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 堕蕉 壶2 !垒至 蔓21鲞!星 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11echniques,June 2014,Vo1.21,No.6 ・6l3・ 的骨折及关节分离移位,为手术提供准确的解剖学依据。二三 维图像最主要的优点是确定骨折的类型以及骨折移位的方 对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景学,孙鼎元.骨关节x线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82:155. 向和程度,骨折块的大小,确定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固定方 法的选择,并能进一步评估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如移位的 骨折块术中是否能完全复位,移位的骨折块对周围血管、神 经及脏器的影响,减少血管神经的j=6i伤,减少术中出血。在微 小骨折中,应着重观察轴位及MPR图像,VRT为辅;MPR适 『2l 曹来宾,徐爱德,徐德永.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36. 『引赵英杰,张鹏,李振龙,等.多层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 对骨盆骨折的诊价值『J1.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5, 3(4):268.270. 合于发现骨折及观察细微骨折,而VRT能更全面、立体、直观 地显示骨折部位、性质及移位情况lSt,轴位图像仍是诊断的基 础,MPR、VRT图像为轴位图像的补充,在诊断中应将轴位、 MPR、VRT等多种成像综合并合理地应用骨盆骨折作出准确 诊断。对于复杂的骨盆骨折的治疗,除了临床的详细的体格 『41党洪胜,夏进冬,裴福兴.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后环损伤 的应用『Jl_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1):1051—1054. 『51朱建良,徐兆龙,胡培忠.128层螺旋CT在骨盆骨折诊断与 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1_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0): 1609.1611. 检查,影像学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有条件的更需要进行 三维重建,为临床医师术前拟定计划、确定治疗原则以及术 前、术后对比提供可靠依据。CT三维重建可以直观地显示病 变及其周围结构的立体关系,全面清晰地显示骨折情况,减 『6 李乐翔,周东升,王鲁博.计算机导航系统置钉结合术中三维 61cT修复重建骨盆骨折:与传统c臂透视辅助的对比l J1.中国 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43):8012.8015. 『71方挺松,彭加友,李均洪,等.成人骨盆骨折l6层螺旋CT低 少漏诊,因其图像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去除复杂结构重叠的 影响,可以明确骨折粉碎情况以及移位程度。螺旋CT扫描速 度快,无需改变患者的体位,减少其检查的痛苦i5-81。 综上所述,16层螺旋CT容积手1描后多种处理技术的应 用。可以任意角度立体观察骨折、脱位及周围软组织情况,获 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对照研究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0, 11(3):171-173. f81陈红卫,吴国森,赵钢生.螺旋CT在骨盆后环骨折的诊断作 用l J1.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01):83—84. 得最佳直观效果,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了全面快捷的信息, (收稿日期:2014—01一O7) 输尿管阴性结石静脉尿路造影与CT对照分析 四川省宜宾县人民医院(644600) 输尿管阴性结石是泌尿系统 石中较为复杂的一种结 石,该结石在腹部x线(KUB)检查中不显影,进行体外冲击 波治疗时不能够采用腹部x线检查,无法明确观察到结石的 毕光辉 像学数据进行汇总、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 检 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汁学意义。 2结 果 位置,给治疗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大l此在进行体外冲击波治 疗时需要借助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来辅助定位结石。所以, 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l】1。本实验 研究静脉尿路造影(IVU)与CT检查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检 2种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率:IVU检查 45例,阳性40例,阴性5例,检出率89%;CT检查45例,阳 性35例,阴性10例,检出率78%,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5.7410,P<0.05 o 3讨 论 出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泌尿系统结石大致上可以分为阳性结石和阴性结石两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2012年我院泌尿科收治的输尿 管阴性结石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与所有患者均 签署了患者知情同意书。45例输尿管阴性结石,其中男性25 例,女性2O例,年龄20~65岁,平均(42±6)岁。所有患者均有 不同程度的血尿症状,其中有32例患者有典型的肾绞痛临 床症状。所有患者的结石都位于…侧输尿管,其中左侧输尿 类,结石成分中主要为钙、磷、镁则为阳性结石,主要含有尿酸 盐类即为阴性结石。大部分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会表现为突然 性急剧、绞窄性腹部疼痛和不同程度的血尿表现,对于有突发 性绞窄性疼痛患者均要怀疑患者为输尿管结石,进行螺旋CT 检查,CT检查已经成为该疾病有效的检查方法 。但是由于螺 旋CT检查费用较高,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检查人数较多, 管结石30例,右侧输尿管结石15例;其中结石位于输尿管 上段者20例,输尿管中段者10例,输尿管下段者15例。 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IVU检查和CT检查。比较2 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检出率。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影 患者无法及时检查。对于输尿管阴性结石的检查最简单的方 法仍然是传统的x线检查,x线检查费用较低,而且x线检 查对于泌尿系统阳性结石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也是一种十 分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结石直径过小或者含钙成分少,结石 在普通X线检查上不显影,加上患者肠内容物的影响等因素 ・614・ 实用医技杂志2014年6月第2l卷第6期 ournal of Practical Meal alTechniques!』 2 4 v【1 21 1 o- 使得泌尿系统阴性结石的诊断十分困难,这种情况下,我们 需要进行CT检查,寻找可能存在的小结石或者阴性结石,尽 可能减少采用逆行插管或者经皮肾穿刺造影来排除可能存 呈现高密度“钙化影”,高密度影以上输尿管有局灶性扩张征 象。结石在CT影像上的显影需要与钙化点相鉴别,结石梗阻 会造成梗阻上方输尿管继发性扩张,而钙化点却没有扩张, 因此可以鉴别。 在的结石,因为经皮肾穿刺造影或者逆行插管检查属于有创 性检查,可造成一定的损害,增加患者痛苦I3---。 IVU检查及CT检查能够发现输尿管结石的机制:①结 石阻塞输尿管,使得结石上端输尿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在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45例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 IVU检查阳性率为89%,CT检查阳性率为78%,二者比较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输尿管阴性结石检查, 进行一侧输尿管全程显影时可观察到高密度影以及输尿管 局限性扩张,这是由于结石梗阻输尿管所致;②一侧输尿管 全程显影检查时,突然出现输尿管某一段萎陷变窄,这种现 象是由于结石梗阻引起输尿管不完全梗阻的现象,输尿管突 然变窄的部位通常就是结石的位置;③输尿管造影突然中断 或者充盈缺损。 IVU检查,诊断率高于CT线检查,而二者联合检查可很好地 提高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 综上所述,IVU和CT检查均为输尿管阴性结石有效的 检查方法,在IVU检查尚不能检查出输尿管阴性结石时,采 用CT平扫检查,可以起到很好地互补作用,是一 种有效、无 创和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高德军,韦章诚,陈首名,等.IVP、螺旋CT、MRU对输 管 阴性结石诊断价值分析『J1_西南军医,2012,14(3):487 488. [2】钱海宁,屈平保,稽军,等.输尿管阴性结石的cT泌尿系统 造影诊断与钬激光治疗IJ1.上海医学,2010,33(4):372.373 [3]张锦,李纲,浦金贤,等.输尿管阴性结白的非增强螺旋cT 影像分析『J1.汀苏医药,2011,37(15):1798.I 800. 输尿管结石在CT图像上可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 输尿管走行中密度结石影及其周围低密度软组织影可称为 直接征象。高密度周围的低密度影,又称为软组织边缘征,表 示水中的输尿管壁,可利用此征象区分静脉石和输尿管结 石。。肾积水和输尿管积水、肾周水肿等征象属于间接征象。非 增强螺旋CT输尿管重建术可有效地、正确地发现输尿管结 石,而且还可以同时确定结石的大小、数量和形态,明显提高 结石的诊断率。CT检查具有独特的优势,CT检查具有很好的 分辨率,无论阴性结石还是阳性结石都可以在CT片 显示, 主要表现为密度增高的结石影,也可以在输尿管走形线路中 [41李逢春,张春宁,刘广琥.阴性法MSCTU诊断输尿管阴性结 石的价值lJ1.浙江l临床医学,2011,l3(8):942—943. (收稿日期:2014—01—14)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四川省成都双楠医院(610041) 葛攀王志刚 李建江赵德超 性胰腺炎(aae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的具有 一佛醇300 mg/mL 100 mL行肘静脉团注法,采用高乐注射器 动态增强扫描,分别于25 s、60 s扫描获得动脉期及门静脉期 定危险性的急腹症之一,并发症较多,患者病情变化快,临 床发现和治疗不及时,病死率相当高。多层螺旋CT(MSCT)和 磁共振成像(MRI)作为该病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急性 胰腺炎的诊断提供了直观的影像学证据,在临床诊断中占有 极其重要的地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2例急性胰腺炎患 者的MSCT及MRI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图像。 1.2.2 MRI检查方法:采用GE 1.5T超导MRI扫描仪,体部线 圈,全部检查均采用FSE扫捕序列,T wl中TR 500~1 000 iTIS、 TE 30 nls, F2WI中TR 1 500~2 500 ms、TE 60 Ills,半“傅立叶” 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州波序列(HASTE+FS),层厚3 nllil,常规 采用横断位并辅以冠状位扫描及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 序列。‘ 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经临床、实验室及 1.3统计学处理 影像学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42例,男性30例,女性12 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4岁;通常以突发上腹部疼痛 伴腹胀、呕吐,伴或不伴发热及腹膜刺激征前来就诊,实验室 榆查血、尿淀粉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红细胞沉降率(ESR)加 快,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升高。 1.2检查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MSCT表现:42例患者中,3l例急性水肿 胰腺炎患者 CT平扫均表现为胰腺肿大,腺体弥漫性密度稍减低或正常, 边缘轮廓及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肾前筋膜肿胀增厚,伴胰腺周 围、小网膜囊或。肾旁前间隙少许渗 液,增强后表现为胰腺均 匀强化,部分强化程度稍减低,其中有3例患者胰腺形态、密 度及胰腺周围未见明显改变。3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平扫表 1.2.1 CT检查方法:采用GE Bright Speed 16层螺旋cT机, 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为5 mm,螺距为1.0,增强扫描采用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