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康复护理知识宣教
尊敬的病友您好:
为了让您能尽快适应我院的住院环境,了解手外伤疾病的相关康复知识,获得一定的康复理念,掌握基本的自我功能锻炼方法,熟悉康复的基本流程,了解手术前后的相关注意事项,防范住院过程中发生各类不良事件,避免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特向您发放手外伤康复护理知识宣教小册,具体内容如下:
一、 手外伤定义:
手外伤多为骨、关节、神经、血管、肌腱、韧带及皮肤、软组织的复合型损伤,功能损害较为复杂,且常伴有上肢其它部分损伤,所以手的康复常包括整个上肢的康复。
二、手外伤的临床表现:
1、早期(伤后1—2个月):表现为严重的灼热、水肿、关节强直、发热、指甲及毛发增长过快、多汗、血管舒缩紊乱。
2、中期(伤后3—7个月):表现为畏寒、疼痛、肿胀变硬、关节强直、毛发脱落、皮肤与皮下组织萎缩、血管痉挛、骨质疏松。
3、后期(伤后8—12个月):表现为肌肉萎缩、疼痛明显减轻、明显的骨质疏松、血管萎缩、关节挛缩、感觉减退。
三、手外伤遗留功能障碍
1、肢体肿胀、疼痛;关节挛缩、活动受限;对掌、对指功能障碍;肌肉萎缩、肌力、握力、捏力下降;
2、骨质疏松;感觉异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四、手的基本解剖
1、手骨包括8块腕骨、5块掌骨和14块指骨。
(1)近侧列腕骨: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列腕骨:大多角骨、钩骨
头状骨、小多角骨。
(2)指骨:分近、中、远节指骨。
2、手部肌肉:大鱼际、小鱼际、中间肌群。
五、 手的三种基本体位
1、休息位:是手休息时所处于自然静止状态的半握拳姿势,此时手部的组织肌肉张力呈相对平衡状态。
2、功能位:是手进行劳动时最常采用和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的姿势,表现为腕背伸20°~30°,拇指外展、对掌,其他四指略分开,掌指关节和近指间关节半屈曲,而远指间关节微屈曲,相当于握小球的体位。该体位使手能根据不同需要迅速做出不同的动作,发挥其功能,如握物体、挟持等。
3、保护位:是为保护或维持手的功能而设的体位。如虎口挛缩畸形在手术松解后,需要将拇指放
在内收、对掌位,其余四指伸直固定,使日后拇指与其余四指有较大的伸展范围以防侧副韧带挛缩。
六、手的基本功能
悬垂、托举、触摸、推压、击、球形掌握、球形指尖握、柱状抓握、勾拉、二指尖捏、多指尖捏、侧捏、动态操作
七、手外伤常见并发症
1、早期并发症:疼痛、肿胀、坏死、感染、疤痕、粘连、挛缩等。
2、晚期并发症:关节僵硬、肌腱挛缩、肌肉萎缩、感觉障碍、ADL能力下降、血管萎缩、骨质疏松、关节炎、骨不连等。
八、进行自我功能锻炼重要性
1、维持和恢复您手部的关节活动,防止您手部的关节僵硬。
2、维持和恢复您手部的肌肉力量及耐力,防止手部肌肉萎缩。
3、可以预防您手部的骨质疏松。
4、可以促进您手部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
5、可以充分利用非治疗时间,强化您康复治疗效果。
6、早日恢复您正常生活和工作。
九、手外伤安全防护
1、请您避免接触热、冷和锐器物品。
2、请您避免使用小把柄工具。
3、请您抓握物品不宜过大力。
4、请您避免长时间使用患手。
5、请您使用工具的部位要经常更换,预防某一部位的皮肤有过多的压力。
6、请您经常检查手部皮肤有无受压征象,如红、肿、热等情况。
7、假如您手部感觉缺损区皮肤破溃,应及时告知护士处理伤口,避免组织进一步损伤。
8、请您保持您手部无感觉区皮肤的柔韧性及弹性,避免继发性损伤。
十、照顾者指导
1、请您详阅我院的《住院须知》和各类告知条款,听从主管医生和护士的安排,悉心照顾病人。
2、请您要转变自己照顾理念,避免过渡照顾病人,要嘱咐病人主动完成吃饭、穿脱衣服、洗嗽、如厕、站立、行走等日常生活自理活动,主动参与各项功能锻炼如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的练习等,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认真完成各项照顾任务。
3、请您要保持病房、病床整齐、干净;请您将病人用物归类摆放,避免出现脏乱现象。
4、请您一定要注意病人安全防护方法,避免病人跌倒、摔伤、擦伤、压伤、烫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5、请您正确为病人指导辅助器具使用的基本方法。
6、请您掌握如何观察病人皮肤情况和防压疮的护理方法。
7、请您根据病人的病情,科学合理为病人完成饮食、服药照顾。
8、如果有睡眠障碍的病人,请您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9、请您在医护指导下,在病人安全范围内为病人完成手部按摩或活动肢体。
10、请您每日(周日除外)要按时送病人到相应康复科室完成各项康复治疗。
十一、康复治疗措施
1、运动治疗:关节活动度、肌力训练、感觉训练;
2、作业治疗: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上肢灵活性及协调性训练;
3、理疗 :消肿、缓解疼痛,改善血运,促进骨痂生长;
4、中医传统治疗:通经活络,减轻疼痛、肿胀;
5、职业康复治疗:根据患者从事工种进行针对性功能训练;
6、心理治疗等。
十二、术前、术后宣教指导
1、术前宣教:
(1)了解手术的目的、麻醉相关知识,与医生签订手术同意书及麻醉知情同意书等。
(2)按照医生要求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抽血、X线、B超、心电图等。
(3)呼吸道准备:术前2周戒烟,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训练。
(4)胃肠道准备:术前8-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水,以防因麻醉或手术引起呕吐而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5)手术区皮肤准备:充分清洗手术区皮肤并剃除毛发。
(6)床上排尿、排便训练:对于术后需绝对卧床患者应在术前进行该项训练。
(7)按照医护人员要求进行必要功能训练。
(8)充分休息,心情放松。
2、术后宣教
(1)病房整洁,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探访人员。
(2)防止交叉感染,紫外线消毒房间每日1-2次。
(3)室温控制在24-26度之间,湿度60%-70%。
(4)保持患手局部温度,可用60-100W烤灯照射,灯距为30-50CM,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
自行调整距离以免引起灼伤,如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过高则加速组织耗氧代谢。
(5)术后根据需要卧床休息,患肢应垫软枕略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局部应制动,保持功能位。
(6)如果疼痛明显,说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忍痛,适当的止痛对身体不会造成影响,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7)饮食宜清淡,多进食含钙高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戒烟、戒酒,保持大便通畅。
(8)早期进行功能训练,正确使用辅助用具,具体方法应以医护人员指导为准。
(9)预防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