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收支的概念:The balance of payments is a complete recorders of the total market value of goods,services and financial assets that domestic residents,firms and governments exchange with residents of other nations during a given period.
2.国际收支平衡表:The balance-of-payments system is a complete tabulation of the total market value of goods,services and financial assets that domestic residents,firms,and governments exchange with residents of other nations during a given period.
3.Meade Conflict: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如果只是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移政策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在国际收支逆差和国内经济衰退并存,或者国际收支顺差和通货膨胀并存时,可能在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之间发生冲突,经济学上称之为米德冲突。 固定汇率制下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搭配与矛盾
4.Direct Quotation(直接标价法)
Express how many native currency units it takes to purchase one unit of foreign currency. 5.Indirect Quotation(间接标价法)
Express how many foreign currency units it takes to purchase one native currency unit
6.Nominal Exchange Rate名义汇率 is a bilateral exchange rate that is unadjusted for changes in
the two nation’s price levels.
7.Real Exchange Rate实际汇率 is a bilateral exchange rate that has been adjusted for price
changes that occurred in the two nations. 8.Effective Exchange Rate(EER)名义有效汇率is a measure of the weighted-average value of a
currency relative to a selected group of currencies based on NER.
9.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REER)实际有效汇率 is a measure of the weighted-average value
of a currency relative to a selected group of currencies based on their real exchange rate(RER).
10.广场协定:《广场协定》是美国与西方七国和日本签署的一个协议,主要内容是美元对欧洲和日本主要货币进行主动性贬 值,从而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广场协定的签订,对日本经济恶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内容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协作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调.协议中规定日元与马克应大幅升值以挽回被过分高估的美元价格。
11.特里芬难题:作为建立在黄金—美元本位基础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根本缺陷在于美元及时一国货币优势世界货币。为了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各国的需要,美元的供应应当不断
地增长;但这又会导致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维持充足的美元供给与美元兑换黄金的信心的两难问题,是特里芬教授50年代首先提出的,故称特里芬难题。
12.J-Curve Effect(J曲线效应):A phenomenon in which a depreciation of the domestic currency
causes a nation’s balance of payments to worsen before it improves.
13.Law of One Price(一价定律)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在有效率市场的情况下,任何同质物品的价值应该等同。”不考虑其产成方法或生产地等因素,即是忽略所有交易成本,如运输费用、保险费等。 一价定律指在不考虑交易成本时,同一物品在不同地点只能卖同一价格,它可表示为Pa=Pb. 在开放经济体制中由于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一价定律可以表示为,Pa=ePb.
14.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CIP)(抵补利率平价)
指可以在外汇远期进行抵补,其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并且高利率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贴水,低利率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升水.
简答题:
1.国际收支差额及其含义: B=CA+K=X-M+i*F+K=△R
贸易收支差额NX:是货物与服务进出口收支差额,是衡量一国实际资源的转让,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依据。
经常项目账户差额CA:反映了实际资源在该国与他国之间的转让净额,包括货物与贸易收支、收入和经常转移,可以综合反映一国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状况。
总差额B:整体国际收支差额又称储备结算差额,它是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以及净误差与遗漏之和。
2.国际收支差额的计量分析:
B=a0+a1Y+a2Y*+a3i+a4i*+a5e+a6dlne’+u a1<0:收入增加导致进口增加; a2>0:外国收入增加导致出口增加; a3>0:本国利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 a4<0:外国利率上升引起资本流出;
a5>0:外汇汇率上升及本币贬值引起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 a6<0:预期外汇汇率上升会引起资本流出
3.国际收支市场调节手段
4.引起外汇需求的主要经济活动: ① 购买外国商品和服务
② 外商将投资利润或利息汇出 ③ 政府或私人对外提供经常转移 ④ 对外投资
⑤ 政府增加外汇储备资产
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缺乏外汇储备的成员国提供贷款。 ② 建立世界银行,对战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提供贷款。 ③ 成立关税贸易总协定,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④ 实行双挂钩的汇率制度,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
⑤ 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即以黄金为基础并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
6.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 ① 实行黄金非货币化。
② 国际储备多元化,提高特别提款权在储备资产中的地位。 ③ 承认现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合法性。
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机构改革,扩大对发展中国家资金的融通。 ⑤ 修订份额,,石油输出国组织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增加,某些发达国家份额减少。
7.弹性论的内容:
8.Marshall-Lerner Condition马歇尔勒那条件: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exchange-rate stability,in which the sum of the elasticity of import demand and the elasticity of export demand must exceed unity. So,if EXs=∞,Evs =∞, P*X•X= P*v•v
由罗宾逊-梅茨勒条件EXs(Exd-1)/ (EXs+Exd)> [EVd(1+ Evs)]/ (EVd+ Evs) 得:马歇尔-勒纳条件:Exd+EVd >1.
在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则本币贬值可改善
贸易收支(国际收支).
9.吸收分析与弹性分析的异同: 相同点:
①把一国国际收支都局限于经常项目收支(商品贸易) ②都是在分析本币贬值的效应 ③都是静态分析 不同点:
① 分析背景的差异:弹性分析基本上是萧条经济,为充分就业为背景的。吸收分析基本上
把充分就业作为分析的背景。
② 传导机制的差异:在弹性分析中,贬值直接通过相对价格影响贸易差额,再通过贸易差
额影响支出与收入。吸收分析的逻辑次序与此相反,他强调贬值通过各种效应影响收入与支出,在此基础上说明二者的差额对净出口的影响。
③ 政策主张的差异:弹性分析的政策主张是倾向于贬值政策的,吸收分析认为,贬值可能
导致贸易条件恶化和通货膨胀等恶果而且在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条件下,难以改善贸易收支,实际上,他对贬值政策有相当程度的保留。
10.国际收支结构论的主要思想和政策主张 ① 主要内容:国际收支逆差尤其是长期性的国际收支逆差,既可以是长期性的过度需求引起
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引起.而长期性的供给不足往往上由经济结构问题引起的.引起国际收支长期逆差或长期逆差趋势的结构问题主要有经济结构老化、经济结构单一和经济结构落后,因此解决国际收支逆差应重在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②政策主张集中在两点:
一是改善经济结构。包括增加国内储蓄;经济结构先进的国家增加对经济结构落后的国家的投资;
二是加速经济发展。包括增加投资;改善资源的流动性。
11.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购买力平价理论(PPP)
A condition that states that if international arbitrage is unhindered, the price of a good or service in one nation should be the same as the exchange-rate-adjusted price of the same good or service in another nation.
三个特点:Focus only on International trade ! Linked Exchange rate with Price level! Long-run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12.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国际借贷说) 基本思想:
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外汇供求是由国际收支引起的。
商品进出口、债券买卖、利润、单方面转移以及服务贸易的收支、资本交易都会引起国际收支变动。当进入支付阶段和收入阶段的国际收支会共同影响外汇的供求。
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时,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外汇收入小于外汇支 出时,本国货币汇率下降,外汇汇率上升。
论述题:
国际收支政策调节:
1.需求调节政策:支出变动型政策:财政政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政府债券),
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
支出转移型政策:汇率政策、补贴政策、关税政策、直接管制 2.供给调节政策:科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制度创新政策 3.政策搭配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汇率变动的经济效应(以本币贬值为例):
1.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外汇汇率上涨导致本币贬值,引起出口增加,在总需求不变时,国内
总供给减少,导致物价上升。本币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当进口商品是原材料时,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也会导致物价上升。
2.对外汇供求的影响:外汇汇率下降,外汇供给上升,外汇需求下降。 3.对货币替代和资本外逃的影响:预期也贬值则会资本外逃。(货币替代是指本国居民放弃对本币的持有而替换为外币)
4.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本币贬值,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5.对贸易条件的影响: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若进口支付>出口收益,贸易条件恶化(短期内,有利于该国出口)。
6.对总需求的影响:本币贬值,国外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下降,导致需求增加。 7.对一国就业的影响:出口贸易就业水平和进口替代行业的就业水平都会增长。 8.对民族工业的影响:优势传统工业对外开放,取得工业发展优势。
9.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出口商品取得价格优势,对成本优势阻碍导致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10.对一国经济结构的影响:出口增加,抑制进口,走出口导向型对外经济政策(一般出口导向都会反过来作用于进口替代行业)。
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缺陷:
1.汇率大起大落,波动频繁,汇率体系极不稳定。 2.缺乏统一的、稳定的国际货币。
3.储备货币多元化仍然无法解决特里芬难题。 4.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5.在当代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货币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更加频繁。
为什么是缺陷?
完善的国际货币制度应当满足三条标准:①它的调节机制应当能够纠正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衡,以保证汇率相对稳定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顺利发展。②它应能够保证国际储备的适度供应,避免国际清偿力不足造成的通货紧缩,或避免国际储备资产过多引发世界通货膨胀。③它应能够保证人们对国际货币制度的信心,把信心缺失造成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不利于世界发展的财富再分配降低到最低限度。 改革建议:
1.改革和调整现行牙买加体系。2.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例:以特别提款权作为今后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储备资产。
评述国际收支吸收论:
评述国际收支货币论: 货币论的政策主张
1.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性的。因此,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都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
2.所谓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是指货币供给政策,从而可以由政府操作,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D增加)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
3.为平衡国际收支所采取的贬值、进口限额、关税、外汇管制等贸易和金融干预措施,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而且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如果在施加干预时同时伴随国内信贷膨胀,则国际收支不一定能改善,也可能要恶化。
对货币论的评价
1.对它的假定前提进行评价
货币论认为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稳定函数,但如果它不是稳定的,那么国际收支就不能仅仅从货币供应的变化中预测出来。另外,货币论假定货币供应对实物产量和收入没有影响,也不尽切合实际。
2.对它有关贬值效应的论述的评价 货币论认为贬值仅有紧缩性影响,贬值能暂时性地改善国际收支,是因为它减少了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和增加了对名义货币的需求。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减少,意味着消费、投资、收入的下降,这无法解释为什么许多国家把贬值作为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手段。 3.对它政策主张的基本含义进行评价
货币论政策主张是以牺牲国内实际货币余额或实际消费、投资、收入和经济增长来纠正国际收支逆差。这一点,曾受到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的严厉批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