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冷水机组能效的理论极限

冷水机组能效的理论极限

来源:爱站旅游
第34卷2013年2月 第1期 文章编号:0253-4339(20 1 3)0 1-0069-04 doi:10.3969 ̄.issn.0253—4339.2013.01.069 冷水机组能效的理论极限 Vo1.34,No.1 February.2013 冷水机组能效的理论极限 周锦生 (英格索兰亚太工程技术中心上海200001) 摘 要 分析了冷水机组的换热器热平衡,推导了其制冷性能系数极限值的计算方法。在GB/T18430.1—2o07及AHRI 550/590--201 1规定的工况下,分别对水冷冷水机组及风冷冷水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COP的极限值及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IPLV的极限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水冷冷水机组在GB/T18430.1—2007下的满负荷COP的极限值为10.01,IPLV的极限 值为14.51,在AHRI 550/590--2011下的相应值分别为10.07及17.30。风冷冷水机组的相应值分别为7.37/10.25及7.30/16.11。 风冷冷水机组盘管换热面积的大小及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升大小,进而决定冷凝温度的高低,如果不能通过改 进盘管设计、增大换热面积、提高盘管换热效率的方法,使满负荷下的盘管空气温升低于IO ̄C,风冷冷水机组满负荷COP 的极限值只有7.37,IPLV不可能超过10.25。 关键词冷水机组;能效:极限 中图分类号:TU83;TB61 l 文献标识码:A Theoretical Limit 0f Chiller Emciency Zhou Jinsheng (Ingersoll Rand Engineering&Technology Center—Asia Paciifc,Shanghai,20000 1,China) Abstract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in chiller exchanger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the formula oflimit ofcoeficifent ofperformance (CoP)iS then deduced.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condition of GB/T 1 8430.1—2007 and AHRI 550/59o_一201 1,the limits of C0P and IPLV are calculated for water cooled chiller and air cooled chiller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C0P limit and IPLV limit of water cooled chiller iS 10.01/14.51 at GB/T 18430.1—2007 condition and 10.07/17.3 at AHRI 550/590—_20ll condition. For air cooled chiller.those values are 7.37/10.25 and 7.30/16.11.Th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 through condenser coil and the condensing temperature is decided by its heat ffansfer area and effectiveness.If the fornler temperature in full load at rated condition can’t be achieved to be less than IO ̄C by means of improving coil configuration,enlarging heat transfer area and improving the heat transfer effectiveness,the limit ofCOP ofair cooled chiller in full load will be no more than 7.37,IPLV can’t be higher than 10.25. Keywords chiller;eficifency;limit 节能环保永远是制冷空调工业的主题。各种 类型的制冷设备,都在追求使用环保的制冷剂,提 SEER(风冷单冷机)、APF(风冷热泵)、IPLV(C) (水冷式)。 高系统能效,减少制冷剂充注量及金属等原材料的 使用量,减少系统制冷剂泄漏,提高机组报废时的 材料回收 ”。 各种制冷设备的能效指标是不同的,GB/T 在致力于提高各种制冷设备的能效指标的同 时,必然会产生这样一系列问题:能效指标究竟有 没有极限,目前的能效是否已到达了一定的水平, 是否值得花费很大努力继续提高其能效。这里致力 于解答冷水机组的第一个问题。 l 8430.1—2007【2 规定冷水机组的能效指标是制 冷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COP及综合部分符 合性能系数IPLV(制冷);GB/T 19049--2003【3】 规定水源热泵的能效指标是制冷EER及制热 1冷水机组能效极限的推导 1-1热平衡计算 压缩机的耗功为P =Qf.E 。/COP ,其中下标f 为各负荷工况下的负荷百分比,取值为l00%, 75%,50%,25%,Of.E 卵为各负荷工况下的制冷负 荷,COP 为各负荷工况下的机组能效比。 COP,目前正在讨论采用制冷制热综合性能系 数(ICOP=0.56EER+0.44COP);GB/T18837— 2002【4 规定多联机的能效指标是制冷综合性能 系数IPLV(C)及制热综合性能系数IPLV(H); GB/T17758—2O10[5 则规定单元机的能效指标是 收稿日期:2012年4月l7日 一69— 第34卷第1期 2013年2月 制冷学报 Journal ofRefrigeration Vo1.3 .No.1 February.2013 冷凝器的热负荷为: Qi,cond + 唧进水或进风温度。 (1+击] ㈩ 冷凝器在该负荷工况下的冷凝温度为: c叩d,sT= ,Cond,LeavingAw+ ,,c。nd,Appmacb 式中: 为各负荷工况下的冷凝器热负荷。 冷凝器的水侧或空气侧换热量为: Qi'C0nd=mf,C。 d,Aw’ ‘ ,c0nd,Aw (2) 式中:m∽。 ¨w为空气或冷却水流量;下标 AW表示冷却介质为空气或冷却水;Cp为空气或冷 却水比热; .c。 .Aw为各负荷工况下空气或冷却水 流经冷凝器的温升。 将式(1)和(2)综合可得: f, 1 、 nd,Aw ‘dT/,cond,Aw ,Ev印【¨赢』(3) (・+ ] 脚[1+ ㈤ , ‰ ・ + ] con Ente ̄ngAW q-LOadi"dTIoo"/o,Cond,AW‘ 一70一 1 :T/,cond,EnteringAW"[-Loa ̄ , I1+一coP,— 00%/1l .71  , ond,Approac“ (6) 式中: 'c0 d.A 。。 为该负荷工况下的冷凝器内 制冷剂饱和温度与冷却介质出口温度间的温差。 蒸发器在该负荷工况下的蒸发温度为: Evap,sT: Ev印,Leaving 一 ,,,Evap,Appr0ach (7) 式中: 'Ev印'Ap 。。 为该负荷工况下的蒸发器内 制冷剂饱和温度与冷水出口温度间的温差。 在此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机组制冷COP的 理论极限值为: co P.… 273.15+ r、nD 一,E d|p’sT (8) 』 c0nd,sT~』iEvap,sT 6 ,,1.3能效极限 为了对式(8)进行具体计算,显然蒸发温度应 尽量高,冷凝温度应尽量低,即: ∞Pf273.15+T/nD ,一 一,EvIp,sT,m (9) f,Cond,ST,min ,EvaD,ST,max \ 将式(6)(7)中Ti,c。 dlAppr。 。h TiIEv p}Appr h均 取值为零,即可求得式(9)中的最低冷凝温度 'c0 d.S .m, 及最高蒸发温度 ,Ev p,s ,再代入式 (9),经过推导,可得, COPi = ——— 生-1+ —i一l+ ,Loadf’媚0 c。nd.Aw [1+ 1] 2冷水机组能效极限的计算 按照GB/T 1 8430.1—2007及AHRI 550/590— 20ll的规定值,即可根据式(10)对水冷冷水机组 及风冷冷水机组的制冷工况进行计算,求出各部 分负荷下的COP极限,进而根据各自权重累加算出 IPLV的极限,结果如表l、表2所示。 由表1可见,水冷冷水机组在GB/T 18430.1m 2007规定工况下,其满负荷COP的极限值为 10.01,IPLV的极限值为14.51,而在AHRI 550/590 第34卷第1期 2013年2月 冷水机组能效的理论极限 VoL34,No.1 February.2013 —20ll规定的工况下则分别为l0.07及l7.30,这是 因为AHRI 550/590--201 1所有部分负荷下的冷却 水进水温度均低于GB/T 1 8430.1—2007的对应点, IPLV的极限值为lO.25,而在AHRI 550/590--201 l 规定的工况下则分别为7.3及16.1 1,这是因为AHRI 550/590--201 l所有部分负荷下的环境温度均远低 于GB/T l8430.1—2007的对应点,尤其其25%负荷 下的环境温度要低l1.72℃,而且其25%工况的权 重也比GB/T 18430.1—2007高2%。 尤其其50%负荷下的冷却水进水温度要低4.67℃, 而且其25%工况的权重也 ̄gGB/T 1 8430.1—2007高 2%。 由表2可见,风冷冷水机组在GB/T l 8430.1m 2007规定工况下,其满负荷COP的极限值为7-37, 对于风冷冷水机组,盘管换热面积的大小及 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升大小。一般的机 表l水冷冷水机组在GB/T 18430.1—2007及AHRI 550/590--201 1规定工况下的能效极限值 Tab.1 Efifciency limit ofWC chillers at condition ofGB/T 18430.1—_2007 and AHRI 550/5911---2011 注:水冷冷水机组满负荷下的冷却水温差取5℃ 表2风冷冷水机组在GB/T 18430.1—20O7及AHRI 550/5911---2011规定工况下的能效极限值 Tab.2 Efifciency limit of AC chillers at condition of GB/T 18430.1—2007 and AHRI 550/591)---201 1 注:风冷冷水机组满负荷下通过盘管的空气的温升取10℃ 一71— 第34卷第l期 2013年2月 制冷学报 Journal ofRefrigeration Vo1.34,No.1 Februarv 2013 组设计中,满负荷下通过盘管的空气的温升都高于 lO℃。表3列出了在GB/T 1 8430.1—2007规定工况 下,风冷冷水机组在不同的满负荷盘管空气温升下 所能达到的IPLV极限值。 表3 GB/T 18430.1—2OO7规定工况的风冷冷水机组在不同 的满负荷盘管空气温升下所能达到的IPLV极限值 Tab.3 IPLV limit of AC chillers for different coil temp. increase at fu11 load of GB/T 18430.1—2007 condition 由表3可以看出,在GB/T 18430.1~2007规定 |[况下,如果不能通过改进盘管设计、增大换热面 积、提高盘管换热效率的方法,使满负荷下的楹管 空气温升低于10℃,风冷冷水机组的满负荷COP的 极限值只有7.37,IPLV是不可能超过l0.25的。 3结论 水冷冷水机组在GB/T 1 8430.1—2007规定的 [ 况下,其满负荷COP的极限值为10.0I,IPLV的极 限值为14.51,而在AHRI 550/590--2011规定的工 况下则分别为10.07及17.30。风冷冷水机组的相应 值分别为7.37/10.25及7.30/16.1 1。 风冷冷水机组盘管换热面积的大小及效率的 高低会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升大小,进而决定冷凝温 度的高低,如果不能通过改进盘管设计、增大换热 面积、提高盘管换热效率的方法,使满负荷下的盘 管空气温升低于10℃,风冷冷水机组的满负荷COP 的极限值只有7.37,IPLV是不可能超过l0.25的。 符号说明 COP——各负荷工况 的机组制冷性能系数,kW/kW c ——冷却介质(空气或冷却水)的比热,kJ/(kg・K) dT——冷却介质(空气或冷却水)流经冷凝器的 温升,℃ IPLV——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kW/kW Load——部分负荷工况的制冷量与满负荷制冷量的 比值,取值为100%,75%,50%,25% m——冷凝器冷却介质(空气或冷却水)的流量,kg/s P——压缩机功耗,kW Q 。——各负荷工况下的蒸发器负荷,kw Q ——各负荷工况下的冷凝器负荷,kw ——温度,℃ 一72一 下标 Approach——制冷剂饱和温度与换热器出口流体的温差 Aw——冷却介质为空气或冷却水 Cond——冷凝器 Evap——蒸发器 EnteringAW——冷凝器进口处的冷却介质 i——各负荷工况下的负荷百分比,取值为 100%,75%,50%,25% LeavingAW——冷凝器出口处的冷却介质 max——最大值 min——最小值 ST——饱和温度 参考文献 【1】周锦生.制冷空调设备环境友好性评价的…种新指 标一AEP[J1.制冷与窄调,2O12,12(1):8.11.(Zhou Jinsheng.AEP—A New Index 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of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J].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2012, 12(1):8.11.) 【2】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委员会.GB/T 1 8430.1— 2007,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l 或 商业刖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S】.北京:中困标 准出版礼。2008. 【3】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委员会.GB/T 19049--2003, 水源热泵机组【S】.北京:巾国标准出版社,2004. [4]全围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委员会.GB/T 18837--2002, 多联式空调(热象)机组[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5】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委员会.GB/T 17758--2010,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 1. 作者简介 周锦生,男(1967一),博士,副教授,英格索■亚太T 技 术 十I心,(021)53599566—268,E.mail:jszhoush@sina.com。 研究方向:制冷空调装置的系统设计、性能仿真及新T质 的应用 About the author Zhou Jinsheng(1 967一),male,Ph.D,Associate Prof.,Ingersoll Rand Engineering&Technology Center—Asia Pacific. (021)53599566.268,E—mail:jszhoush@sina.tom.Research ifelds:System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HVAC products,new re ̄gerant applic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