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肾损伤护理常规

肾损伤护理常规

来源:爱站旅游
肾损伤护理常规

(一)评估及观察要点:

1、评估疾病病因为开放性损伤还是闭合性损伤。 2、评估患者损伤后是否发生腹痛或腰痛。

3、评估患者对疾病严重的恐惧、焦虑程度以及家属对伤情的认知程度和病人所需要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神志情况,如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提示病情加重有休克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对症处理。

5、严密观察患者尿液及引流液的色、质、量及排出血尿的浓度变化。 6、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腰部肿块程度变化,有无放射痛和进行性加重,了解肾周出血、渗尿情况。

7、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的变化,必要时给予输入红细胞悬液等。 (二)术前护理要点

1、肾损伤常合并其他脏器伤,症状可以相互掩盖。因此除了了解泌尿系统症状外,还要观察病人的神志变化、瞳孔大小、腹部有无压痛和反跳痛以及骨骼情况等。

2、应绝对卧床休息2—4周,尿检红细胞消失,再卧床休息1周方可下床活动。 3、尿管保留通畅,妥善固定,预防逆行感染,观察并记录尿液的色、质、量,保持每小时尿液≧60ml,每小时留置尿标本一份对比观察,测尿比重判断病情变化,1—2周后尿液正常可拔出尿管等。

4、肾损伤后血肿和尿外渗有利于细菌生长,应遵医嘱运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指导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饮食。适当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导致继发性出血。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避免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6、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禁食者每日补液2500—3000ml,进食者每日补液1500—2000ml)。

7、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备血、灌肠等,并协助做好各项常规检查,术前禁食12

小时,禁饮8小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病情以及采取手术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以消除紧张、恐惧感,积极配合手术。

8、教会患者如何在床上进行有效咳嗽正确排痰及解大小便等方法。 (三)术后护理要点

1、持续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发生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应立即告知医生,并遵医嘱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术后6h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可采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渗出液的引流。 3、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特别是术后24—48h),敷料是否干燥,是否脱落。 4、保持引流管及尿管的通畅,避免滑脱、弯曲、受压,预防逆行感染。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如果引流液呈鲜红色,表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告知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更换引流袋1次/d,尿袋1次/w(康维),尿管定期更换,并每日用

稀碘伏行会阴冲洗两次,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6、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7、加强基础护理,保持患者“六洁”,满足患者的生活需要。。

8、术后禁食1—2d,待肛门排气、肠道功能逐步恢复后进流质饮食,再过渡到普食,宜给予高营养易消化不产气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再次出血。

9、并发症的护理

①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发生再次出血。

②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 ③给予下肢按摩或者气压治疗,防止下肢静脉血栓。 ④定时翻身,防止压疮的产生。

⑤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膜刺激征等腹膜炎症状,并注意观察体温,避免腹膜炎或感染的发生等。 10、肾动脉栓塞术后

①应在穿刺处加压止血24h,并告知患者穿刺处下肢不要弯曲,以免出现血肿。 ②密切观察穿刺下肢的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出现搏动减弱或消失,末梢皮温降

低等,应立即告知医生。

③嘱患者多饮水,加快造影剂的排出。

④预防和加强护理栓塞术后可能出现的栓塞综合征,包括肾区疼痛、发热、恶心、呕吐、暂时性高血压。 (四)健康教育要点

1、患者住院期间应绝对卧床2—4周,尿检正常时才能下床慢慢活动。 2、患者出院后三个月不宜从事体力劳动或竞技运动,防止损伤部位再次继发损伤。坚持适量有氧运动,注意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保障安全。

3、损伤肾切除后的患者须注意保护健肾,防止外伤,不使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等。

4、饮食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高纤维为主。 5、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恐惧心理,保持充足睡眠,及时复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