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爱站旅游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事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转化成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一辈子受用不尽。”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基础,又是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必要。现结合我的教学谈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专心听讲的习惯。

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主要包括看、听、想、做四个方面。所谓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听:就是听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回答;想:就是想老师所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以及同学发表的意见;做:就是动手操作和做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我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精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问题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的操作学具,做好练习。

为了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吸引其注意力,作为教师讲课时应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都乐意听讲。

二、善于质疑的习惯。

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闻、会学。

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也可从模仿开始,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可以在哪儿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

三、注重实践的习惯。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摆一摆、讲一讲来获取新知。例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这个问题时,我让学生通过操作自制的活动角,边操作、边观察、边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只要

教师经常坚持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就能使学生养成手、脑结合,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四、良好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猜想、联想、发散思维、推理、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教学中我常常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见解吗?”“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吗?”等语言,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感想、感说,不怕出错、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总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能在他们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益终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