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解析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解析

来源:爱站旅游
医翌理_£与 跬2016年第29卷第22期 Vo1.29,No.22,Nov 2016 J Med Theor&Prac 3147 [113 Hsu AI ,Tang PF,Jan MH.Analysis of impairments influen— cing Oat velocity and asymmetry of hemiplegic patients after tients a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Clinical Rehabilitation, 2011,25(5):408—415. mild to moderate stroke(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3,84 (11):1185-1193. (本文通讯作者:薛偕华) 收稿日期2016—08—02 E123 yun SD,Jung TD,Kim CH,et a1.Effects of the sliding reha— bilitation machine ON balance and gait in chronic stroke pa一 (编辑苏沐)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解析 肖 银张春桂 高娟玲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ICU 543001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护理中引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一2016年 1月我院ICU住院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在强化基础护理的同时开展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对 照组42例单纯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Zung焦虑和抑郁量表(SAS、SDS)评分均 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的舒适度、配合度以及满意度分别为9O.48 、95.24 、97.62 ,均较对照组的 69.05 、78.57 、8O.95 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引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能够改善患者的心 理状态,提高其配合度、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护理持续性护理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 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16.22.071 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多病情严重、变化较快,在临床 护理中变异因素较多,且患者容易出现精神障碍,影响病情 动,维持病房内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可在床头放置患者亲 友照片、图画等,营造人性化舒适的治疗环境。根据患者的 喜好予以播放舒缓音乐等,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孤独等 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做到说话、操作、走路及开关门动作轻 康复l_】]。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人文关怀在缓解患者精神 障碍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更加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 护理理念,但其在ICU中的应用目前尚不广泛。我院在ICU 护理中引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等,降低仪器设备的报警声,以避免声音对患者的情绪刺激, 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 1.2.3心理干预:ICU治疗环境较为封闭、特殊,患者容易 产生焦虑、无助及恐惧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 选取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我院ICU 沟通交流,合理应用语言以及非语言沟通技巧,鼓励患者抒 发内心的感受,耐心倾听其主诉,了解其心理状态,耐心解答 患者的困惑,针对个体特点进行心理疏导、安慰以及鼓励等, 引导其走出心理误区,从而缓解其心理负担。同时积极与患 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从侧面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及爱好 1.1一般资料住院患者84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 组42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30 ̄75(42.39± 4.45)岁;疾病类型:1O例复杂大手术后,1O例严重复合性创 伤,6例急慢性呼吸衰竭,5例休克,3例中毒患者,5例急性 脑功能障碍危重期,3例其他。对照组中男24例,女18例; 年龄32 ̄75(44.02±4.78)岁;疾病类型:12例复杂大手术 等,以便更好地开展针对性心理干预。在不影响医疗护理的 情况下适当增加家属探视时间,增进患者的安全感。 1.2.4出ICU关怀:患者离开ICU时,采用平车护送患者 安全返还普通病房或者出院,全程注意做好保暖、隐私保护 后,1O例严重复合性创伤,6例急慢性呼吸衰竭,3例休克,2 例中毒患者,4例急性脑功能障碍危重期,5例其他。两组年 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 有可比性。 等措施,亲切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叮嘱相关注意事项,鼓励 其勇敢面对自身病情并积极配合后续治疗,帮助其树立早日 1.2方法对照组按照ICU常规护理模式施护,包括病情 康复的信心。转出ICU2周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康 复情况并予以提供个性化指导与咨询服务。 1.3观察指标护理前及护理后(转出IcU时),参照Zung 监护、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及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开展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 1.2.1风险评估:组建ICU人文关怀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况评 价,以自拟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评 价患者的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度。 长及若干名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组成。小组成员对组内患 者进行风险评估,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拟定护 理计划,确保护理的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和个体性。 1.2.2治疗环境构建:接到患者转入ICU信息后,主动进行 病房巡视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 U环 境、设备、住ICU制度及相关注意事项,以消除其焦虑不安感 和陌生感。制定科学的作息规程,尽量减少夜间医疗护理活 1.4统计学分析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j ±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Y 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的 3148 J Meal Theor&Prac Vo1.29,No.22,Nov 2016 2016年第29卷第22期 医学理论与实足垂 SDS及SAS评分均获得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 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s,分) 而改善其身心状态,起到巩固疗效及改善生活质量的目 的 ]。杨霞等_5]研究表明,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 怀理念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配合度,同时还可降低 ICU综合征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本文在ICU患者的护理 中引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强化基础护理的同时,注重 营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完善心理干预、家属支持等,最大 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与情绪管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 注:与护理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价值。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SAS、 2.2两组舒适度、配合度与满意度比较0.05),见表2。 观察组的舒适度、 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配合度及满意度均显 著高于对照组,与黄灶妹等_6]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持续性人文护理关怀理念应用于ICU护理能 主动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 表2两组舒适度、配合度与满意度比较[ ( )] 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舒适度、配合度与满意度,提 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注:与对照组比较,#P<O.05。 3讨论 [1]张金环,沙英林,孟凡秀,等.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 中的应用E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297—298. [2]李静.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 疗,2013,32(32):128,130. ICU患者病情危重、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对于护理人员 的护理技术水平与专业知识均有更高的要求。同时,ICU环 境特殊,为封闭式治疗,患者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恐惧等 负性情绪,护理要求更高、挑战更大[2]。ICU传统护理理念 多集中于患者的抢救以及各项指标监护方面,而对于患者的 心理、情绪及环境等方面的重视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了ICU护理质量与效果[3]。 [3] 闫博,崔彩虹,魏文静,等.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 积极作用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3):135. [4]张晓坤,林晓云,周晓玲.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应 用E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0):262—263. [5]杨霞,胡敏,袁秀辉,等.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 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9):3268—3269. 人文关怀理念是现代护理理念中一种较为新颖的护理 学思想,也是当前“以疾病为中心”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 心”护理模式转变的主要产物。人文关怀理念认为临床护理 中应当在满足临床治疗及疾病康复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 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尤其是心理、文化及社会等方面需求,从 E6]黄灶妹,李志波,丘丽华,等.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 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9):179—181. 收稿日期2016-07—06 (编辑羽飞) 慢性有氧运动对轻度高血压患者血清 IL一6、TNF一 、血浆ET一1的影响 孙秀珍潘燕霞林建珍戴莉莉福建省级机关医院康复医学科,福建省福州市350000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有氧运动对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d)、白介素一6(InterLe ukins,1I=6)、内皮素一1(Endo- thelin-1,ET-1)等的影响,探讨运动降压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0例轻度高血压患者,并分成运动组和 对照组,每组60例,运动组进行下肢踏车训练1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甘 油三酯(Triglyceride,TG)、收缩压、舒张压、血清TNF- ̄、II=6和ET-1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 者基本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清TNF-a、II.-6浓度水平和血浆ET-1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运 动训练后,高血压运动组患者SBP、DBP、血清TNF- ̄、II,6和血浆ET-1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 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运动后TNF_a、IL-6、ET-1的浓度变化与血压变化高度相关(P<O.05);多因素分 析显示,运动后TNF_a浓度变化与舒张压变化密切相关。结论:慢性有氧运动能降低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 张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降低ET-1水平有关。 关键词慢性有氧运动I 6 TNF-a ET-1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B 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16.22.07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 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它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可引起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