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1.肾病综合征患者易自发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是 A.血管内皮易受损伤 B.组织因子易释放 C.血液多呈高凝状态 D.继发感染
(江南博哥)E.红细胞增多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尿中丢失抗凝血酶Ⅲ,高脂血症使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增加等原因,肾病综合征患儿常存在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临床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表现为腰痛或腹痛,肉眼血尿或急性肾衰。掌握“基础知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
[单选题]2.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故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肾脏的年龄是 A.2岁以内 B.2.5岁以内 C.3岁以内 D.3.5岁以内 E.4岁以内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婴儿期肾脏位置较低,下级位于髂嵴以下平第4腰椎,2岁以后才达髂嵴以上,故2岁以内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 [单选题]3.小儿无尿是指24小时尿量低于 A.30ml B.50ml C.80ml D.90ml E.100ml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小儿无尿是指24小时尿量低于50ml,新生儿每公斤体重少于0.5ml/h。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 [单选题]4.少尿对于学龄前儿童是指24小时尿量 A.<500ml B.<300ml C.<200ml D.<100ml
E.<30~50ml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学龄儿童每日正常尿量少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婴幼儿少于200ml,即为少尿。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 [单选题]5.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低钠血症 B.低钾血症 C.氮质血症 D.高脂血症 E.低蛋白血症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由于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和电解质由血管内往外渗到组织间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造成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水肿。掌握“基础知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 [单选题]6.学龄前儿童24小时正常尿量是 A.200~400ml B.400~600ml C.600~800ml D.800~1000ml E.1000~1400ml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婴儿每日尿量为400~500ml,幼儿为500~600ml,学龄前儿童为600~800ml,学龄儿为800~1400ml。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
[单选题]7.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其主要机制是 A.肾小球滤过膜内皮窗孔径异常过大 B.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 C.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裂隙增大 D.肾血流量增加 E.肾静脉回流障碍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导致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掌握“基础知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 [单选题]8.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改变中意义最大的是 A.氮质血症 B.高脂血症 C.水钠潴留
D.低蛋白血症 E.大量蛋白尿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特点,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均是蛋白尿的结果。掌握“基础知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
[单选题]9.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病因是 A.腺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绿脓杆菌
D.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后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掌握“基础知识-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
[单选题]10.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克雷伯杆菌 C.肠杆菌 D.变形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尿路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肠道革兰阴性菌,80%以上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变形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少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见于血源性感染。掌握“基础知识-泌尿道感染病因”知识点 [单选题]11.小儿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血源性感染 B.上行感染 C.淋巴感染 D.直接感染 E.下行感染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泌尿道感染途径:上行感染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其他有血源感染等(继发于新生儿及婴幼儿败血症、菌血症等)、淋巴感染和直接感染。掌握“基础知识-泌尿道感染病因”知识点
[单选题]12.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在疾病早期突然出现惊厥的原因是 A.颅内水肿
B.低钙血症 C.低钾
D.高血压脑病 E.高热惊厥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脑病:血压急剧增高,导致脑血管痉挛或脑血管充血扩张而至脑水肿。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掌握“基础知识-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
[单选题]13.小儿泌尿系统最多见的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单纯性肾病 C.泌尿道感染 D.肾炎性肾病 E.慢性肾小球肾炎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小儿泌尿系统最多见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驱感染,水肿、血尿、高血压,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多数发生于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被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掌握“基础知识-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
[单选题]14.下列关于正常小儿尿液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出生后前几天尿液色较深,稍混浊,放置后有红褐色沉淀 B.正常婴幼儿尿液寒冷季节放置后可出现乳白色沉淀 C.正常婴幼儿尿液淡黄透明
D.清洁新鲜尿液离心后沉渣镜检,一般有管型尿 E.正常小儿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清洁新鲜尿液离心后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白细胞<5个/HP,管型一般不出现,12小时尿细胞计数(Addis计数)红细胞<50万,白细胞<100万,管型<5000个。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
[单选题]15.婴幼儿少尿的标准是24小时尿量少于 A.50ml B.100ml C.150ml D.200ml E.250ml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少尿的标准:婴幼儿每天尿量少于2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学龄儿少于400ml。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 [单选题]16.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B.大量血浆蛋白经尿中丢失 C.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降低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大量血浆蛋白经尿中丢失及肾小管对重吸收的蛋白的分解是导致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掌握“基础知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
[单选题]17.下列关于小儿泌尿道感染易感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泌尿道感染发生率男孩大于女孩
B.男孩由于包皮过长,包茎积垢,易引起上行感染
C.小儿输尿管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全易于发生尿潴留 D.IgA抗体生成不足使细菌易于侵入 E.使用糖皮质激素增加感染的几率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女孩尿道短,尿道口接近肛门,相比男孩更易发生泌尿道感染。掌握“基础知识-泌尿道感染病因”知识点 [单选题]18.小儿可自主排尿的时间大概为 A.1岁左右 B.1.5岁左右 C.2岁左右 D.2.5岁左右 E.3岁左右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婴幼儿膀胱位置较高,尿液充盈时,在耻骨联合上容易扪及,膀胱排尿受脊髓和大脑控制,至1.5岁左右时可自主排尿。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
[单选题]19.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 A.细菌 B.真菌 C.支原体 D.病毒 E.衣原体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泌尿道感染病原体可为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以细菌最常见。掌握“基础知识-泌尿道感染病因”知识点 [单选题]20.正常婴儿每日尿量为 A.100~200ml B.200~300ml C.300~400ml D.400~500ml E.500~600ml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新生儿正常尿量每小时为1~3ml/kg,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幼儿500~600ml,学龄前小儿为600~800ml,学龄期小儿800~1400ml。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 [单选题]21.某小儿1岁,每日尿量150ml,该小儿的尿量属于 A.正常 B.少尿 C.多尿 D.无尿 E.尿闭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学龄儿童每日尿量少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婴幼儿少于200ml,即为少尿。该小儿属于婴幼儿,所以选择B。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 共享答案题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ADH分泌减少 D.血容量减少
E.继发性醛固酮增加
[单选题]1.急性肾炎水肿的主要原因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ADH分泌减少 D.血容量减少
E.继发性醛固酮增加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急性肾炎水肿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掌握“基础知识-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 共享答案题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ADH分泌减少 D.血容量减少
E.继发性醛固酮增加
[单选题]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的主要原因 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ADH分泌减少 D.血容量减少
E.继发性醛固酮增加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主要原因是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掌握“基础知识-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