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时政热点试题(2)

时政热点试题(2)

来源:爱站旅游


2009年时政热点试题(2)

四、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 1. 与漫画《奖的代价》体现的相同哲理的成语是 ①愚公移山 ②饮鸩止渴 ③掩耳盗铃 ④揠苗助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出台的《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回答2--3题。 2.“绿色信贷机制”的出台体现了

A.社会主义国家的银行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B.银行具有为经济建设筹集资金的功能

C.银行具有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 D.银行为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3.在中央积极遏制高耗能产品过快增长的同时,2008年却有一些省市以各种方式出台了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不少地方通过减免税收、低价提供土地等方式对高耗能行业继续“招商引资”。这些地方政府

①没有坚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 ②没有正确处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③没有坚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④没有搞好关键性的局部,影响了整体功能的发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说明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党的思想路线 ②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和发展认识,做到了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③中国共产党加强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为了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制定和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森林覆盖率由l8.2%提高到20%等目标要求。为实现上述目标,可供选择的措施有

①充分发挥政府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中的主体作用 ②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特别是行政手段的基础性作用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 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越来越公开、越来越透明了。2009年3月8日,某媒体《论和谐、话发展》栏目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就“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话题进行了一次访谈。下面是几位代表的精彩言论:

人大代表甲:世界本无垃圾,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1

人大代表乙: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碧水青山。 人大代表丙: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

阅读上面几位代表的言论后,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这些言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D 2.C 3.B4.D 5.C

6.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我们要节约资源,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近年来就业歧视现象成为困扰劳动者、求职者的一大难题,如性别歧视、户口歧视、相貌歧视、地域歧视、学历歧视等。这种现象( )

①侵犯了求职者公平竞争和平等就业的权利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和有序性③妨碍了劳动力的正常流动④会导致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降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09年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20年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据此回答2~3题。

2.我们党之所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是因为( )

①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应该保障人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3.2008年,全国城乡都实行了免费的义务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体现了( )

A.国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B.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具体上是一致的 C.公民平等地履行义务 D.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温家宝在报告说,今年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据此回答4~6题。

4.“集中力量办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这一要求所体现的哲理是( )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引起事物的质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这是因为( )

①在我国人民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③要坚持对人民负责④我国人民的合法权益还没有得到切实保障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8.表1 2008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2

城镇居民 东部 12360 年份 基尼系数 中部 8234 1978 0.18 1990 0.34 西部 5146 1996 0.424 东部 5146 2004 0.465 农村居民 中部 3405 2005 0.475 西部 2420 2006 0.47 表2 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区间,0.3~0.4属于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表1和表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1、表2和材料有什么联系? (2)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何意义? (3)用政治学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参考答案:

1.A 2.C 3.A 4.A 5.A

6.(1)①表1反映出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而且东部、中部、西部的总体收入也存在一定差距。表2反映出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逐年增加,说明我国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②表1、表2和材料一是一种因果联系,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影响了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党和政府要运用材料一的措施加以调控。

(2)①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现象的产生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因之一,改革现行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②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协调社会内部利益冲突,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之间的关系。国家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国家

行使经济职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关系和利益的政治职能的表现,这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②国家机构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体现了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是贯彻落实公务员法的具体措施,体现了国家机构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③是党的性质、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六、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2009年要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拟新增1.18万亿元,实行结构性减税,扩大国内需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3

①扩大内需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措施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③初次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④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初步测算,今年全面 实施增值税转型,落实已出台的中小企业、房地产和证券交易相关税收优惠以及出口退税等方面政策,加上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减轻企业和居民 负担约5000亿元。据此回答2―4题。 2、此次增值税改革的突出作用在于

A.增加国家税收 B.增加企业税收

C.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企业技术改造 D.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3、增值税的改革体现了

A.税收的强制性 B.税收的无偿性

C.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 D.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4、关于税收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

B.征税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按不同的税率征收,因而税收具有随意性 C.税收的法律依据是税法

D.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税收的性质各不相同

5、下列有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是 ( )

①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③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限制高能耗、高物耗产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2004—2008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情况

年份 总量(亿元) 增长速率(%) 年份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 (扣除价格因素) 2004 159878 10.1 2005 182321 9.9 2006 209407 10.7 2007年 249500 11.5 2008年 300000 9.00 表二 2003—2008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情况 2004 26.1% 13.3% 2005 25.7% 12.9% 2006 24% 13.7% 2007 25.9% 13.2% 2008 约24% 约11% 注:投资率(消费率)反映的是投资(消费)在GDP中的比重,1978年以来,我国投资率维持在32%—43%的区间。2007年我国投资率为50.8%,2008年我国投资率接近50%。目前

4

世界各国的投资率一般都在20%左右。1978年以来,我国消费率维持在55%—67%的区间,2007年我国的消费率为50.7%,2008年我国消费率约为50%,而世界各国平均的消费率一般在70%—80%。

表三 我国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情况 我国单位GDP资源消 耗为发达国家的倍数 美国 3倍 德国 5倍 日本 6倍 界总消耗的比重 能源总利用率 钢铁 25% 水泥 50% 煤 30% 能源总利用率 中国 33% 发达国家 40%—50% (1)表一、二、三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从经济常识角度看,上述问题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运用哲学常识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解决上述问题的看法。 参考答案:

1、C2、C3、C4、B5、D 6、(1)①表一反映了2003—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②表二主要反映了2004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总额增长速度较快,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较小,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表注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投资率一直偏高,而消费率一直偏低,说明我国投资与消费发展不协调。③表三反映了我国能源消耗与发达国家相比过高,我国资源消耗占世界总消耗的比重较大。

(2)①我国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加剧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投资增长过快,会导致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③消费率偏低,不利于国内需求的扩大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①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当前投资和消费发展不协调的现状,我们必须立足于国情,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②我们要学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来合理控制投资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另一方面要努力扩大消费,逐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做到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③价值观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所以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