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等优点。此法与加热沉淀法相比,可在常温下操作,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损失;且为后步树脂交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减少了树脂的污染,从而有利于提高树脂的使用率。与化学凝聚法相比,在处理染菌的发酵液时仍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随着新型膜材料技术的开发,如陶瓷膜、不锈钢膜等的应用,超滤法的应用效果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国内外正在探索反渗透、纳滤等后序处理新工艺的应,用完善工艺联结。
222转化工艺转化的方法主要有酸转化和碱转化两种方法。(1)酸转化法。传统的酸转化法是采用浓HCl将古龙酸直接转化为Vc,但酸转化对设备的腐蚀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产品质量,现已逐渐被碱转化法所取代。(2)碱转化法。碱转化法是先将古龙酸与甲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生成古龙酸甲酯,再使用NaHCO3进行碱转化,使古龙酸甲酯转化为VcNa。采用此法可避免酸转化的缺点,且操作简单,适用于Vc的规模化生产,但是碱转化存在着反应周期较长,甲醇单耗高。目前有些单位及生产厂家研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年第8卷增刊
究采用CH3ONa代替NaHCO3进行碱转化,此法转化率高,可达926%,但质量较差,且甲醇钠价格贵,造成成本较高。
23酸化酸化是将维生素CNa转变为维生素C的过程。目前采用的普遍方法是硫酸酸化法和树脂交换法。采用硫酸酸化操作简单,但要控制好甲醇的浓度和pH值,才能使硫酸钠与维生素C分离出来,从而提高Vc的质量。采用氢型离子树脂交换设备庞大,操作复杂,且需经常再生树脂,增加了酸耗,酸液大量排放污染环境。目前有些单位及个人正在探索使用电渗析法代替传统的酸化方法,此法过程简单,能耗低,投资少,转化率高,可望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综上所述,我们在以后的维生素C工艺发展过程中,要以两步发酵法为基础,不断优化工艺,同时借鉴国外的新技术、新信息,避免低水平重复,提高Vc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注重Vc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陶瓷膜应用VC生产的研究
谢占武,叶扬红,刘宇浩
(东北制药总厂七公司,沈阳110026)
[摘要]陶瓷膜有使用寿命长,分离效果好等多种特点,本文是通过对陶瓷膜在处理古龙酸发酵醪液时的除蛋白能力、浓缩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探索陶瓷膜应用于VC生产的可行性。
[关键词]古龙酸醪液;超滤;陶瓷膜
陶瓷膜是一种新兴的膜处理技术,此法具有操作方便、节能、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等优点。此法与加热沉淀法相比,可在常温下操作,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损失,且为后步树脂交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减少了树脂的污染,从而有利于提高树脂的使用率。膜分离法因其耗能小、效率高、能在低温下操作、生物活性物质不易失活等特点,近几年在分离、浓缩和纯化生物活性物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已有超滤法用于古龙酸提取的报道,本文是陶瓷膜应用于VC超滤生产的研究,提高生产质量,减轻后部处理量,节约能源来给生产带来更大的效益。1实验部分
11主要的实验设备和物料某公司提供的膜分离设备;陶瓷膜及附属设备;古龙酸醪液。12实验步骤
121取发酵结束后的古龙酸醪液,用陶瓷膜中试设备对其进行处理,考察醪液的过滤速度和滤液的透光情况,与同批古龙酸醪液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有机膜处理的效果相对比,考察陶瓷膜对古龙酸醪液中蛋白的去除能力。122取用有机膜处理后的高浓缩倍数的残渣液,用陶瓷膜中试设备继续对其进行超滤处理,考察对浓缩倍数以及过滤速度和滤液的透光情况的影响,并考察其对收率及后步工序的影响。
123膜的清洗每批实验结束后都要进行膜的清洗,基本步骤如下:排净残渣,用纯水清洗系统,用低浓度碱液进行预洗后,再视污染情况对陶瓷膜进行清洗,然后用纯水清洗陶瓷膜至中性。
124膜通量恢复每次洗膜计算膜恢复率应大于90%才可以有效进行下一批过滤。2结果与讨论
21用陶瓷膜处理古龙酸发酵醪液对过滤速度和滤液的透光情况的影响用陶瓷膜中试设备对古龙酸醪液进行超滤处理,记录处理每批醪液所用的时间,计算单位面积的过滤速度,测量滤液的透光,并与同批醪液用有机膜处理时的数据相对比,结果见表1。
表1与有机膜对比,陶瓷膜处理相同发
酵醪液时过滤速度和滤液透光的比值
批号134平均
陶瓷膜平均走料流速与有机膜的比值(%)
7692923190918671
陶瓷膜滤液透光与有机膜的比值(%)
1079101110451045
从表1可以看出,在处理相同发酵醪液时,陶瓷膜处理的醪液透光较好,为有机膜的1045%,说明其除蛋白能力较有机膜好;但其走料流速较低,通量较小,仅为有机膜的8671%,影响生产进度。考虑其在生产上应用的实际情况,接下来考察了其对高浓缩倍数残渣液继续浓缩时各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年第8卷增刊
3
处理,记录处理每批醪液所用的时间,计算单位面积的过滤速度,测量滤液的透光,考察不同的浓缩倍数对过滤速度和滤液的透光情况的影响,结果见表2。
种参数的影响。
22陶瓷膜对高浓缩倍数残渣液继续浓缩时对浓缩倍数以及滤液透光、过滤速度的影响取用有机膜处理后的高
浓缩倍数的残渣液,用陶瓷膜中试设备继续对其进行超滤
表2陶瓷膜对高浓缩倍数残渣液继续浓缩时对浓缩倍数以及滤液透光、走料速度的影响
批号1234
进膜压力(bar)262-304255-282236-350262-295
出膜压力(bar)152-155152-154150-157180-185
过膜压力(bar)199-207150-157099-108200-206
浓缩倍数43403432
单位面积平均走料流速(m3/hcm2)
1333140017341900
滤液透光(%)6500690077007930
从表2中可以看出,陶瓷膜对高浓缩倍数残渣液继续浓缩时,浓缩倍数可以达到43,但过滤速度和滤液透光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都有降低的趋势,其中较为合适的浓缩倍数是40倍,产出超滤液的滤速适中,质量较高,透光较好。
23陶瓷膜对高浓缩倍数残渣液继续浓缩浓缩40倍时对收率的影响将用有机膜处理后的高浓缩倍数的残渣液用陶瓷膜继续浓缩,可减少残渣量,相应的减少洗水的用量,减少废渣的排放量,应对收率有些影响。将用陶瓷膜处理后排放掉的废渣中古龙酸所占收率与有机膜处理后排放掉的废渣中古龙酸所占收率相对比,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虽然用陶瓷膜对高浓缩倍数的残渣液继续浓缩可使废渣中古龙酸所占收率有所下降,也就是说可使滤液的收率较有机膜平均提高,但因高浓缩倍数的残渣液中所含古龙酸较少,使用陶瓷膜对物料收率与有机膜相比没有明显提高。但陶瓷膜浓缩倍数高,使洗水量减少,使生产成本降低。所以用陶瓷膜代替有机膜用于VC生产,在收率、质量、后部处理量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批号12345平均
表3陶瓷膜对高浓缩倍数残渣液继续浓缩40倍时对收率的影响
陶瓷膜处理后
废渣占收率(%)
013000860139015702380150
有机膜处理后废渣占收率(%)
094203730442054703110523
相差-0812-0287-0303-0390-0073-0373
3结论
陶瓷膜应用在VC生产中,过滤效果较好(滤液透光高),可提高超滤液质量;浓缩倍数高,洗水量减少,不但节约水资源,还可减轻后步结晶浓缩工序的处理量,减轻后步处理负担;另外,陶瓷膜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在VC生产中经过探索和深入研究,应该能够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和价值。
3,5二氯4羟基吡啶1乙酸的合成
张培锋1,郭玉芹2
(1东北制药总厂十二公司,沈阳110026;2东北制药总厂研究院,沈阳110026)
[摘要]3,5二氯4羟基吡啶1乙酸(DCPA)是一种化工医药中间体,其类似结构一般应用于制备杀菌剂。因其结构的特殊性,至今为止未发现其具体合成方法。对其官能团及其结构分析后,确定了其合成路线:以吡啶作为起始原料,与冰醋酸和双氧水在70~80 进行氧化反应,反应约12小时生成N氧化吡啶液体,经高真空蒸馏分离提纯后,与发烟硝酸和浓硫酸在80~90 反应6小时生成N氧化硝基吡啶,将其溶于乙醇中,加入适量RaneyNi催化剂,通入氢气,氢化还原生成4氨基吡啶,分离出固体后将其溶于稀硫酸溶液中,与NaNO2溶液在0 进行重氮化水解反应一小时,生成4羟基吡啶,固体溶于稀盐酸溶液中,在5 通氯气进行氯化反应6小时,生成3,5二氯4羟基吡啶,最后将固体溶于NaOH溶液中,与氯乙酸进行乙酸化反应6小时,生成3,5二氯4羟基吡啶1乙酸(DCP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