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3级能源系统总复习资料解析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13级能源系统总复习资料解析
能源系统基础作业及参考答案(2013级国电12班)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产生短路的主要原因是电气设备载流部分的(相间绝缘或对地绝缘)被损坏。 2、要判断电源能否作为无限大功率电源,常常以(供电电源的内阻抗和短路回路总阻抗)的相对大小为依据。

3、同步发电机电路突然三相短路后的电流包含(交流分量和直流分量)。

4、短路电流交流分量初始值接近额定电流的6倍,如果加上最大可能的直流分量,短路电流最大瞬时电流接近额定电流幅值的(12)倍。

5、异步电动机在失去电源后能提供短路电流是(机械惯性和电磁惯性)作用的结果。 6、计算短路电流次暂态值的等值网络,为应用叠加原理可分解成(正常运行和故障分量)的两个网络。

7、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主要包括(供电的可靠性、电能质量符合要求、经济性、满足节能与环保的要求)。

8、电压降落是指电力网络元件首末端两点电压的(相量差)。

9、当发电机组的输入有功功率大于负荷的有功功率需求时,(频率将升高),反之,则(频率下降)。

10、电力系统中电压调整的方式通常有(逆调压、顺调压、常调压)。 (错填、漏填、不填均不给分,关键词正确或意义表达准确可给分)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后的括号中填上对错符号,对填√,错填×、不填无分。

1、线路首端的电压一定高于末端的电压。( × )

2、变压器副边绕组的额定电压通常高于接入点的电网标称电压。( × ) 3、系统无功不足时,可以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来改善电压水平。( √ ) 4、电力系统各电源之间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原则是等网损微增率准则。( √ ) 5、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接地点的线电压仍然对称。( × ) 6、变压器的参数是通过设计计算得到的。( × ) 7、变电站装设消弧线圈的目的是用于调压。( × )

8、两绕组自耦变压器不可以用于110/35kV变电站中。( × )

9、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是运行参数变化较小时的运行状态,而暂态分析的是受到突然的扰动,运行参数变化较大的运行状态。( × ) 10、不对称短路故障中一定存在零序分量。( × ) (本题除第3、4题外,其余的小题全填×) 三、计算题(本题共15分)

第 1 页 共 19 页

某系统等值电路如下,其XG1=XG2=0.2,XT1=XT2=0.175,XL=0.181,XS=0.1。试求其次暂态电流初始有效值I。

解:

111XdXG1XT1//XLXs0.1875//0.19052220.18750.19050.0940.18750.1905

0.5XG1 0.5XT1 0.5XL

K S

''Xs

(每步2分,分三步计算,共6分)

''Id*I*110.58Xd1005.31(kA)3115''I''I*IB10.58 (以上计算每步2分,参数单位正确3分,共9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25分)

额定电压110kv的双回输电线路,长80km。变电站中装设两台110/11kv的变压器。母线A的实际运行电压为117kv,母线C上的负荷pLC20MW,功率因素0.8滞后,母线B上

~的负荷为SLB30j12MVA,当变压器运行在主抽头时,求母线C的电压。

iM2.55I''13.54(kA)

6b2.7410S/km。 r0.21/kmx0.416/km111线路参数:,,

变压器:

p040.5kw,

pk128kw,

Uk%10.5,

I0%3.5,

SN15MVA。

解:(1)计算参数并建立等值电路

第 2 页 共 19 页

10.21808.421线路:XL0.4168016.64(2分)

211BL22.74106802.192104S22RL变压器归算到110kv侧的参数:

11281102RT3.4421000152110.51102XT42.35

210015GT240.56.694106S21000110BT23.5158.678105S 2100110C母线负荷:由cos0.8滞后,得QCPtg200.7515Mvar

~ SC20j15MVA (2分) 等值电路: (2分)

(2)采用近似算法计算

第一步:假设全网为额定电压,由末端向首端进行功率分布。 变压器阻抗中的功率损耗:

~202152SZT(3.44j42.35)0.178j2.188(MVA)(1分) 2110变压器阻抗支路首端的功率:

~`~~SBSLCSZT20.178j17.188(MVA)(1分)

变压器导纳支路中的功率损耗: ~SYT1102(6.694106j8.678105)0.081j1.05(MVA)(1分) 线路末端导纳支路中的功率损耗:

~SY21102(j2.192104)j2.65(Mvar)(1分) 线路阻抗末端的功率:

~~`~~~SBSBSYTSLBSY250.259j27.588(MVA)(1分)

第 3 页 共 19 页

线路阻抗中的功率损耗:

~50.259227.5882SZL(8.4j16.64)2.282j4.52(MVA)(1分)

1102线路阻抗首端的功率:

~`~~SASBSZL52.541j32.11(MVA)(1分) 线路首端导纳支路中功率损耗: ~SY21102(j2.192104)j2.65(Mvar)(1分) 首端功率:

~~`~SASASY152.541j29.458(Mvar)(1分)

(以上计算过程,每步1分,共9分)

~第二步:由已知首端电压117Kv和第一步中求得的功率SA从首端向末端进行电压分布。

线路阻抗中的电压降落:

52.5418.432.1116.648.34KV117(2分)

52.54116.6432.118.4UL5.18KV117UL母线B的电压:

UB(1178.34)25.182108.78KV5.182.731178.34108.782.73KVUBBtg1(2分)

变压器中的电压降落:

20.1783.4417.18842.357.33KV108.78(2分)

20.17842.3517.1883.44UT7.31KV108.78UT母线C归算到110KV的电压:

`UC(108.787.33)27.312101.71KV7.314.12108.787.33C4.122.736.85Ctg1(2分)

母线C归算到10KV的电压:

1111`UCUC101.7110.171KV(2分)

110110第 4 页 共 19 页

母线C的实际电压为:

10.1716.85KV UC(以上计算过程,每步2分,共10分)

五、计算题(本题12分)

如图所示简单电力系统,取基准值SB230MVA,220kV电压级UB115220209kV,121已计算出各元件参数的标幺值为:Xd0.766,XT10.1935,Xl0.63,XT20.092。受端母线电压U115kV,电源向受端系统输送有功功率P230MW,cos0.99。试计算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储备系数。

1. 解:(1)计算系统总电抗

11XdXdXT1XlXT20.7660.09350.630.0921.267(3分)

22(2)计算发电机的空载电势Eq

U0,则其标么值为:U11522011(1分) 设U121209230P1(1分)

230第 5 页 共 19 页

cos10.998.1(1分)

QPtg1tg8.10.142(1分)

则Eq(UQXd2PX)(d)2(1分) UU(11.740.1421.267211.2672)() (以上计算每步1分,共5分) 11(3)计算发电机输出功率极限PEqmaxEqUXd1.7411.373 (2分) 1.267100%

(4)计算系统静态稳定储备系数Kp%PEqmaxUU1.3731100% (2分) 137.2%

六、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分类、危害,以及短路计算的目的是什么?

答:分类:短路故障分对称短路和不对称短路,其中不对称短路包括两相短路、单相短路接地和两相短路接地。 (2分)

危害:①短路电流大(热、电动效应);②故障点附近电压下降;③功率不平衡失去稳定;④不对称故障产生不平衡磁通影响通信线路。 (2分,每一小点正确给0.5分)

短路计算的目的:短路计算的结果可以作为:①合理选择电气接线;②选用有足够热稳定度和动稳定度的电气设备及载流导体;③确定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④在电力系统中合理地配置各种继电保护并整定其参数等的重要依据。 (2分,每一小点正确给0.5分)

2、无限大电源的含义是什么?无限大电源供电的三相短路电流包含了几种分量?有何特点?

答:短路点距离电源的电气距离较远时,短路导致电源输出功率的变化量远小于电源所具

第 6 页 共 19 页

有的功率,则称该电源是无限大电源。 (2分)

无限大电源供电的三相短路电流包含两种分量,即交流(周期)分量和直流(自由、非周

iImsin(t)Im期)分量。交流分量又称稳态短路电流,pa,为稳态短路电流的幅值,为短路时电源电压的初相角,为短路后电回路的阻抗角,其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回路tTaiCeaa阻抗大小(成反比);直流分量,其产生原因是由于短路前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其初值C为t=0时刻的短路前稳态值与短路后稳态值之差,是不断减小的直流电流,其减

小的速度与电路中L/R值有关。 (共4分,其中分类2分,特点2分)

3、冲击电流指的是什么?它出现的条件和时刻如何?冲击系数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答:短路电流在最恶劣短路情况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瞬时值称为短路冲击电流。 (2分)

出现条件:短路前空载,短路回路阻抗角90,电压初相角0或=180时,该相将出现冲击电流。

出现时刻:冲击电流在短路发生经过约半个周期时刻(当f为50Hz时,此时间约为0.01s)出现。 (2分)

冲击系数为KM1e(2分)

一、填空题(在每个小题的空格处填写出正确答案)(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可分为两大类:(1)中性点 系统;(2)中性点 系统,其中又分为中性点 系统和中性点经 接地或高阻抗接地系统。

(直接接地;非直接接地;不接地;消弧线圈。)

2、电力系统的单位调节功率标志 增加或减少时,在原动机调速器和负荷本身的调节效应共同作用下电力系统频率 。 (电力系统负荷 下降或上升的多少)

3、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必须保持平衡,即 无功功率与 平衡。这是保持

第 7 页 共 19 页

0.01Ta,其中

TaLR,所以,冲击系数的大小取决于短路回路的时间常数。

电力系统 的必要条件。

(电源发出;无功负载和无功损耗;电压水平)

4、电力系统的电压偏移一般不超过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 。频率偏移不超过 Hz。

(±5% ±O.2~O.5Hz)

5、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即为 ,继电保护装置立即 ,中性点不接电力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不是 ,接地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可以不 只发出信号。 (单相短路 切除故障 单相短路 跳闸)

6、在220kV以上的电力线路中,采用扩径导线是为了 ;这种导线人为的扩大导线直径,但又不 或者采用分裂导线,是将每相导线分裂成2~4根,并相互间保持一定距离,其作用是减小了 和 ,但是线路的 增大了。

(减少电晕损耗和线路电抗 增大载流部分的面积 电晕损耗和导线阻抗 电容) 7、变压器中的无功功率损耗由 组成。 (励磁支路的损耗和绕组漏抗中的损耗)

(每空错填、漏填、不填均不给分)

二、标出图中发电机和变压器两侧的额定电压(图中所注电压是线路的额定电压等级)(本题共10分)

10KV 220KV 35KV 110KV 10KV

答:图中,从左到右,分别是发电机G,变压器T1、T2、T3。 则:发电机G10.5kV; (2分)

T1:高压侧,10.5kV;低压侧,242kV; (2分) T2:高压侧,220kV;中压侧,121kV;低压侧,38.5kV; (4分) T3:高压侧,110kV;低压侧,11kV; (2分)

(各元件额定电压,每个正确得2分,如果直接标注在图中,只要正确也按步骤给分)

第 8 页 共 19 页

三、有一台SFL 31500/110型降压变压器,变比为110/11kV,向10kV电网供电,其技术

P31.05kWI0.7数据为:Pk190kW,0,UK%10.5,0。试计算归算到高压侧的参数。(本题共10分) 解:

因为:已知SFL 31500/110型降压变压器。 所以:SN31500KW;UN110kV。(2分)

PKU21901102NRT3232.317(2分) 210SN1031.5UK%U210.51102N XT40.33(2分) 2100SN10031.5 GTP031.52.566106S(2分) 323210UN10110 BTI0%SN0.731.518.22106S(2分) 232100UN10110(以上计算过程,每步2分,共10分)

第 9 页 共 19 页

四、综合题(本题共20分)

如果已知输电线路的始端电压和始端功率,试推导求末端电压和末端功率的公式(用输电线路的Π型等值电路)。

~~SS2 ~1 S1 1 2 ~S2

Z

~~ U1 SY1 Y/2 Y/2 SY2 U2

(1)电力线路功率的计算:

UYUY~11Sy13(U1)U 23321212 GUjBU1122 Py1jQy1

~~~''S1'S1Sy1P1jQ1Py1jQy1P1jQ1

2~'~''S1SS~1Z1Z Sz3U3U3U111'2'2'2'2'2'2PPP1Q11Q11Q1RjXRjX U12U12U12PZjQZ

~~~''''S2'S1'SZP1jQ1PZjQZP2jQ2

11~Y22Sy2UUGUjBU2Py2jQy2 222222*第 10 页 共 19 页

~~~'S2S2'SY2P2'jQ2Py2jQy2P2jQ2

(2)电力系统电压的计算

U00 电压降落:dUU1U2;令U11''S1'P1jQ1U2U1ZU1RjX U1U1*''PRQ1X U11U1''PXQ1Rj1U1UjU

U1U2U1U2U2

U

U1Utg1U2 U2U1U2U1UU1UdUUU2U

电压相图

两个图形:第1个电力线路等值电路图5分,电压相量图4分,但要求每个参数的名称及方向均标正确,否则适当扣分,共9分;功率计算推导公式,每步1分,共6分;电压计算每步1分,共5分,总共20分。

五、某降压变电所中安装有一台10MVA的变压器;电压为11022.5%/11KV。已知:最大负荷时,高压侧的实际电压为113KV,变压器阻抗中的电压损耗为额定电压的4.63%;最小负荷时,高压侧的实际电压为115KV,变压器阻抗中的电压损耗为额定电压的2.81%;

第 11 页 共 19 页

变电所低压母线采用顺调压方式,试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并校验之。 (本题共15分)

解:最大负荷时的抽头电压为:

UtHMUHMUMULNULM (2分) 4.6311311010011115.8kV1.02510最小负荷时的抽头电压为:

UtHm (2分) 2.8111511010011114.5kV1.07510抽头平均电压:UtHarv不妨选110+5%抽头:

UtH110(10.05)115.5(kV) (2分)

UHmUmULNULmUtHMUtHm115.8114.5115.15kV (2分)

22校验:最大负荷时,低压侧的实际电压及电压偏移为:

ULM(1131104.6311)10.27(kV)100115.52.5%10.2710Mmax1002.7%10 (3分)

最小负荷时,低压侧的实际电压及电压偏移为:

ULm(115110Mmin2.8111)10.65(kV)100115.57.5%10.65101006.5%10 (3分)

满足顺调压的要求。 (1分)

六、简答题(本题共有4小题,共计25分)

1、降低电网的网损有哪些技术措施? (4分)

第 12 页 共 19 页

答:降低电网的网损的主要措施有:

(1)改善电网中的功率分布。如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装设无功补偿装置,负荷优化分配,环网中实行功率经济分布等;

(2)合理组织电网的运行方式。如适当提高电网的运行电压,组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调整用户的负荷曲线,合理安排检修;

(3)对原有电网进行技术改造。如提高供电电压,将110kV或220kV的高压直接引入负荷中心,简化网络结构,减少变电层次; (4)合理选择导线截面。

(以上内容,每一小点各得1分,共4分)

2、电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额定变比和平均额定电压之比是指什么? (6分)

答:实际变比:在运行中变压器的高、中压绕组使用的实际分接头电压与低压绕组的额定电压之比。

额定变比:变压器高、中压绕组主抽头与低压绕组额定电压之比。 平均额定电压之比:变压器两侧电力线路平均额定电压之比。

(以上内容,每一小点各得2分,共6分)

3、何谓电力系统的电压中枢点?系统中枢点有哪三种调压方式?其要求如何?(10分)

答:在电力系统的大量节点中,通常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节点加以监视、控制、调整电压的母线。如果这些节点的电压满足要求,则该节点临近的节点基本上也能满足要求,这些节点即称为中枢点。

中枢点电压控制有逆调压、顺调压、常调压三种方式。

逆调压要求高峰负荷时将中枢点电压调到1.05Un,低谷负荷时调到Un;

顺调压方式要求高峰负荷时中枢点电压不低于1.025Un,低谷时不高于1.075Un; 常调压方式要求在任何负荷时中枢点电压基本保持不变且略大于Un。

(以上内容,每一小点各得2分,共10分)

4、当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不足时,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变压器的电压比来调压?为什么?(5

第 13 页 共 19 页

分)

答:当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不足时,不能通过改变变压器的电压比来调压。(2分) 因为改变变压器的电压比从本质上并没有增加系统的无功功率,这样以减少其他地方的无功功率来补充某地由于无功功率不足而造成的电压低下,其他地方则有可能因此而造成无功功率不足,不能根本性解决整个电力网的电压质量问题。所以,必须首先进行无功补偿,再进行调压。(3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总计20分)

1、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供电的可靠性和保证供电质量、经济性、满足节能与环保的要求。

2、电力系统的标准频率为50Hz;正常频率允许偏差范围为0.2Hz,当系统容量较小或事故情况下,频率允许偏差范围可放宽到0.5Hz。

3、电力线路的参数主要有电阻、电抗、电导和电纳。对额定电压等级低于110kV的电力线路,可以忽略电导。采用分裂导线可以减小等效电抗,增大等效电纳。 4、网络元件的电压降落是指元件首末端两点电压的相量差; 而电压损耗是指两点间电压幅值之差;

电压偏移是指网络中某点的实际电压同网络该处的额定电压之差。 5、电压调整的方式有逆调压、顺调压、常调压。

6、从改善电压质量和减少网损来考虑,实现有效的电压调整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尽量做到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尽量减少无功功率长距离和跨电压级的传送。 7、当发电机组的输入有功功率大于负荷的有功功率需求时则频率将升高; 反之,则频率下降。

8、短路功率等于短路电流有效值同短路处的正常工作电压的乘积。

9、降压变压器一次侧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二次侧电压(大容量)应比线路额定电压高 10% 。

10、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是以热备用和冷备用的形式存在于系统中。

(每空错填、漏填、不填均不给分,所填写关键词正确给分)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请在每小题后的括号空格中填上对或错的符号,对填“√”,错填“”。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第 14 页 共 19 页

1、通常把发电企业的动力设施、设备和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热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 2、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励磁无功功率随着电压的降低而减小,漏抗中的无功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随着电压的降低而增加。(  )

3、发生不对称故障时,故障点的负序电压值比网路中其它点的负序电压值大。(  ) 4、电网无功补偿的原则一般按照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原则考虑。(√)

5、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系统中,过补偿是指补偿后电感电流小于电容电流。( ) 6、为了增加发电机调节负荷的能力,希望发电机的转差率σ越小越好。(√) 7、在各种短路故障中,三相短路时电流最大。( √ )

8、自耦变压器的特点之一是: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仅有电的联系,没有磁的联系。(  ) 9、电力系统的电压水平主要决定于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

10、在电力系统分析中用标幺值计算时,三相与单相的计算公式是一致的。(  )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什么是中枢点调压方式中的逆调压?它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所谓中枢点逆调压方式,就是在最大负荷时提高中枢点电压,在最小负荷时降低中枢点电压。(2分)

适用于中枢点供电至各负荷的电力线路较长,各负荷的变化规律一致相同,且各负荷变动较大的情况。(3分)

2、简要说明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可采用哪些措施?

答:(1)改变发电机端电压调压; (2)改变变压器电压比调压; (3)补偿无功功率调压;

(4)改变电力线路参数调压。(如串容抗、感抗等方式来降低功率损耗)

(每一个知识点各1分)

3、当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不足时,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变压器的电压比来调压?为什么?

第 15 页 共 19 页

答:当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不足时,不能通过改变变压器的电压比来调压。 (2分) 因为改变变压器的电压比从本质上并没有增加系统的无功功率,这样以减少其他地方的无功功率来补充某地由于无功功率不足而造成的电压低下,其他地方则有可能因此而造成无功功率不足,不能根本性解决整个电力网的电压质量问题。所以,必须首先进行无功补偿,再进行调压。 (3分)

4、降低电网的网损有哪些技术措施?

答:(1)改善电网中的功率分布。如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装设无功补偿装置,负荷优化分配,环网中实行功率经济分布等;

(2)合理组织电网的运行方式。如适当提高电网的运行电压,组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调整用户的负荷曲线,合理安排检修;

(3)对原有电网进行技术改造。如提高供电电压,将110kV或220kV的高压直接引入负荷中心,简化网络结构,减少变电层次; (4)合理选择传输导线截面。

(每一个知识点各1分)

四、计算题(15分)

如图所示,某输电线路参数如下:r10.08

,b12.727106s,

kmkmkm~g10;线路空载运行,末端电压为205KV,求始端电压U1及始端功率S1(线路长300KM)。

,x10.417R+jX

U2205KVjU1

B2

解:1、计算线路参数:(计算3分,在图中标划参数2分)

Rr1l0.0830024

第 16 页 共 19 页

Xx1l0.417300125.1

B1b1l4.09104(S)22

2、功率和电压计算

B2~Sy2jU2j4.091042052j17.19(MVA)2~~~S2`S2Sy20(j17.19)j17.19(MVA)P2`2Q2`217.192~SZz(RjX)(24j125.1)0.17j0.88(MVA)22U2205~`~`~S1S2Szj17.190.17j0.88

0.17j16.31(MVA)P2`RQ2`X17.19125.1U210.49(KV)U2205U2`P2`XQ2R17.19242.01(KV)U2205UUjU194.5j2.01U1222U1194.522.012194.5(KV)

B~Sy1jU12j15.48(MVA)2~~~S1S1`Sy10.17j16.31j15.480.17j31.79(以上10步,每步计算过程正确各得1分,若数值计算错误,适当扣分)

五、计算题(15分)

某电力系统的装机容量为2000MW,额定频率为50Hz,发电机单位调节功率KG*30,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KL*1.5,现在负荷增加,若调频器不动作,频率下降0.2Hz;若调频器

第 17 页 共 19 页

动作,增发100MW功率,问频率下降多少?(KG*、KL*均以2000MW,50Hz为基准) 解:

KGKG*20002000301200(MW/Hz) 505020002000KLKL*1.560(MW/Hz)

5050KSKGKL1200601260(MW/Hz) PL0KSf1260(0.2)252(MW)

fPL0PG02521000.121(Hz)

KS1260即频率下降0.121Hz。

(以上计算,每步骤正确得2分,共5步,10分,选择公式正确,参数正确得5分)

六、计算题(15分)

两台以电机组并列运行,各台机组的燃料耗量特性及额定出力分别为:

2F140.2PG1N300MW; G10.0005PG1(t/h),P2F230.25PG2N300MW; G20.0006PG2(t/h),P当总负荷为500MW时,试计算(1)负荷平均分配时的燃料总耗量?(2)负荷按等耗量微增率准则分配时的总耗量? 解:(1)平均分配时

PG1PG2500/2250MW;

F140.22500.0005250285.25(t/h) F230.252500.00062502103(t/h)

燃料总耗量:F总F1F285.25103188.25(t/h) (以上每步各1分,共4分)

(2)按等耗量微增率准则分配时:

1dF10.20.001PG1(1分) dPG1第 18 页 共 19 页

2dF20.250.0012PG2(1分) dPG2由上述两式相等,即:12(1分) 得:1dF1dF20.20.001PG1=20.250.0012PG2(1分) dPG1dPG2又:PG1PG2500(2分)

由上两式可解得:PG1295.4(MW),PG2204.5(MW)(2分)

F1`40.2295.40.0005295.42107.41(t/h)(1分) F2`30.25204.50.0006204.5279.25(t/h)(1分)

`燃料总耗量:F总F1`F2`107.4179.25186.66(t/h)(1分)

(以上9步,每步正确按步骤给分,总共11分)

七、标出图中发电机和变压器两侧的额定电压(图中所注电压是线路的额定电压等级)(5分)

10KV 220KV 35KV 110KV 10KV

答:图中,从左到右,分别是发电机G,变压器T1、T2、T3。 则:发电机G10.5kV;(1分)

T1:高压侧,10.5kV;低压侧,242kV;(1分)

T2:高压侧,220kV;中压侧,121kV;低压侧,38.5kV;(2分) T3:高压侧,110kV;低压侧,11kV;(1分)

(各元件额定电压,每个正确得1分,如直接标注在图中,只要正确,也按步骤给分)

第 19 页 共 1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