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爱站旅游
教改教法

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朱喜群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G2摘

文献标识码:A

江苏·苏州215123)

文章编号:1672-74(2015)34-0026-02

学目标、教学形式和师生关系上都存在根本区别。研讨式教学法以“授人以渔”为教学目标,以“研讨式”为教学形式,以“主-主”关系为师生关系,分别取代传统讲授法“授人以鱼”的教学目标、“讲授式”的教学形式和“主-客”师生关系[2]。很明显,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掌握相应理论并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要研讨式教学法能有效规避单纯讲授法所存在的诸

多不足,为此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呈逐步扩大之势。本文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其在大学课堂中的实施过程、注意事项及实施效果。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法大学课堂应用

DiscussionontheApplicationoftheStudy-DiscussionTeachingMethodinUndergraduateClass//ZhuXiqunAbstractThestudy-discussionteachingmethodcanavoidthedisadvantagesofclassroomlecturemethodtoagreatextent.Therefore,applyingittoundergraduatecoursehasatendencyofincreasinggradually.Basedontheconnotationofthemethod,thepaperexplorestheprocess,theattentionsandtheeffectoftheapplicationofthemethodinundergraduateclass.

Keywordsthestudy-discussionteachingmethod;undergraduateclass;application

传统满堂灌的单纯讲授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方面存在不足,也不利于学生探索知识和提升能力。研讨式教学法却由于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讨论交流、寻求解决问题之道,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传统讲授法之不足。为此,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呈逐步扩大之势。基于此,本文在阐释研讨式教学法具体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其在大学课堂中的实施过程、注意事项及实施效果。

2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课堂中的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

在大学课堂中实施研讨式教学法,教师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实施前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研讨主题、实施过程、实施方式及时间安排等。具体实施过程应以研讨式五步教学法为基础。2.1指导选题

研讨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研讨主题是探讨之基础。为明确研讨主题,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对学生水平的把握,精心设计富有价值的研讨主题。教师在设计研讨主题时要注意:研讨主题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扣,不能偏离教学内容;要注意深度适宜,不宜太难或太易;要注意聚焦难点、热点或疑点问题;尽量能与现实问题相联系,从而让学生有切身感受进而激发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研讨前必须做好充分的筹划和准备,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及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整合多种教学资源,细致了解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等。不仅如此,教师可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如各种教材、网站和论坛等搜集出系列研讨主题,最终形成主题库。教师在确立研讨主题后,将一个班分组,同时向学生介绍基本参考资料以及查阅文献的方法,说明成绩考核的办法,并提出一些如进度、目标等基本要求。2.2探索

学生根据研讨主题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研读分析、消化综合、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撰写发言稿。在该阶段,由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不足且不熟练甚至不懂研究方法,为此教师需引导学生逐步通过研读文献和比较借鉴等方式消化知识点,并指导研究探讨过程。一方面,教师给学生提供

1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

研讨式教学法最早由18世纪著名教育学家弗兰克提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某一问题查找文献、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形成观点、相互讨论、总结运用的学习过程。该教学模式很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符合学习规律。后来,我国学者郭汉民在高校追求素质教育中大胆实践研讨式教学法,并总结出五个步骤,被称之为五步教学法,具体为“指导选题、探索、小组交流、大班讲评和总结提

[1]。高”

研讨式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教学法的单向灌输模式在教

作者简介:朱喜群(1977—),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城乡一体化研究。

2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总第334期2015年12月(上)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334

December2015(A)

其能力范围内的参考书,以避免其迷失于茫茫信息中。一是鼓励学生查阅多种教材,教材的多元化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二是鼓励学生阅读学科经典著作;三是鼓励学生多观察现实;四是通过文献检索相关学术论文,如检索中国知网和重庆维普等。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讲解基本的研究过程,甚至以往年研讨案例为范例,让学生明了具体实施过程和最终成果要求。此外,教师最好让学生记录探索的工作过程及成果内容,这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2.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是指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并相互讨论,确定最后的交流成果,制作演讲课件并商定主讲者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教师要尽量了解小组交流的进展情况及其是否需要帮助,并帮助主讲者掌握一定的当众交流的基本要领,从而确保发言质量,提高研讨水平。同时,要求每组进行多次交流并进行会议记录,记录小组成员的出席情况及其发言的主要内容,分析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总结最后的讨论成果。为避免有的同学“搭便车”,可建议同学分工协作,同时各位同学都需向老师呈交各自的工作内容及具体成果。2.4大班讲评

大班讲评是研讨式教学的重点阶段,是各小组主讲人向全班同学陈述小组工作成果、同学互动以及教师综合讲评的过程。具体而言,首先,小组主讲人结合课件陈述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要求有文献、有观点、有数据或材料支撑。其次,其他小组成员可针对演讲内容提问,由演讲者及其整个小组作答。该过程允许并鼓励同学自由阐述观点并相互辩论。这将促使演讲者及其小组成员更深层透视自身的观点,发现其不周之处或更坚信其观点,又能激发其他小组多角度思考问题,相互借鉴学习。同学之间的相互辩驳可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加强理论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最后,教师对小组研讨成果进行综合讲评,包括对演讲内容、课件制作和教态等进行讲评,分析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运用理论对小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如果可能,任课教师可请两三位相关专业老师参加大班讲评并一起给小组进行综合打分,从而加强小组成绩考核的客观性。2.5总结提高

大班讲评对学生会有新的冲击和新的认识,因此其不是研讨教学的终点。在大班讲评的基础上,教师应让学生对研讨式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评议,撰写总结报告。教师对总结报告提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求学生对研究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要观点明确、论证充分;二是要求学生回顾研讨的整个过程,总结出一套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三是要求学生对研讨式教学

法在大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评议,写出对这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具体切身感受,提出优势与不足。学生通过撰写总结报告可重新梳理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并使其系统化、总结认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并改进学习方法。此外,教师还可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所得等设计调查问卷,在授课过程中随堂调查,进而根据调查问卷全面分析学生对研讨式教学法的看法和态度。

最后,为保证研讨课的效果,研讨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制订合理的研讨课考核办法并使之与学生成绩挂钩;二是选择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研讨主题;三是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四是关注学生的准备过程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课堂中实施的作用

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课堂中的实践表明,它对于教师和大学生的能力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3.1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曾指出,科学既是学习的知识,又是学习的方法或过程。在研讨式教学法实施中,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提炼观点、相互讨论、修正观点、制作课件并向全班讲解、与班级同学展开辩论、最后汲取老师点评撰写研讨报告。整个过程将促使学生逐步深化对理论的理解、逐步掌握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探索如何学习及如何运用知识、发展创新能力、锻炼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外,研讨式教学法还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科研的基本规范和基本方法,进而激发其科研意识并提高其科研兴趣。3.2研讨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水平

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课堂中的引入效果与教师的指导作用密不可分。教师为科学指导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拟定合适选题、熟悉研讨式教学流程、合理配置时间并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同时,研讨式教学法还有利于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因材施教。不仅如此,大班讲评环节要求教师运用其丰富系统的专业知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拓展学生观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规范其研究流程,这也将促使教师对研讨课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同时,学生的新颖观点也会给老师以启发,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无疑,研讨式教学法对教师教学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也将激发其相应教学能力的提升。参考文献

[1]陈伟,谢铁丽.基于研讨式五步教学法的学习方法指导[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6).

[2]郭汉民.研讨式教学与大学生能力培养[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编辑刘

27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