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要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物理

高要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物理

来源:爱站旅游
高要区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物理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2018开封质检)如图甲,两水平金属板间距为d,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时刻,质量为m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v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0~T/3时间内微粒做匀速运动,T时刻微粒恰好经金属边缘飞出。微粒运动过程中未与金属板接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关于微粒在0~T时间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末速度大小为2v0B.末速度沿水平方向C.克服电场力做功为

1mgd2D.微粒只能从下极板边缘飞出【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带电微粒在复合场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和类平抛运动、电场力做功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2. 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二者的距离保持一定。若把它们各自的电量都增加为原来的3倍,则两电荷的库仑力将增大到原来的A. 9倍 【答案】A

B. 6倍

C. 3倍

D. 27倍

第 1 页,共 14 页

【解析】由库伦力的公式F=k,当距离保持不变,把它们各自的电量都增加为原来的3倍时,F′=k=9k

=9F,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 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0°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受到平行于斜面的力F作用,其变化规律如图乙,纵坐标为F与mg的比值,规定力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则丙中正确表达物块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物块初速度为零,g取10m/s)

【答案】C

4. 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绳子AB和BC吊一重物静止,两根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60°.现保持绳子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将绳子BC逐渐缓慢地变化到沿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BC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A.增大【答案】B【解析】

B.先减小后增大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

第 2 页,共 14 页

5. 如图,A、B两球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B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于O点,A球固定在O点正下方,且O、A间的距离恰为L,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T1,弹簧的弹力为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k2(k1>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T2, 弹簧的弹力为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T2 【答案】C

B. F1<F2 C. T1=T2 D. F1=F2

【解析】

第 3 页,共 14 页

解:对小球B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弹簧的弹力N和绳子的拉力F的合力与重力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合=mg,作出力的合成图,并由三角形相似得:

F合TF,又由题, OAOBL,得OAOBABTF合mg,绳子的拉力T只与小球B的重力有关,与弹簧的劲度系数k无关,所以得到T1=T2,故C项

FTF正确。换成K2以后AB减小由合可知F1>F2,B错误

OAOBAB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6. 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闭合回路中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以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B. 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可以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C. 整个闭合回路在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可以产生感应电流D. 只要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答案】AB

【解析】只要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故AB正确;整个闭合回路在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如果磁通量没变化,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必须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故D错误。所以AB正确,CD错误。

7.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B:vC:vD:vE=1: C. 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平均速度v=vC

2: 3: 2B. 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B:tC:tD:tE=1:2:3:4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答案】A

8. 一段东西方向放置的横截面积为0.05平方厘米的导电材料中,每秒中有0.4库仑正电荷向东移动,有0.6库仑负电荷向西移动,则电流强度是:(

A. 0.4安培; 【答案】D

9. 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B. 0.2安培; C. 0.6安培; D. 1安培.

第 4 页,共 14 页

A.t=2 s时最小 C.t=6 s时最小 【答案】B 【

B.t=2 s时最大D.t=8.5 s时最大

析】

10.小型登月器连接在航天站上,一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半径的3倍,某时刻,航天站使登月器减速分离,登月器沿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登月,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完成科考工作后,经快速启动仍沿原椭圆轨道返回,当第一次回到分离点时恰与航天站对接,登月器快速启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整个过程中航天站保持原轨道绕月运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R gRC.1.7π

gA.4.7π【答案】 A【

RgR D.1.4π

gB.3.6π

第 5 页,共 14 页

设登月器在小椭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1,航天站在大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2。

对登月器和航天站依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分别有T2T12T22

== ②3R32R33R3

为使登月器仍沿原椭圆轨道回到分离点与航天站实现对接,登月器可以在月球表面逗留的时间t应满足t=nT2-T1 ③(其中,n=1、2、3、…)

3R2R

联立①②③得t=6πn -4π (其中,n=1、2、3、…)

gg

R当n=1时,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时间最短,即t=4.7π,故A正确。

g

11.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质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此时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A,则从力F开始作用到弹簧至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A.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速度相同B.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木块的加速度相同C.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vB

【答案】ACD【解析】

第 6 页,共 14 页

12.如图所示,蹦床运动员从空中落到床面上,运动员从接触床到下降至最低点为第一过程,从最低点上升到离开床面为第二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第一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B.在第二过程中运动员受到蹦床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再减小C.在第二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运动员接触床面时的速度最大

【答案】C

【解析】 A、运动员刚接触床面时重力大于弹力,运动员向下做加速运动,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随床面的形变的增大,弹力逐渐增大,弹力大于重力时,运动员做减速运动,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在第二过程蹦床对人的弹力随形变的的恢复一直在减小,故B错误;C、在第二过程中,运动开始时有一段弹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做加速运动,因此开始时速度增大,只有重力和弹力平衡时达到最大速度之后,运动员的速度才开始减小,故C正确;D、运动员刚接触床面时重力大于弹力,运动员向下做加速运动,所以运动员接触床面时的速度没有达到最大,故D错误;故选C。

第 7 页,共 14 页

13.如图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O点,现用一支铅笔贴着细线的左侧水平向右以速度v匀速移动,运动过程中保持铅笔的高度不变,悬挂橡皮的那段细线保持竖直,则在铅笔未碰到橡皮前,橡皮的运动情况是

A.橡皮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B.橡皮在竖直方向上做加速运动C.橡皮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D.橡皮在图示虚线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

【答案】AB

【解析】悬挂橡皮的细线一直保持竖直,说明橡皮水平方向具有和铅笔一样的速度,A正确;在竖直方向上,橡皮的速度等于细线收缩的速度,把铅笔与细线接触的地方的速度沿细线方向和垂直细线方向分解,沿细线方向的分速度v1=vsin θ,θ增大,沿细线方向的分速度增大,B正确;橡皮的加速度向上,与初速度不共线,所以做曲线运动,C错误;橡皮在题图虚线位置时的速度

,D错误。

14.如图所示为直升飞机由地面垂直起飞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则关于飞机的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0~5s内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5~15s内飞机在空中处于悬停状态C. 15~20s内飞机匀减速下降

D. 0~25s内飞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00m【答案】AD

第 8 页,共 14 页

15.如图所示,以o为圆心的圆周上有六个等分点a、b、c、d、e、f。等量正、负点电荷分别放置在a、

d两处时,在圆心o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现改变a处点电荷的位置,使o点的电场强度改变,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 移至b处,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减半,方向沿odB. 移至c处,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沿oeC. 移至f处,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方向沿oeD. 移至e处,o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减半,方向沿oc【答案】D

16.矩形线圈绕垂直磁场线的轴匀速转动,对于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流( A.交变电流的周期等于线圈转动周期 B.交变电流的频率等于线圈的转速

C.线圈每次通过中性面,交变电流改变一次方向D.线圈每次通过中性面,交变电流达到最大值【答案】ABC【解析】

试题分析:线圈绕垂直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产生正弦交流电,其周期等于线圈的转动周期,故A正确;频率为周期的倒数,故频率应相等线圈的转速;故B正确;在中性面上时,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即产生感应电动势为零,电流将改变方向,故C正确,D错误.考点:考查了交流电的产生

17.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质量为m的带正电质点所受重力mg是电场力的3倍.现将其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则从抛出到速度最小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v0A.t= gC.t=

3v02g

B.t=

2v03g

3v0

D.t=

4g

【答案】D 

第 9 页,共 14 页

【解析】

1F

tanα==,α=30°

mg32gg

等效重力加速度g′==

cos30°3Δv=v0cos30°=g′t3v0

联立解得t=.选项D正确。

4g

18.一种锌汞电池的电动势为1.2V,这表示

A. 该电源与电动势为2V铅蓄电池相比非静电力做功一定慢B. 该电源比电动势为1.5V的干电池非静电力做功一定少C. 电源在每秒内把1.2J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D. 电路通过1C的电荷量,电源把1.2J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答案】D

【解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将1C电量的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到正极过程中非静电力做的功,即一节电池的电动势为1.2V,表示该电池能将1C电量的正电荷由负极移送到正极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做了1.2J的功,电源把1.2J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电动势表示电源做功的能力的大小,不表示做功的多少,也不是表示做功的快慢,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电动势:

,也是属于比值定义式,与

含义截然不同,电动势E大小表征电源把其它形式能

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而电压U大小表征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大小,要注意区分.

二、填空题

第 10 页,共 14 页

19.(1)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D.将记录小球位置的纸取下后,用直尺依次将各点连成折线

(2)图6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4. 9cm,每秒钟闪光10次,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

【答案】(1)AC(2)1.47m/s

20.有一正弦交流电,它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电压的峰值为________ V;有效值为________ V;交流电的;频率为________ Hz.

m/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 m/s

【解析】

第22题

V或7.07 v

2.5Hz

第23题

【答案】10 v ;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该交流电的电压最大值为:Um10V,所以有效值为:U0.4s,所以有:f1052V,周期为212.5HzT的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对它做功

。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

为_______J。

考点: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21.把带电量【答案】

_______V,若A点的电势为0,B点的电势为_______V,该电荷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

(1). 200

(2). -200

(3). -8×10-6

第 11 页,共 14 页

【解析】由题意,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的功8×10-6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

;因UAB=φA-φB,若A点的电势为0,B点的电势为-200V;该电荷在B点具

有的电势能:

三、解答题

22.如图甲所示的是安全恒温饮水机的自动控制电路.左边是一个对水加热的容器,内有密封绝缘可调的电热丝发热器和接触开关S1,只要有水浸没S1,它就会导通.Rx是一个热敏电阻,低温时呈现高电阻,达到高温时(如水的沸点)呈现低电阻.Ry是一个可变电阻,低温时Rx≫Ry,高温(水的沸点)时Rx≪Ry.中方框P内是一个逻辑门,A、B是逻辑门的输入端,Z是输出端.当A、B输入都为高电势时,Z才输出高电势.右边虚线框J内是一个继电器,当Z输出高电势时电磁线圈中有电流,S2被吸动闭合,发热器工作.该加热电路中,电的电动势为220V,内电阻为4Ω,电热丝是一根额定电流为5A、总阻值为220Ω的均匀电阻丝制成的圆环形滑动变阻器,如图乙所示.

(1)根据题意,甲图中方框P是一个__(选填“与”、“或”、“非”)逻辑门,该逻辑门输入信号由水位高低控制的输入端是__,输入信号由水温高低控制的输入端是__.(后两空选填“A”、“B”)(2)当加热电路安全工作时,电的可能最高效率和可能最大输出功率分别是多少?【答案】 (1)与 A B;(2)①93.2%,②1190W.【

第 12 页,共 14 页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0R1minI0I0R1minRR1minrE 代入数据并整理,得R21min﹣264 R1min+8800=0

解得R1min=39.1Ω(另一解大于220Ω,不合题意,舍去)这时并联电阻RR1minRR1minR39.122039.122032.15

2所以电可能的最大输出功率为PmaxE2RRr2220232.15432.15W1190W

点睛:解本题要知道两点:当电阻丝并联电阻R总电阻最大时,电源达到的效率最高;电阻丝的一个支路的电阻为允许的最小值,其电流恰达到额定电流时,这时并联电阻丝达到允许的最大功率.

23.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30°,皮带以25 m/s的速率运动,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0.5 kg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的长度为30 m,g取10 m/s2,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

,若传送带A到

第 13 页,共 14 页

【答案】t=2.2 s

【解析】设从物块刚放上直到与皮带达到共同速度25 m/s,物体位移为s1,加速度a1,时间t1,因物块速度小于皮带速度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方向沿斜面向下

由于

故匀速运动的位移为所用时间则总时间为

,所以物体将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

【名师点睛】该题目的关键就是要分析好各阶段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对物块加速到与传送带有相同速度后,物块会怎么样运动进行判断。

第 14 页,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