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基本知识;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参照,认识法国、德国法治化的基本脉络;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法兰西共和历程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进步的产物;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事物,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过程的艰难性与曲折性;学会历史和客观地认识和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 【重点、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难点:法、德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情境创设与问题导入: 播放《英雄交响曲》,提问曲名作者;打出贝多芬、拿破仑的图片。提出问题:贝多芬的这篇交响乐是歌颂拿破仑的,得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他愤怒地撕毁了手稿,后来改为《英雄交响曲》,这反映出什么问题?贝多芬与拿破仑的分道扬镳,反映了法国社会哪两种政体选择观念的斗争?法国是怎样艰难走上共和道路的呢?
2.新课学习过程设计
第一目: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课堂问题探究: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起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在之后的70多年的时间里,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之间,共和派和帝制派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打出幻灯片,展示《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示意图》,请学生分析法国政局的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根据图表分析法国政局的特点;法国共和道路曲折艰辛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特点: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不安,帝制、共和制几次反复;共和国确立之路充满了曲折反复,呈波浪式前进。
原因:君主专制程度高;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工业资本主义相对薄弱;共和制度没有建立起强大的权威;外部环境不利于共和制度发展。
(2)过渡:直到1870年,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爆发战争,结果法军惨败,皇帝路易·波拿巴被俘,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它会象第一,第二共和国那样,很快就灭亡,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不断地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近70年,它的“长寿”与它的宪法有着较密切的关系。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包含了些什么内容呢?
第二目: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提供材料(宪法法条),让学生填表掌握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在立法、行政、司法方面的相关内容规定。
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大多数票选出。 第五条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未满届的众议院。
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
第九条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关于政权机关间关系的法律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宣布会议的闭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闭会时期,
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第九条 共和国总统,非先得两院的同意,不得宣战。
——以上材料均摘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权项 行政权 立法权 司法权 归属 产生及权限 (2)通过提供《法国共和制示意图》,让学生总结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3)通过材料,了解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的意义。
“政府的共和国形式不得成为修改提议的对象。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属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1884年法国议会通过的决议 意义:共和派将关键性的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共和制为政体形式的统治得以确立;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过渡:当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确立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作为其近邻的德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大大小小的几十个邦各自为政。因此有人对其发出“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的感慨。德意志当时到底处于什么状况?又如何摆脱这种状况呢?
第三目: 德国君主立宪制
(1)出示俾斯麦图片并对其作简要介绍。
(2)出示课件,用动态示意图直观地展现德意志分裂及通过王朝战争统一的过程。 (3)呈现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在行政、立法、司法方面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及资料回放的内容学习并填写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项目 法兰西共和国 德意志帝国 国家元首 选举产生的总统:名义上拥有很大权力 行政机构 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权力受议会限制 立法机构 立法权归议会 政体形式 议会制共和制 (4)问题探究:通过以上法德宪法的比较,并结合德国君主立宪制示意图表,分析德
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5)引导学生得出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特点。 (6)分析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 【课堂小结】
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
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1789法国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
1871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板书设计】
1、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3、 德国君主立宪制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