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武术科学 2013年9H 第10卷第9期 【传统武术研究】 形意拳理与易经 陈培海 (蚌埠武术协会,安徽蚌埠233000) 摘 要:文章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和逻辑分析法,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易学的视野出发,对 形意拳理进行了详尽分析,从而厘清形意拳的基本理论体系,为形意拳习练者提供有益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形意拳理论中图分类号:(;85 易经易学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O9—0028—02 形意拳的拳法则讲究对外相合对应,对内也有三合,外三合 文献标识码:A 但凡对巾华传统武术各门派有所了解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 认识那就是对传统武术的分类,一般来讲都是从它的拳理、拳 法、功法训练风格特点来分。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长拳类、形意 类、太极类、八卦类,还有南拳、少林拳等武术。 长拳类武术、功架规整劲力顺达、横出直人,又是最早的拳 法、其性属土而土能生金。 形意拳类的武术、拳法以练气的升降为主,故形意拳属金, 金生水,存五行里面有金生水之说。 而太极曲晌流行,如棉似水,又因练太拳时,以腰为主宰,腰 为肾之所在,肾属水,所以太极属水,水生木。 八卦掌要求以下盘稳固扎实,上身穿插自如,斜式正练,八 卦属木,木生火,南拳属火,这就是大体上的分类。 彤意拳是中旧的四大名拳之一,它是祖国宝贵的民族文化 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则为:心与意合,意与 气合,气与力合。其理论要求,以形取意,以意向形,形随意转,意 至形生,像形取意形意合一。 内外同化调解脏腑气通,精气互化,人与自然同存,来达到 延年益寿,功力增强,拳法娴熟的目的。形意拳把阴阳,五行理论 作为总的纲领,总的纲领是什么呢?它是注释了,一丹田、二气、 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法之理,把它作为理论的根据, 创造出一套极具哲学内涵,而且比较系统的修炼方法和理论。 阴阳学说是我国最古老的易经,经典中的主要哲学思想,具 有朴素的唯物辨证理论,在《易经系辟上传》中说,一阴阳为之 道,讲的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法则,万事万物的 变化都是由阴阳运动使然。形意拳把阴阳之理,运用于拳法之 中,形成拳法、理论的基础思想,在两仪歌诀中有:鹰熊竞志取法 为拳,阴阳暗合形意之源。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作为阴阳所具有的含意,形意拳从三个方面演绎出一 系列的阴阳概念。 遗产,是山两黄河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是融健身演 艺、技击于一身的传统武术,而且是具有独特理论根据的武术瑰 宝。形意拳发源于山西,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是山西永济县人, 姬隆凤所创,他生于1602年,清朝神宗万历30年,卒于1680 年,清朝仞康熙22年。当时他偶得一书《岳武穆志》后,精心专研 而得之其岂,当时称此为意拳,也叫心意六合拳,六合拳或姬可 从人体上来说:正面为阳,背面为阴,脸部为阳,后脑勺为 阴,左为阳,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手心为阳,手背为阴,拳心 向上为阳,拳心向下为阴。 拳 他同其子姬训一起去河南安徽等地经商,将此拳传人豫皖等 地,其后来有影响的传人曹继武,马学礼等人,曹传山西祁县戴 龙邦,戴将此拳发扬光大,李洛能得戴氏传艺发展为形意拳,流 传大汀南北。 以运动的形式上来说:动为阳,静为阴。起为阳,落为阴,快 为阳,慢为阴,进为阴、退为阴。 从人体行为及其它方面来看,从呼吸角度来讲呼为阳,吸为 阴.冈0为阳,柔为阴,开为阳,合为阴。功为阳,守为阴。外为阳,内 为阴。气为阳,血为阴。 以拳理掌型来看,又分为阳拳,阳拳,阳掌阴掌又叫阴阳拳、 阴阳掌,然后根据阴阳对立,阴阳转换,阴阳互济的运动规律和 形意拳:易由心生,心之发动为意.意之所向为拳,形意拳由 心意六合拳传习而来,其功法又是以五行生克制化而为指导思 想。修炼人体内处五行为主,即外有劈、崩、钻、炮、横,内有心、 肝、脾、肺、肾。 作者简介:陈培海(1956~),男,武术六段。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 28 法则,使形意拳内外兼修,健身养生,创造出一系列技击原理和 方法。 一部分是津,津就是唾液,这个津包括内分泌系统,它主要是主 宰人体消化各方面的,还有一个精,是指传宗接代的精,就人的 身体而言,人体的固体部分包括内脏,肌肉,骨骼,形意拳以三体 神妙的形意拳技击明显地具有阴阳特点,我们举例说明,这 些动作明显地反映了阴阳特点,其攻防进退吞吐虚实真假束展 智勇等方面也无不做说出阴阳对立,统一的概念,比如鸡型,从 之意而形成的三体式。桩功,凡是练形意拳的都知道,练拳必从 三体式练起,它主要是练外形,又练其神,三体式桩成为形意拳 基本功法和形意拳的精髓所在,万法出于三体式,而操练三体式 时,还要讲三节,三劲、三势、三丹田等说法。三节是指根节、中 节、稍节,上肢三节是肩、肘、手;下肢三节是胯、膝、足,从人体躯 干讲,根节在腰、中节在肩,稍节在头,所以两手两腿加身躯形成 鸡上架,报晓无不是阴阳,虚实上下相合,其实就如两仪歌所讲, 阴阳暗合形意之源,形意拳每一个动作无不表现出阴阳关系。而 实战变化多端的手法,腿法,战略战术也无不是阴阳展开的体 现。可见形意拳从理论到实践离不开阴阳互易的变化,阴阳学说 贯穿这形意拳运动的始末。正如先师门说的:拳之大,贵在阴阳。 了五个三节,就像太极拳中的要求身备五弓(功)三劲:劲是气 力、功力的意思,就是力量。劲又分明劲、暗劲,化劲。 三心是指:心、足心,顶心、即本心,足心(涌泉)顶心(百会)。 三势是指姿势的高低、高势、中势、低势。 三丹田是指,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 练功时要有三圆,三顶、三扣、三曲、三抱、三垂、三敏、三捷、 中国古代老子讲过:“孤阳不生,孤阳不长”的道理。形意拳前辈 们就深刻体会了这一道理。从松与紧的关系来讲,我们把松着为 阳,紧着为阴,也就是一松一紧,一阴一阳,阴阳相互平衡和谐。 我们在平时做动作时,有松有紧,光松不紧,叫孤阳不生,光紧不 松,叫孤阳不长,有松有紧才能劲力活泼在锻练时单练松不练紧 是不行的,光练紧不练松也是不行的。气血畅通功力才能长进, 有变有化,千变万化,贯彻一个道理,就是老子说的道。老子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即形意拳八势,这些都暗合着三才。 三圆脊背要圆,虎口要圆,手臂要圆。 三顶:头向上顶,舌顶上颚,手往外顶。 三扣:胸脯要扣,手背要扣,脚面要扣。 形意拳以道为根本,形成了一套比较传统的完整的理念。丹 书中说:“道自虚无一气生,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切便从阴阳而生,一气生阴阳,再从 三曲:两臂要曲,两膝要曲,手腕要曲。 三抱:丹田要抱,心中要抱,胳膊要抱。 三垂:气垂丹田,膀尖下垂,肘尖下垂。 三敏:心要敏,手要敏,眼要敏。 阴阳中形成三体,何谓三体,三体者:天地人也,三才之象也,三 才即三体,其词源出自周易: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马, 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这里指的天地人为三才,就是阴 阳相合,由此三才而引,天有三才日月星,地有三才水火风,人有 三挺:颈项要挺,脊椎骨要挺,膝要挺。 所以,有形意拳万法出于三体之说,易经说:“无极生太极, 三才精气神,一个人活着,如果没有了精气神,那就是病态了。天 体运行三大宝为日月星,地有水火风,这才是动的,当然还有山, 但这些都是水火风的运动形成的,人有精气神,精气神兼备的人 才有活力,人之三才又有内外三才之分,内三才和外三才是不一 样的,外三才指的是头手足。内三才精气神,为人的原液,气是指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万物”就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1]买正虎. 形意拳搏击的理与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社,2004. 人的真气,也是一个活动,人身体内脏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血, [2]孟庆威.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J】.搏击,2002(8) On the Theory of Xingyiquan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Chen Peihai (Bangbu Wushu Association,Bangbu Anhui 233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 history study and logical analysis,from the view of The Book of Changes,after the study of literatures and documents,the paper does the analysis in detail about Xingyiquan theory,to analyze the system of its ifghting and defending theory,to provide Xingyiquan practitioners with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Key words:Xingyiquan Theory The Book of Changes Yi Science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