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30(2):67-73.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Vo1.30 No.2 June.2016 DOI:10.3969/J.ISSN.16 72-7983.2016.O2.013 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构想 徐宁伟 ,杨 凡 ,李 津2,史 琰 (1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临安,31 1300;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摘要:为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沿海大发展的需要,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的发展也要有更高的要 求。在对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功能及优劣势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影响因素、配置原则、总体风貌、植物 选择、群落构建、空间营造、季相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构想。 关键词: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秦皇岛;滨海地区 中图分类号:TU98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983(2016)02-0067 -07 近年来,随着风景园林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向着更加细化的方向发展,生态 园林建设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园林植物作为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材料之一[3 】, 既是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又为调节城市小气候做出重要贡献。滨海地区强烈的生态“边缘效应” 造就了独特的景观特征 J,同时多变的气候和地质结构成为其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 秦皇岛作为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 战略这两大干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城市建设要加快,城市景观必将进人一个大发展时期。打造秦皇岛滨 海地区山水园林城市,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是秦皇岛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方 面。笔者在其硕士论文“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研究”的完成过程中,以秦皇岛市海港区、北戴河区 及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为研究范围,对城市主要公园、城市道路、自然湿地、滨海海滩、滨海风景区、 滨海自然保护区等进行了详细调研与测绘,对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资源及典型群落、植物空间、植物季 相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对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 规划设计构想,以期能为秦皇岛滨海地区风景园林建设提供指导,并为其他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营造提供 借鉴和参考。 1秦皇岛滨海地区区域概况 秦皇岛市位于华北地区、冀东北部,北纬39。24 一4O。37 和东经l18。33 一l19。5l 之间,南临 渤海,北依燕山,总面积为7 812.4 km 。秦皇岛因秦始皇东巡求仙人海而得名,历史悠久,形成燕赵文 化、滨海文化、长城文化、自然文化、休闲文化、奥运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r¨,是我国北方著名滨海旅游 城市。秦皇岛滨海地区东起老龙头,西至滦河口,海岸线长达126.4 km_8 J。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使 秦皇岛滨海地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秦皇岛滨海地区土壤类型丰富,有棕壤、褐土、潮土、风 沙土、水稻土、沼泽土、盐碱土7个类型 J。秦皇岛滨海地区自然植被丰富,地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落 叶阔叶林,并有温性针叶林分布。自然植被垂直分布差异性显著,平原地带多辟为农田、果园,滨海地区 沙生、盐生植物较多,河流湖泊及海中分布水生植物。 2秦皇岛滨海地区维管植物概况 以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查明,秦皇岛滨海地区有维管植物493种,包括蕨类植物4 种、裸子植物28种、被子植物461种,隶属92科279属。其中园林观赏植物226种,隶属52科110属, 占秦皇岛滨海地区维管植物总数的45.84%,野生观赏植物267种,隶属6O科169种,占秦皇岛滨海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400607)资助。 ¥通讯作者,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植物景观理论、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应用。E-mail:shiyanmt@163.com。 收稿日期:2016-04-05;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06-20 68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3O卷 地区维管植物总数的54.16%;盐生植物62种,隶属l0科35属,占秦皇岛滨海地区维管植物总数的 12.58%,沙生植物42种,隶属9科27属,占秦皇岛滨海地区维管植物总数的8.52%。 3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优势 3.1 植物景观资源类型多样 秦皇岛作为绿色生态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初步估算,秦皇岛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 城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2%、绿地率45.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17 ITI。,深厚的自然基础决定了 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丰富的植物资源及多样的景观类型。人工、半人工及自然植物群落发挥着生 态、美学、防护等多方面功能,同时体现了一定的连续性与变化性。不同植物与建筑、山石、道路、小品结 合,以绿衬景,彰显城市景观的生机与活力。由此可见,植物景观的自然基础是秦皇岛滨海地区风景园 林建设最为宝贵的财富。 3.2植物景观季相变化丰富 秦皇岛滨海地区四季分明,其植物景观也呈现出鲜明季相特色。春季花叶复苏,夏季花开烂漫,秋 季叶色绚丽,冬季姿型奇特。在整体季相突出夏季基础上,形成四季有景,各有侧重的植物景观。滨海 景观带在保留原有植被基础上进行梳理,突出夏季植物景观;城市公园根据所处区位,有选择性地突出 春、夏、秋季植物景观季相;风景区公园多以原生植被为主,如油松景观为联峰山公园的主要特色,冬季 植物景观特色明显;滨海自然保护区人为开发较少,原生草本植物较多,体现夏、秋两季景观特色。 3.3植物景观注重生态效益 随着近年来滨海景观环境不断被破坏,滨海生态环境恢复成为其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秦 皇岛滨海地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涌现出许多优秀案例,如汤河河滨公园、秦皇岛滨海景观带生态修复工 程等。纵观这些案例,其植物景观更加注重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基本思路为严格保护现有植物,在此 基础上丰富乡土植物,使植物景观与原有水域、湿地形成蓝色和绿色基底¨…。随着植物景观生态效益 加强,植被重新成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植物净化了滨海水质,同时也营造了优美的滨海景观环境。 3.4植物景观结合海洋文化 秦皇岛滨海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海洋文化,将海洋文化融人植物景观营造,是秦皇岛滨海地区植 物景观的特色之一。海洋文化与植物景观的结合表现在植物造型、景观小品及滨海特征植物应用等多 个方面。利用植物造型模仿海洋生物、海水波纹在秦皇岛滨海地区公园绿地中随处可见;植物常结合贝 壳、海螺等景观小品表现海洋文化,颇具趣味;在汤河河滨公园,设计师规划了每个区域的植物配置,通 过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Raeusch.)、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等滨海沙生植物的应用将 海洋文化融人其中,不仅体现了低碳、生态等理念,也增加了植物景观的地域归属感。 4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劣势 4.1盐生、沙生植物运用难起指导作用 在秦皇岛滨海地区野生观赏植物中,有盐生植物62种、沙生植物42种,这些植物为滨海地特有植 物,对于极端土壤条件下的园林绿化具有特殊意义,但实际园林应用很少。随着近年来过度人为开发, 在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中,原有滨海先锋植物越来越少,如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inn.)Pal1.) 等。秦皇植物园作为秦皇岛滨海地区最大的植物园,也未针对地域特点,设置盐生及沙生植物专类园, 盐生、沙生植物运用对于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营造的指导意义不大。 4.2乡土植物应用较少 秦皇岛滨海地区园林绿化植物选择较为集中,少数植物使用频率过高,忽视了对乡土植物的应用。 公园多利用绦柳(Salix matsudana f.pendula Schneid.)、槐树(Sophorajaponica Linn.)、银杏(Ginkgo bi- loba L.)、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Atropurpurea')等北方园 林常用植物造园,使其植物景观相似性较高,单凋雷同,缺乏地域特色。部分滨海景观带未考虑其自然 因素,肓日种植银杏成景,导致银杏大量死亡。乡土植物在秦皇岛滨海地区园林植物应用有待加强。 2期 徐宁伟等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构想 4.3植物配置模式简单 秦皇岛滨海地区园林绿地植物配置模式多为乔木单独栽植或乔木+草坪的方式,组成群落的优势 种集中在出现频率较高的少数木本植物种类上,植物配置模式简单,植物景观效果较为单调。在调查的 秦皇岛市公园绿地中,金海湾森林公园多采用乔木+草坪的配置模式,汤河公园、北戴河奥林匹克公园 植物配置模式为乔木+灌木+草坪及乔木+草坪,人民公园扩建及景观提升区域运用较大面积草坪空 间,丰富了区域内植物配置模式,但建造成本及后期养护费用较高。调查发现,藤本及地被植物在秦皇 岛滨海地区园林应用相对较少,城市垂直绿化不够丰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 观形成特色。 4.4历史文化体现不足 秦皇岛滨海地区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但这些历史文化要素在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体现不足, 突出体现在“北戴河区”比“秦皇岛市”在外地游客的认知中更具名气。秦皇岛市区内主要公园(如人民 公园、秦皇岛森林体育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多采用绦柳、槐树等园林绿化常用植物作为基调树种,形成 了“千城一面”景观效果,毫无特色,同时缺乏对秦皇岛历史人文的关注。 5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5.1影响因素 城市景观环境由空气、土壤、水体、生物、小气候等自然因素和地域文化、风土习俗等人文因素共同 构成,秦皇岛滨海地区海陆交界的景观环境使其风景园林建设具有独特性。区域自然条件是秦皇岛滨 海地区植物景观营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土壤等,只有顺应区域自然条件的植物景观才 能保持其持续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因素、文化因素,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彰显植物景观地域特色。 5.2配置原则 5.2.1 生态性原则 遵循生态学原理,注重生态技术的应用,强调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 5.2.2丰富性原则 适地适树,运用适宜秦皇岛滨海地区生长的园林及乡土植物,丰富城市植物景观。 5.2.3主次性原则 突出植物景观主次,协调植物特色与生态稳定性,实现和谐共存。 5.2.4地域性原则 结合秦皇岛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海滨地貌,营造地域特色鲜明的植物景观。 5.2.5经济性原则 注重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引。 5.2.6持续性原则 兼顾短期效果与长期利益,实现生态、经济、文化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 5.3总体风貌 城市区域植物景观的总体风貌,是体现城市气质及内涵的重要方面。优秀的植物景观营造,一方面 要考虑植物种类、群落构建、空间营造、季相变化等具体细微的问题,另一方面有赖于植物景观总体风貌 的把控和整体宏观的规划D4 J。 秦皇岛市地域辽阔,全市包括海港、北戴河、山海关、抚宁等四区及昌黎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 等三县,不同行政区域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如北戴河区的海洋文化、山海关区的长城文化、昌黎县的韩 愈诗歌文化及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文化等。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主要分为3类:与海洋文 化相结合的植物景观,体现生态文明的植物景观及现代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这3类植物景观集中 体现在北戴河区,导致其他区域植物景观特点体现不足,植物景观总体规划不均衡,因此有必要对整个 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进行总体规划,通过植物景观使每个区域的独特文脉得到延续,形成秦皇岛滨 海地区有机统一的总体风貌。 5.4植物选择 5.4.1加强乡土植物应用 乡土植物是经自然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乡土植物与当地气候、 土壤等自然因素达到稳定平衡,对恶劣气候有较强抵御能力,体现出强大生命力,因此乡土植物是地域 性景观的主角。盐生及耐盐植物作为滨海地区的乡土植物,是最好的潜在抗盐资源,是盐渍化土壤最优 良的改造者和绿化者[1 ,对于滨海特殊地带植物景观营造具有重要意义。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营 造应注意挖掘其乡土植物材料,尤其注重盐生及耐盐植物的运用,如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肾 70 河北科投师 学院学报 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ila(I .)Roem。&Schuit 铖地蒲公央(扎 z 。c“n。bofealisinense Kitam.)、 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Bunge)O.Kuntze)等,使园林绿化植物材料得到丰富和补充,实现滨海 地区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5.4.2适当运用引进植物 秦皇岛滨海地区气候温和,许多引进多年的植物表现出良好的景观效果及 生态效益。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营造可适当运用这些引进多年、久经考验的植物,如刺槐、黑松等, 丰富植物材料的选择,打造美不胜收并独具韵味的景观。 在植物选择上,可以充分利用秦皇岛滨海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从而形成具有秦皇岛滨海特色的地 域性植物景观。 (1)乔木 种类选择:油松(Pinus tabulifo ̄ m Carri ̄re)、侧柏(Platyclad ̄orientalis(Linn )Franeo)、 柳 (Salix matsudana Koidz。)、绦柳、槲栎(Q“e alieaa Blume )、蒙古栎(Q rhc mongolica Fisch ex n Bunge)、。栾树、 火叶白蜡 Ledeb.)、小叶朴(Cehis sinensis Pers。)、大叶朴( ff koraiensis Nakai)、裂叶榆(UbnLts lacimata (Trautv.)Mayr)、刺槐、臭椿(Ailanthus a[tissima(Mi l )Swingle)、冗奎枫(Ace;‘cr!m 丝棉木(Koelreuteriapaniculata Laxm.) 柿树(Diospyros kaki Thunb )、 黑枣(i)ios,pyro ̄lo,:,xs I (Fraxinus rhynchophylla Hcei.)等。 观赏特点:观花(刺槐、栾树)、观叶(槲栎、蒙古栎、小叶朴、裂叶榆、元宝枫、挛树、火叶白蜡等)、观 形(绦柳等)、观果(栾树、柿树、黑枣等) 园林应用:行道树(油松、绦柳、刺槐、栾树、大叫白蜡等)、片植(油松、早柳、槲栎、分 栎、:死宝枫、 丝棉木等)、孤植(Jl,,t}b、裂叶榆、柿树、黑枣等)。 (2)灌木 种类选择:达呼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Laxm )Schindl )、紫穗槐(Aaw,pLa] ̄ticos8 Linn.)、 西伯利亚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罗布麻(Apocynum velgetum,L.)、雀儿舌头(却 chinensis (Bunge)Pojark.)、大花溲疏(Deutzia grandilorfa Bunge)、,卜花渡疏(Deutzia parvilfora Bunge)、锦x- ̄JL (Caragana sinica(Buc hoz)Rehd.)、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太平花(Philadelphus pekinens ̄ Rupr.)、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Franch.)Rehd。_)、锦带花(耽 ela lorifda(Bunge)A。 DC.)、山桑(Morus australis Poir.)、扁担木(Grew&biloba var parv ̄lfora(Bunge)Hand.·Mazz.)、柽柳、接 骨木(Sambucu ̄williamsii Hance)等。 观赏特点:观花(大花溲疏、小花溲疏、 裂绣线菊、太平花、锦带花等)、观叶( j裂绣线菊、}Jj桑 等)、观果(扁担木、接骨木等)。 园林应用:绿篱花篱(三裂绣线菊、大花溲疏、小花溲疏等)、地被(达呼里胡枝予等)、造型植物(荆 条等)、水土保持与护坡(雀儿舌头等)、滨海防护林(紫穗槐、西伯利亚白刺、柽柳等) (3)草本 种类选择:西伯利 蓼(Polygonum sibiricum Laxm )碱地肤(Kochia scoparia ray sieversiana(Pal1.) Ulbr.ex Aschers.et Graebn.)、盐角革(Salicornia europaea Linn。)、碱蓬(Suaeda glauca(Bunge) Bunge)、盐地碱蓬、野大豆(G ine s咖Sieb.et Zucc。)、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Bunge)O Kuntze)、鹅绒藤(Cynanchum chinen ̄e R。Br。)、紫花合掌消(Cynanchum arnplexicaule(Sieb。et Zucc.) Hems1.)、肾叶打碗花、砂引草(Tournefortia sibirica L。)、碱菀(Tripolium pannonicum(Jacq.)Dobrocz.)、 匍匐苦荚菜、碱地蒲公英、蒙山莴苣、水麦冬(Triglochin palustris【 .)、滨麦( ̄ymus mollis(Trin.) Pilg.)、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inn.)、蒙古苍耳(Xanthium mongolicum Kitagawa)、结缕草(Zoysia ja ponica Steud.)、獐茅(Aeluropus sinensis(Debeaux)Tzvel。)、白茅、砂钻苔草(Carex kobomugi Ohwi)、矮生 苔草(Carex pumila Thunb.ex A。Murray)、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芦苇( r口g— 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等。 观赏特点:观花(西伯利亚蓼、二色补血草、紫花合掌消、肾叶打碗花、碱菀等)、观叶(西伯利亚蓼、 水麦冬等)、观形(碱地肤、盐角草、碱蓬、盐地碱蓬、滨麦、白茅、砂钻苔草、矮生苔草、狼尾草等)。 2期 徐宁伟等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构想 7l 园林应用:地被(蓓草、肾叶打碗花、匍匐苦荚菜、碱地蒲公英、蒙山莴苣等)、防风固沙(砂引草、滨 麦、砂钻苔草、矮生苔草等)、花境(二色补血草、肾叶打碗花等)、低矮垂直绿化(野大豆、鹅绒藤等)。 5.5群落构建 植物群落的构建是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营造的重点,在考虑立地条件及植物生态习性的基础 上,进行植物群落结构的丰富,同时注重地带性植物景观的模拟,形成景观良好、生态稳定、持续性强的 植物群落(表1)。 表1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群落构建举例 5.5.1丰富植物群落结构植物景观营造应综合利用秦皇岛滨海地区蕴含的丰富植物资源,以“乔一 灌.草”复层结构为主构建植物群落。园林绿地多采用乡土树种结合耐性较强的灌木、草本丰富植物群 落结构,同时应加大地被植物应用,如匍匐苦荚菜、碱地蒲公英、蒙山莴苣等,避免北方园林绿地粗放式 草坪的大面积使用,形成特色。结合秦皇岛滨海地区城市特点加强城市垂直绿化建设,加强如爬山虎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Sieb.et Zucc.)Planch.)、鹅绒藤等藤本植物应用,丰富景观层次。对于滨 海防护林带建设,在现有纯林基础上,增加柽柳、大叶白蜡、杜梨( betulifolia Bunge)及耐盐碱观花、 观叶地被植物形成复层结构,加强其生态稳定性,同时凸显野趣特色。 5.5.2模拟地带性植物景观植被类型是自然及景观环境中最具表现力的特征¨ ,秦皇岛滨海地区 强烈生态边缘效应使其地带性植物群落多样。近年来随着滨海地区的深度开发,特殊环境的风景园林 建设对植物景观营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拟自然群落结构、构建人工生态系统是风景园林植物应用的 关键。秦皇岛滨海地区自然植物群落中盐生、沙生、沼生植物群落独具特色,这些自然植物群落对盐渍 化土壤改良、减缓海水侵蚀、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植物景观营造过程应加强对地带性植 物群落的模拟及恢复,针对不同地带选择适生植物构建稳定群落及生态系统,使人与自然协调共存,促 进生态系统的平衡。 5.6空间营造 5.6.1加强植物组合空间运用 植物组合空间以其丰富的形态、强烈的对比及动态的观赏趣味著称, 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和使用功能。秦皇岛滨海地区园林植物以自然式植物造景为主,调查发现,虽然各 个公园绿地植物空间形态较为丰富,但缺乏整体感,显得杂乱无章,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空间营造需加 7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30卷 强植物组合空间的运用,使园路分割的不同空间能够有机联系,形成整体,在保证绿地功能的同时,真正 做到师法自然,移步异景。 5.6.2游人需求决定空间形态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与游人需求密不可分,可以说人是空间营造服务的 主体。秦皇岛滨海地区园林绿地种类繁多,不同园林绿地功能定位各异,形成了多样的园林植物空间。 如汤河公园i期强调其滨河生态功能,大量保留原生植被,其植物空间以林下空间为主;秦皇植物园是 秦皇岛滨海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植物园,植物空间多样,包括疏林草地空间、密闭空间、林下空间等。但随 着社会发展,单一的园林植物空间已不能满足游人需求。秦皇岛作为滨海旅游城市,其风景园林建设在 满足园林绿地功能定位基础上,应根据游人需求有针对性地营造园林植物空间,如北戴河奥林匹克公园 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优美的园林景观,成为城市旅游及婚庆摄影的新地标,但其植物景观空间缺少大 面积草坪空间,在游人量较高时,公园呈现拥挤状态,使植物景观与游人活动很不协调。因此游人需求 是今后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空间营造需重点考虑的方面之一。 5.6.3植物空间与区域环境协调秦皇岛滨海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特点,山海关的古城风貌,北戴河的 欧式风格,海港区的都市现代。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应结合区域景观环境,使之协调有序。植物种植密度 疏密有秩,通过园林植物空问变化呈现优美天际线及边缘线,迎合城市区域特点,构成宜人景观。 4.6.4养护管理与空间设计并重园林养护管理是风景园林建设的关键一环,秦皇岛滨海地区园林绿 地具有良好现状基础,但许多园林植物空间由于后期养护管理不力,失去了原有设计意图,植物疯长、杂 草丛生,大大降低了其美学及使用功能,因此养护管理应与空间设计并重。在植物景观空间设计过程 中,充分考虑后期园林养护管理的可操作性,同时需要设计师与工程师的交流协调,使植物景观空间长 久地维持其功能,形成可持续的植物景观。 5.7季相设计 5.7.1整体分区,连续有序植物景观季相设计首先要针对秦皇岛滨海地区区域特点整体考虑,使特 色季相植物均匀分布,植物时序、色彩特征在城市空间尺度形成连续有序的整体,使各个季节有景可赏, 同时注重游人分布,避免造成季相景观单一导致游人拥挤。 5.7.2分段配置,形成特色 在整体分区基础上,植物景观季相变化采用分区或分段配置,不同城市 区域突出某一季节的植物景观,形成季相特色。如滨海山林地带以春季植物景观为主,北戴河旅游区以 夏季植物景观为主,山海关古城区以冬季植物景观为主,在此基础上兼顾其他季节,形成特色,同时有所 侧重。 5.7.3 比例均衡,协调搭配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季相设计注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搭配及色 叶植物的使用,秦皇岛是典型的北方城市,冬季常绿植物是其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季相设计 应充分利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形成对比,同时协调绿色植物与色叶植物的比例,人为创造不同 的季相变化。 5.7.4注重生态,兼顾观赏秦皇岛滨海地区区位特点突出,其植物景观季相设计应结合植物景观生 态功能,在保证生态功能前提下考虑季相观赏特点,不能只强调近期成景效果而忽视植物长远的生态效 益,造成植物景观的不可持续,得不偿失。 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营造是一个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局部细化的过程,其中涉及气候土壤、历 史文脉、植物选择、空间季相等多方面因素,每一环规划设计都是相互关联的。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 观存在较为明显的优点及不足,其植物景观营造在发扬优点、弥补缺点的基础上,更应该从区域实际情 况出发,在保证植物景观功能基础上,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 王 军.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2]马锣莹,宋祺伟,刘君瑶,等.秦山核电站生态植物景观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J2015,43(30):140-142,226. [3]尹吉光.图解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董瑞云,谭清萍,许家瑞,等.纪念性景观中的植物景观营造探析——以海tZl市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期 徐宁伟等秦皇岛滨海地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构想 73 版,2015,33(2):175-180. [5] 闫鹏凌.植物景观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合理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3):139.140. [6] Wang R S,Ma S J.Edge Effec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conomic Ecology[J].Chinese Journal ofEcology,1985,2:38-42. [7] 王玉彬.基于地域文化特性的秦皇岛市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 [8] 曹晓凡,朴光洙.对秦皇岛沿海湿地开发与保护的思考[c]//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 究会,东北林业大学.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l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哈尔滨:国 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东北林业大学,2010:366-369. 9] 山西农业大学.土壤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1O 俞孔坚.绿林中的红飘带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设计[J].园林,2008(12):104.106. 11 l2 l3 14 15 廖飞勇,覃事妮,王淑芬.植物景观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刘雪梅.园林植物景观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刘少宗.景观设计纵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o3. 乔磊.北京园林植物景观地域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彭红丽,王颖,曾广娟.秦皇岛滨海野生观赏性盐生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园林应用[J].北方园艺,2012(13):112. 115. [16]周鹏,柯羽,董淼,等.地带性植物在营建地域特色景观中的应用[J].广东园林,2014(4):47-50. 作者简介:徐宁伟(1990一),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责任编辑:朱宝昌,杨静) Conception of Plant Landscape Design in Coastal Region of Qinhuangdao XU Ningwei ,YANG Fan ,LI Jin ,SHI Yan (1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Zhejiang A&F University,Lin an Zhejiang,311300; 2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ina) Abstract: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lants lndscape ian coastal region of Qinhuangdao were ana— lyzed in this paper.Higher requirements of the planting design in the region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Beijing— Tianjin—Hebei integrated development nd Hebeia coastal development.At last,some advices and conceptions to improve het plants lndsacape in coastal region of Qinhuangdao were proposed in hits paper in terms of influ— ence factors,design principle,overall style,plant selection,population construction,space creation and sea— sonal desin.g Key words:plant landscape;planning and desin;Qignhuangdao;coastal region (上接第61页) 作者简介:邸聪娜(1983一),女,讲师。主要方向:微分方程的振动性与稳定性。 (责任编辑:朱宝昌) Existence of Positive Solution for Second-Order Neutral Dynamic Equations on' ̄nle Scales DI Congna,LI Lihua,ZhANG Lingmin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Qinhuangdao Hebei,066004,China) Abstract:Neutral equation iS an important class of diferential equations and its oscillation theor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computer,biology and many other fields.The second·order neutral dynamic equation wih tosiptive/negative coeficifents and multi-delays was considered to set up severl osciallation criteria of the equa— 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vlaues of P(t). Key words:neutral equation;multi-delays;oscil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