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科技型小微企业银行信贷分析
[摘要]轻资产科技型小微企业因其少资产、缺抵押、专业性强、风 险高等特点,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拟从轻资产科技型小微企业特点分析入 手,剖析其融资难的问题成因,从而探索破解轻资产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 资困境。
[关键词]轻资产;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
随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于轻资产的运营模 式。轻资产运营模式倡导以有限资产获得最大收益,企业以核心技术来获 利,对非核心业务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替代投资,例如固定资产租赁•业务外 包等。这类企业缺乏第二还款来源,以抵质押获得银 行贷款并不可行。故 本文重点探讨轻资产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商业银行信贷解决方案。
1轻资产科技型小微企业运营特点
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通常不进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从资产负债表来看, 因其无形资产和企业管理能力难以量化,轻资产企业通常展现岀较低的资产 规模。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输出产品为技术解决方案,软件程序等高科技含量 产品,将其核心技术转化为销售收入,且不存在存货压力,在账面上可能形 成占比较高的流动资产。轻资产科技型小微企业多处于创立初期,有着风险 较高•核心技术价值难以估计等 特点。前期研发投入是否能带来预期回报具 有不确定性,企业订单合同的履行也存在着缺乏实物产品交付,难以追踪物 流状态。现金流方 而,会形成订金(预收款)、交付结算、尾款(质保金) 等分阶段收
款的情况,相较于商贸批发类小微企业,周转期较长,缺乏充足的结算流 水。
2轻资产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成因
2 2缺乏银行可接受的〃合格押品〃
相较于传统“重资产〃企业,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资产主要是专利 技 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而固定资产拥有量较低,缺乏可用于抵质押的固 定资产,无法匹配传统信贷模式下的风险缓释措施。轻资产 科技型企业通 常以其核心技术转化成企业R常运营的现金流,但专利 技术和〃脑力劳 动〃往往难以评估定价,知识产权的变现能力也有非常 大的不确定性,因 此以知识产权进行抵押也并非商业银行乐于接受的风险缓释措施。
2・2技术快速更新迭代,未来前景不明确
即便是成熟期的企业也会因缺乏创新而随时而临被淘汰的局面,加剧了 该类企业的风险水平。科技型企业所涉技术专业性较强,增加了银行在信 贷调查时对风险的判断难度,对行业走势的判断也会因信息传递而出现延 迟。
2. 3前期研发投入与实际收益难以匹配
研发过程中的投入是否能获得预期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产品是否能落地 还需要一系列验证和测试。小微型科技型企业还要面临市场风险、经营风 险等方面的问题,实际收益情况难以保证。
24科技型小微企业结算流水较不充足
科技型小微企业结算资金往来集中于材料采购、项目完工结算,
由于项目工期较长,相比于轻资产商贸类企业来说,科技型企业资金 结算 并不频繁,这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数据分析来解决小企业信贷的方式也是 一大挑战。
3轻资产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商业银行信贷解决方案
3.1目标客户筛选与客户成长能力预估
商业银行区分行业对轻资产企业的生命周期进行预判,对轻资产 科技型 企业而言,重点考虑成长期•成熟期客户。由于种子期企业大 多处于概念提 岀阶段,实施规划尚不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尚未完全 起步,因此这类企 业不作为信贷投放的目标客群。根据经济增长理论,技术•人力、资本投入 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拓展到企业经营以及商业银行信贷,可从企 业技术先进性及可实现性、企业管理能力、企业现金流及企业主资本状况 等方而,对企业增长能力进行评价。
3・2 〃合格贷款人〃的培育
科技型企业在成立初期容易岀现重技术轻管理的问题,需要管理 支持, 银行可以在企业创立之初即在规范结算•纳稅便利•资产管理等方而提供支 持,以期达到辅助企业成长,将企业培育成为合格贷款 人的目的,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解决无形资产难以估值的问题。基于定时间的稳定合作,银行 也能够积累与企业和企业主相关的行为数据,增强银行对企业风险的识别能 力。
3・3搭建订单服务平台,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渠道
基于电子合同的广泛应用,银行可依托其安全防护策略,搭建第 三方签 约平台,并提供订金三方托管服务,企业通过平台发起订单/
合同签约,联动增值稅发票的开立。以真实合同订单为基础,对企业盈利 能力及预期现金流状况做岀预判,测算企业资金需求及偿债能力,则可解决 企业缺乏抵押担保的困境,作为贷款发放的合理评判标准之
3・4组织跨领域的专业团队
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核心技术及生产专利专业性强,投资者对核心技术 的价值判断难度较高。应对科技型企业核心技术专业性高•更新速度快等特 点,组建一支对高新技术有了解的复合型信贷团队,针 对轻资产科技型企 业的盈利模式、发展前景进行评估,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轻资产科技型 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管控水平。
3. 5通过引入多维度数据加强风险管理
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适合该类企业的评估模型,而非使用传统企业 的评价模式。通过企业上下游的经营状况识别企业潜在风险,剔除非经营性 结算数据,防范企业结算数据虚增带来风险敞口的扩大;
企业主的还款意愿也应一并纳入违约测算的影响范畴;引入工商•税 务•法 院、人行征信等外部数据,对企业是否依法经营、企业主在其他渠道是否 存在违约失信进行监测。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计量测算,更加准确地进行贷 后管理。
4结语
商业银行着手以大数据支撑信贷投放,以期在风险可控的范S内使金融 服务普惠化。这一举措为小微企业信贷带来了新的突破口,但 轻资产科技 型小微企业在运营模式、企业价值创造等方面与其他小微
企业相较有所差别,因此目前的大数据模式解决此类企业信贷困境的程度有 限;风险投资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但其覆 盖而较低,无法满足多数企业的短期灵活的资金需求。
作者:刘颖单位: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大数据智慧中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