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僵人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僵人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僵人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僵人综合征合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一名僵人综合征的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通过对病人采取积极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和健康指导,能促进患者康复。结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好转出院。

【关键词】僵人综合征;护理

僵人综合征( stiff man syndrome, SMS)是Moersch与Woltman在1956年首先命名的[1]。主要表现为以躯体中轴部位肌肉进行性、波动性僵硬性疼痛,或无痛性痉挛;受外界灯光、声响或情绪刺激,易诱发肌痉挛,多伴有失眠、抑郁、躁动、幻觉、妄想等。其临床特征为:波动性、阵发性肌肉痉挛,板样僵直、肌肉酸痛、肌硬如石,拮抗肌同时收缩,主动运动受限,活动减少,翻身困难,起床困难,步态不稳,排尿困难,多汗等,智能均正常。突发的刺激可引起痛性痉挛发作,睡眠时消失[2],本病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僵人综合症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3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主动运动困难,表现为左下肢抬举困难,无麻木感,无疼痛感,无伴下肢肿胀,症状持续数小时后可自行缓解,多于精神紧张时出现。于当地医院就诊,效果不明显,症状逐渐加重,2年前出现左下肢不自主动作,多为小腿突发快速背伸动作,多见于精神紧张时。后入大医院住院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后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1年前于当地医院就医时右下肢出现类似左下肢症状,后出现左下肢肌肉肌肉抽动伴膝关节、髋关节处疼痛感。于2010年11月22日收入我科住院治疗。入院后查体:神情,膝反射、踝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阴性,双下肢肌张力高,以左下肢明显,小腿背伸时犹为显著。入院后查脑脊液寡克隆带阴性,脑脊液生化:蛋白0.11g/L,糖3.99mmol/l,血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肌电图示左股四头肌于静息状态可见持续性运动单位电位,触碰或声音、疼痛刺激时可见爆发性运动单位电位,静注10mg安定后,于静息,触碰或痛刺激时仍可见爆发性及持续性运动单位电位。心电图、头颅MR、彩超未见异常。诊断为僵人综合症。予甲强龙1g静脉点滴3天后改为0.5g静脉点滴3天,后改口服。并予丙种球蛋白20g静脉点滴5天。加巴喷丁0.3g,qd,0.3 Bid,0.3Tid各用一天。氯硝西泮21mg,每日3次,巴氯芬10mg,每日3次,丙戊酸钠,每日3次。治疗后肌张力明显减退,,双下肢局部疼痛、痉挛、较入院时明显减轻予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三年来去过十余间医院,病情逐渐加重,诊断不清,背负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有失眠、抑郁。我们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做好心理护理。让病人了解其诊断和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增加对医院的信任度,消除其不信任感和恐惧感,配合相关治疗。同时做好亲属的工作,

让其多关心、多探视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属开始对我们抱怀疑态度,后来病情有所好转后态度转变,患者情绪也好转。

2.2安全护理病人有双下肢肌张力高,走路困难,左下肢肌肉肌肉抽动伴膝关节、髋关节处疼痛。心情焦虑,应注意加强保护措施,加床栏避免坠床,下床活动时应有人陪同,嘱病人穿防滑鞋,保持地面干燥,挪开行走中的障碍物,防止病人跌倒。患者在住院期间服用氯硝安定,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要患者注意安全防头晕后摔倒。

2.3用药护理苯二氮艹卓类是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其机制与安定能降低高位神经中枢的儿茶酚胺系统活性有关[3]。其中首推氯硝西泮,其肌松作用比地西泮和硝基西泮至少强5~10倍[4]。由于氯硝西泮半衰期28~49 h,代谢时间长,体内积蓄作用增强,患者肌张力降低明显,可出现肌力、肌张力不协调。服氯硝安定后容易体位性低血压,所以我们密切观察测血压,每天三次测血压,为防止药物过量,必须勤观察,勤了解患者服药后的感受,随时调整药量。同时患者还使用激素冲击治疗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在使用大剂量激素时,注意观察激素的付作用并事先向患者讲解此疗法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多毛症,取得患者的同意和理解。免疫球蛋白大剂量冲击疗法注意事项:因免疫球蛋白在2~8℃冰箱存放,应用前室温下放置30 min,静滴免疫球蛋白开始15 min滴速应慢20 d/min,若无不良反应,15min后可加快滴速,但最快滴速<40d/min,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发热、寒战、呼吸气促、皮疹、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

2.4健康指导该病由于表现复杂,还需与节段性僵直、锥体外系疾病以及慢性破伤风、等疾病鉴别。由于认识不足,易与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躯体化功能障碍、癫痫等混淆而被误诊误治,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但该类病人的症状经治疗能够长期得到缓解,生活自理。嘱患者按时服药,注意饮食营养,保持心情愉快。发作时注意安全。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锻炼计划,教会动作,督促锻炼,配合药物治疗,以减轻患者肌力肌张力不协调带来的痛苦,缓解肌肉的疼痛。康复锻炼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少到多,逐渐加量。康复功能锻炼过程中,首先要做好保护,避免患者跌倒,摔伤。

参考文献

[1]许贤豪.神经免疫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2. 162~169.

[2]高平,刘银红,姚平萍.僵人综合征[ J].卒中与神经疾病1997, 4(2): 102~103.

[3]SchmidtRT. A pharmacologic study of the stiff-man syndrome[ J].Neurology, 1975, 25(7): 622~626.

[4]谢守郭.氯硝西泮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1996, 116(3):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