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_(草案)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_(草案)

来源:爱站旅游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 (草案)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1转运决策与知情同意

通常,在现有条件下积极处理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不能维持有效气道开放、通气及氧合的患者不宜转运。但需立即外科手术干预的急症(如胸、腹主动脉瘤破裂等),视病情与条件仍可积极转运。

院内转运由主管医师决定,院际转运则需由转出医院主管医师和接收医院共同商议,并且最终应由接收医院主管医师决定。转运前应将转运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告知,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字。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字。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的生命,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例如挽救生命的紧急转运),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推荐意见1: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必要的诊治,转运决策应充分权衡获益与风险。

2转运护送人员

重症患者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具备重症患者转运能力的医务人员实施.转运人员至少有1名具备重症护理资格的护士,并可根据病情需要配备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如呼吸治疗师、普通护士等)。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必须由1名医师参与转运;病情稳定的重症患者,可以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完成。

必须指定1名转运人员作为转运过程的负责人,转运过程中的所有决策均应由该负责人员做出。如果没有医师参加转运,必须指定1名医师作为紧急情况的联系人(此人通常就是决定转运患者的主管医师)。患者到达接收科室/医院后,应与接收人员进行全面交接。如患者未移交(如行CT检查等),转运人员需要一直陪护患者直至返回病房。

推荐意见2: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完成。 3转运设备(表1-2)

表1《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危重患者(成人)转运推荐设备

推荐设备 气道管理及通气设备 鼻导管 鼻咽通气道/口咽通气道 便携式吸引器及各种型号吸引管 各种型号的加压面罩 简易呼吸器 各种型号的气管插管 开口器 管芯 牙垫 舌钳、插管钳(Magil钳) 环甲膜穿刺针 氧气瓶及匹配的减压阀、流量表、扳手 便携式呼吸机 选配设备 环甲膜切开包 各种型号的储氧面罩 多功能转运呼吸机 PETCO2监测器 推荐设备 循环管理设备 心电监护仪及电极 袖带式血压计及各种型号的袖带 除颤仪、除颤电极板或耦合剂 各种型号的注射器/针 静脉穿刺用止血带 静脉输液器 输血器 输液泵及微量泵 三通开关 皮肤消毒液 无菌敷料 其他 体温计 选配设备 动脉穿刺针 中心静脉导管包 压力延长管 压力传感器 有创压力监测仪 加压输液器 输液加热器装置 经皮起搏器 止血钳/止血带 球囊外接可调PEEP阀 各种型号的静脉留置针 呼吸过滤器 湿热交换器 胸腔闭式引流设备 便携式血气分析仪 喉镜(弯镜片2、3、4号,备用电池、灯泡) 呼吸机螺旋接头 听诊器 润滑剂 专用固定气管导管的胶带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气胸穿刺针/胸穿包 血糖仪及试纸 鼻饲管及胃肠减压装置 约束带 电筒和电池 通讯联络设备 创伤手术剪 外科敷料(海绵、绷带) 脊柱稳定装置 注:PETC0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EP:呼气末正压

表2 《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 危重患者(成人)转运配置药物

推荐药物 乳酸林格液、胶体 肾上腺素 阿托品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胺碘酮 利多卡因 腺苷 维拉帕米 美托洛尔 沙丁胺醇喷雾剂 甲泼尼龙 肝素 速尿 硝酸甘油注射剂 硝普钠 氨茶碱 地塞米松 氯化钾 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 纳洛酮 神经肌肉阻滞剂(如司可林、 罗库溴铵、维库溴铵) 麻醉性镇痛剂(如芬太尼) 依托味酯、氯胺酮) 吗啡 镇静剂(如咪达唑仑、丙泊酚、 地西泮注射液 硫酸镁 碳酸氢钠 50%葡萄糖注射液 无菌注射用水 选配药物 推荐药物 西地兰 甘露醇 选配药物 推荐药物 葡萄糖酸钙 静脉输注液体:生理盐水、 异丙肾上腺素

推荐意见3:重症患者的转运应使用符合要求的转运床。

推荐意见4:重症患者的转运需配备监护治疗设备及抢救药品。 4转运方式的选择

院内转运通常由转运床完成。

院际转运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特征、转运距离、转运缓急、转运环境、护送人数、携带设备、准备时间、路况和天气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转运方式通常包括陆路转运及飞行转运。

国际间长距离转运可通过SOS等专业组织完成。 5转运前的准备

推荐意见5:转运开始前应尽可能维持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并有针对性地对原发疾病进行处理。

推荐意见6:转运前应与接收方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做好充分准备,以保证转运安全。 6转运的监测与治疗

推荐意见7:转运期间应提供必要的监测治疗措施,转运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原有监测治疗措施的连续性。

推荐意见8: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情况及医疗行为需全程记录。 7转运交接

当到达接受科室/医院后,转运人员应与接收科室/医院负责接收的医务人员进行正式交接以落实治疗的连续性,交接后应书面签字确认。

8转运的质控与培训

应制定转运的质控标准以保证重症患者的转运质量。质控计划应包括建立审查及不良事

件报告制度,并定期进行更新及完善。

所有参与重症患者转运的人员都应学习上述重症患者转运相关知识,并接受临床培训,通过评估考核合格,才能独立实施重症患者转运。并接受定期评估。

推荐意见9:参与重症患者转运的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 9重症传染性疾病患者转运的特殊考虑

随着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传染性疾病重症患者越来越多。此类患者的转运除遵守上述一般原则外,还必须遵守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法规及原则。

10转运人员的安全

实施重症患者转运的各类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均存在人身安全风险,需为所有参与院际转运的相关人员购买相应的保险。

附:院际转运流程图(图1) 权衡转运的利弊, 评估转运的必要性, 评估患者病情 否 是 患者是否适合转运 现有的医疗条件是否能 是否稳定 满足患者的需要 是 否 否 是 否 维持心肺功能稳定, 选择接受机构, 维持目前治疗 是否接受转运 治疗原发病 是 通知家属/获得知情同意, 选择转运模式, 通知转运相关人员, 准备转运设备及药品 后效评价及改进 转运实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