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同中医药咨讯 ・2010年12月下第2卷第36期 December 2010 Vo1.2 No_36 174・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不良68例临床分析 李辉 (崽施市中心医院东门内2科,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68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E1 服吗丁啉和奥美拉唑,同时加用中医针灸疗法;对照组34例,口服吗丁啉和奥美拉唑,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1.2%,对照组总有效率79.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FD疗效确切。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针灸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卜腹痛,上腹胀, 饱, 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 些症状的器质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文通过中西结合 治疗FD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10年1月收治FD患者 68例,符合第6版《内科学》教材的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 均经电子胃镜及B超等检查手段,排除消化性溃疡、反流 性食管炎、恶性肿瘤、胰腺或胆道疾患等。将所选病例按随 机数宁分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 组:女2O例,男14例,平均年龄47.3±7.6岁,对照组:男 17例,女l7例,平均年龄46.3±8.1岁。两组性别构成、年 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基础治疗均以吗丁啉10m g,3次/ 日,餐前3O分钟口服,奥美拉唑20m g,2次/日,餐前3O 分钟口服,治疗组在其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中医针灸疗 法,取穴以中脘、足三里为主穴,肝气郁滞,胃气不降,加肝 俞、期门、梁丘和内关穴。脾虚为主者配下脘、天枢。两组疗 程均为2周,所有病人均达到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有 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变;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 显改善。 1.4统计学方法:采用x 检验。 2结果 治疗组显效19例(55.8%),有效l2例(35.3%),无效3 例(8.9%),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显效16例(47.1%),有 效11例f 32.3%),无效7例(20.6%),总有效率79.4%。治 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fP<0.01)。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fFD),是指具有卜腹痛,上腹胀,早饱, 嗳气,食欲不振,恶 t2,,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 些症状的器质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 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1个月或在12个月中累计超过 12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病因和发 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大量研究提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一般认为,上胃肠动力障碍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 证据是在过半数的FD患者有胃周体排空延缓,近端胃及 胃窦运动异常,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失常,消化间期3相胃肠 运动异常等胃肠动力障碍的表现。 现代医学多根据症状采用促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西沙 必利、莫沙必利等,以及胃酸抑制药如H 2受体阻滞剂、质 子泵抑制剂等,且有抗菌、抗抑郁与心理治疗等。并无特征 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等。常以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在病程中 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病和经年累月,呈持续性 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FD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 “胃心痛”等范畴,从辨证论治观点来看,病位涉及肝、脾、 胃,其中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胃气不降 是引发诸证的原因。主要采用健脾疏肝降胃等为治疗方法, 不论是中药汤剂或是中医针灸疗法均有一定治疗效果,被 临床广泛采用。吗丁啉为外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直接作用 于胃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及十二指肠运动, 抑制恶心与呕吐,并能有效地阻止胆汁反流【2】。奥美拉唑 为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二者合用,对FD有一定 治疗作用。 由于上述两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采用中 西医结合方法,主要是采用现代医学促胃动力、抑酸,结合 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取得了更好的疗效。中医中脘穴系胃之 募穴,八会中之腑会,又是任脉、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 经和足阳明胃经之会穴,有健脾和胃之功效,临床极为常 用。足j里系胃经之合穴,为四总要穴之一,是治疗胃肠疾 病的常用穴位[3】,二穴合用,具有调理脾胃,行气活血,疏 通经络,解痉止痛之作用,使肝郁得解,胃气通降,脾运增 强,所以对FD有明显的调理作用,加之在肝郁气滞,胃气 不降时配合肝俞、期门、梁丘和内关等穴位,平补平泻,达到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作用。脾虚时配以下脘、天枢穴位,以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配合现代医学的抑酸和促胃动力疗 法,相得益彰,共取中西医结合治疗FD之良效,疗效确切, 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等.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任娟清.实用药物手册.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01 [3]郑魁山.针灸集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5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