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和谐温馨的家庭关系及其来源,体会家庭中中年人的沉重而伟大的责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章清新的语言美。 二、重点、难点: 目标2、3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今年38岁,人到中年。这几年我深感生活的压力,责任的重大。我上有七十多岁的父母要赡养和照顾,下有孩子要抚养和关爱,中有工作的压力。中年人真是生活的顶梁柱。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莫怀戚的《散步》,真是深有共鸣啊,他写出了我们中年人的感受,也为我们怎样治家指明了方向。 二、读文生情,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注意生字新词并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学习生字新词
为红色字注音然后请4个同学用后面的四个词语造句:
莫怀戚( ) 熬( )波光粼粼( ) 霎时( ) 咕咕 ( ) 分歧( )
3、听到同学深情的朗读,我也仿佛沉浸在温馨亲情的世界里,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以上两个问题。 2、反馈、点评、小结:
(1)我们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完整性) (2)归结为“和美”“和谐”“温馨”等词(板书) 三、研读入境,合作讨论
(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也融入这样一个“和美”“温馨”的家庭,去感悟他们美丽的心灵。体会这样一个家庭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1、讨论:这样一个“和美”“温馨”的家庭,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2、划分4人小组进行讨论,要求: ①个人见解独到、精彩。
②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 3、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 4、反馈、小结。
(1)来自于每一个家人的明智:母亲的慈爱亲切,善解人意;“我”的孝顺明理;妻子的贤惠善良;儿子的活泼机智(要求找到说明人物性格的相关语句并加以分析)
(2)最主要是来自于我和妻子作为中年人的敢承担责任,特别是会承担责任,缔造了家庭的和睦温馨。要求找到说明人物性格的相关语句并注重分析以下三个问题: A,母亲年老多病,身体瘦弱,“我”为什么非要带她出来散步?
B,出现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的不同意见,“我”如何对待? C,当“我”和妻子背起母亲和儿子时,他们的感觉怎样?
5、明白了温馨和谐家庭的来之不易,让我们深情地朗读课文,为课文中的“我”和妻子喝彩。
四、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1、体会父母的责任。
a你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吗?他们年纪多大?你父母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认为他们的责任重不重?
b想象一下你25岁以后的责任? 五、涵泳入理,品味探究
本文的语言非常优美,体现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力,我们一起把这些优美的词句找出来品味品味。(应该包括以下句子:)
1、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2、 我的母亲又熬过一个寒冬。(能换成“渡”“过”吗)
3、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整个世界的世界。 4、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强壮”和“高大”能对换吗?)
5、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6、 她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请同学们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课文优美的语言魅力表现出来。 六、总结下课
同学们,和美温馨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它是怎么来的?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大家对这两个问题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么,就让我们将心中的感悟感受倾诉于笔端,在你的日记中写下自己的感触感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