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章末过关检测创新.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章末过关检测创新.

来源:爱站旅游
人口的变化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盐城一模)下图显示我国某地区人口迁移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迁入为正,迁出为负)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图所示的人口增长曲线,符合该地区人口增长特征的是()A.①B.②C.③D.④2.该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出现在()A.1910年B.1970年C.2005年D.2010年解析:第1题,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人口迁移率2005年之前也为正值,因此人口在不断增长,只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下降;1970年以后人口迁移率也在降低,人口增长趋势减缓;结合四幅图的曲线变化选择C项。第2题,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与迁移率之和等于零时,人口数量最多,小于零以后人口开始减少,因此选择D项。答案:1.C2.D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在2014年6月首次明确设定了“50年后维持人口1亿人”的人口目标。下表为日本人口统计及未来人口推测表。据此完成3~4题。人口动态/每千人年份2000200520102020总人口/万人12121212692.6776.8717.6273.5出生率9.58.47.36.3死亡率7.78.69.411.6不同年龄段的人口/%15~6465岁及以0~14岁岁上14.767.917.413.865.920.313.063.923.110.860.029.21203011522.46.013.99.758.531.8204510044.35.016.39.052.838.220558993.05.117.38.451.140.53.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是()A.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社会负担减轻B.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社会负担减轻C.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社会负担加重D.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社会负担加重4.日本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①人口老龄化②人口少子化③低死亡率④人口数量急剧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第3题,由表格可以分析,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比重不断降低,数量不断减少,社会负担加重,D正确。第4题,读表格可以分析,日本总人口不断下降,2045~2055年间更明显,出生率下降显著,死亡率较高,C正确。答案:3.D4.C(2016·中原名校联考)读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5~6题。5.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A.省际人口的迁移B.人口出生率的降低C.人口寿命的延长D.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6.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①城镇②农村③经济发达省份④经济欠发达省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5题,从图中分析得出,贵、桂经济欠发达省份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经济发达的粤、苏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青年劳动力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入经济发达地区;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寿命更长,出生率更低,经济、医疗水平更高,但是其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减小。故选A。第6题,我国农村和经济欠发达省份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更大,而经济水平低,养老问题会更加突出,所以最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故选D。答案:5.A6.D7.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区、市人口迁移数据,据表可判断()年份迁移率(%)北京河北上海安徽广东2000年迁入率迁出率28.752.652.332.6427.452.061.1110.0228.571.092010年迁入率迁出率41.654.392.635.7343.793.563.1020.8028.713.332广西1.388.842.7512.93A.各省、区、市均为人口净迁入地区B.省际人口流动规模呈扩大趋势C.上海对外地人口吸引力在减弱D.人口迁移加剧广东老龄化进程解析:选B。表中各省区人口迁入率有的大于迁出率,有的小于迁出率,所以均为人口净迁入地区说法错误,A错;上海人口迁入率远大于迁出率,且从27.45%增加到43.79%说明对外地人口吸引力在增强,C错;广东由于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尤其以青壮年为主,所以大量的迁入人口缓解了老龄化现象,D错。人口抚养系数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通常指15~64岁人口)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读安徽常住人口变化表,回答8~9题。15~64岁(%)65岁及以上(%)城市化水平(%)46.547.86)净迁出人口(万人)914898.72010年7210.22013年71.1112.88.2010~2013年,安徽省人口抚养系数变化特点是(A.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上升,老年抚养系数上升B.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上升,老年抚养系数下降C.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下降D.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上升9.2010~2013年期间,安徽省外出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A.东部沿海地区环境质量下降B.城市化水平上升C.当地承接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D.户籍管理制度日趋宽松解析:第8题,从表中可看出,0~14岁人口比重2010年为17.8%,2013年为16.09%;依据材料中人口抚养系数概念,计算可知少年儿童抚养系数下降,老年抚养系数上升。第9题,人口外出主要是为了就业,出现回流,可能是当地有了就业机会,C选项更合适。答案:8.D9.C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10.有关我国部分省区市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④贵州人口净减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3A.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B.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C.主要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D.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解析:第10题,江西省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故净迁移人口数量减少;天津人口净迁移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大,而四川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增长率数值比天津小;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净迁移率,所以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移人口数;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移率之和大于0,所以人口净增加,C正确。第11题,由图中可知,北京、天津等城市人口增长迅速,而且人口净迁移率很大,说明外来人口很多,加剧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人地矛盾,导致交通、住宅等压力增大,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缓解了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故A正确、D错误;人口合理容量大小与人口迁移无关,故B错误;广东、浙江迁入的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对第一产业影响不大,故C错误。答案:10.C11.A二、综合题(共46分)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4分)材料一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已经来临,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向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国这种不利的人口结构主要反映在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上。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材料二山东取消二胎间隔:符合条件夫妇可自由选择二胎生育时间。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日前通过《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修正案取消了原定的“女方再育必须年满30岁”的规定。这样,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夫妇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二胎生育时间。材料三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曾被誉为“欧洲最拥堵国家之一”的英国又因移民妈妈引发新一波婴儿潮。据统计,201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一共有72.4万名新生儿,是1971年即上一波婴儿潮末期以来最多的一年。(1)我国人口增长的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2)山东取消二胎时间间隔有哪些影响?(6分)(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才能解决我国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8分)(4)英国出现婴儿潮是否说明其人口增长模式发生了转变?为什么?(6分)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2)题,主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第(3)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可从图中获知,解决措施主要从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调整生育政策等方面分析。第(4)题,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转变不仅要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方面分析,还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答案:(1)老龄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比重降低,社会抚养比增加。(2)导致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上升较快;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减轻基层计生工作压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特点:来势猛,速度快;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社会养老负担重。解决措施:延长退4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适当调整生育政策。(4)不是。英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生育观念改变,已经处于“低-低-低”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英国此次出现婴儿潮主要是由于移民等因素而出现的短暂现象,并不能说明英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发生转变。13.(2016·上海金山一模)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的因素。人口的发展会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世界十大人口国家的部分人口统计数据表与近现代世界局部地区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世界十大人口国家的部分人口统计数据表2012年人口数(亿)13.6911.663.072.401.991.761.561.491.401.272005~2010年人口统计(‰)出生率死亡率11.26.423.08.414.04.318.77.119.26.627.28.824.88.139.917.210.715.88.38.5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材料二世界人口发展与人口结构金字塔类型图。(1)材料所述当今世界十大人口国家中,人口发展模式属于“高增长”阶段的国家是________,人口规模趋于缩小的国家是____________。(4分)(2)据材料可知,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发展模式“低增长”阶段,但人口增长的压力依然巨5大。解释造成该现象的原因。(4分)(3)据材料分析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人口政策。(8分)(4)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的人口发展比较理想,其规模突破3亿大关也象征着美国比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据材料分析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及原因。(6分)解析:(1)读表格判断即可。(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但是压力大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数量大。(3)俄罗斯的人口问题根据表格分析得出为人口老龄化及人口数量的减少。其影响主要是劳动力缺乏,社会负担加重,影响经济增长。解决措施主要是鼓励生育,推迟退休年龄,接纳外来移民等。(4)美国人口发展理想的依据根据表格和人口结构金字塔示意图来分析,如人口低增长、人口稳定、年龄结构合理、劳动力人口充足等。原因图中有提示,主要为人口的国际迁移。答案:(1)尼日利亚俄罗斯、日本(2)我国人口发展模式进入“低增长”阶段的原因是我国十分重视计划生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了人口的高速增长,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每年净增人口数依然庞大,故压力巨大。(3)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高死亡率与低出生率,导致人口负增长,使俄罗斯的人口规模萎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劳动力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财政压力增大,青壮年负担加重;社会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增长。人口政策:鼓励生育;推迟退休年龄;接纳外来移民。(4)人口发展理想的依据:美国处于人口发展模式的“低增长”阶段;人口金字塔呈“稳定型”(既没有众多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过大、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也避免了许多发达国家人口规模趋小、人口负增长的问题);年龄结构合理,劳动力资源丰富。原因:这一理想状态的形成得益于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依靠不断调整的移民政策来调控国内的人口规模。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