我们党能够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引领时代的潮流,推动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的思想体系,它的创立本身和每一步成功发展都渗透着继承和发展同在、改革与创新并举的精神。要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唯一的方法就是要使它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而丰富和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只有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真正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160 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封建农业文明的传统、近代以来经济文化发展十分落后,同时自然条件又十分复杂的东方大国之内进行的,所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和问题是世界其它国家
都没有遇到过的,在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上也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通过研究和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制定出适合中国实际和特点的路线、方针、政策,把革命和建设引向胜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马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即把马克思主义这种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情背景下的理论,转化成中国自己的民族形式“,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离开中国的特点和实际谈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已经证明,这种抽象的、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事业是有害无益的。在新世纪和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在新的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保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四、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紧密相连,而且与党的自身建设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各项事业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党的自身建设和领导水平、执政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必须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与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
民群众共命运,从而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创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