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设计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设计有着漫长的过去,设计作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和制作过程,很早就产生了。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今天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于明天而言,也是传统文化。事实上,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早已经把那些落后的糟粕淘汰;被保留下来的,对今天和明天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那的确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传统文化之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我们是随时都能见到的,传统文化对于艺术与设计的影响十分深刻。创新,对传统文化与艺术而言,是扬弃,不是否定!如果割裂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联系,那么,现代艺术与设计也将黯然失色,甚至会自我窒息而亡。这不是耸人听闻,也不是庸人自扰,而是历史教训。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艺术不断创新。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凡是生命力旺盛而又持久的文化,不论是外来侵略,还是自然延续,都是对原有历史文化取积极传承和阐扬态度的文化,其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总是生活在传统文化构筑的世界里。
在欧洲,我们看到,积淀了数千年的欧洲文化,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密特朗总统对卢浮宫博物馆做出的一项贡献是邀请著名的美籍华裔建造师贝聿铭为博物馆设计新的入口处-玻璃 “金字塔”。这座建筑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外观采用玻璃材料,塔高21米,底宽30米,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两千平方米。柯布西耶设计建造的萨伏伊别墅的几何构图同样是有古典意味的隐喻:坚实的基座、保持着黄金比例的中部和开放的顶部;底层的支柱与建筑的透视关系可以看作帕提农神庙的视觉变古典意味的。矩形(近似正方形)平面、底层的U型布局,古典构图的对称性和中心性在萨伏伊别墅中动态的楼梯和坡道所化解,并随着人的运动扩散到屋顶花园与粗犷的田野景色所形成的“维吉尔式的梦境之中”。萨伏伊别墅的几何构图可以通过变形还原的方式变为文艺复兴时期别墅的几何构图。
在美国,虽然没有象欧洲那样厚重的文化积淀,但是,殖民文化、移民文化,统而言之的商业文化,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也随处可见。C.P.S.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建于1899~1904年间,由著名建筑师、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L.H.沙利文设计,并作为沙氏的代表作载人史册。在社会经济和技术发生变化的时刻,他主张适应新的条件,创造新建筑。它的立面处理直率地反映出框架结构的特征,大部分采用横向长窗。但是L.H.沙利文并不完全抛弃已往的建筑手法,大楼细部有不少装饰,底部还用了许多铁的花饰楼顶原来有小挑檐。L.H.沙利文没有把建筑看作单独的实用工程。自C.P.S.百货公司大厦 问世以后,因采用框架结构而诞生的横向扁平窗成为风靡一时的新形式,被人们赠以 “芝加哥窗”的美名。该建筑是一座跨世纪的建筑,它既包涵着过去,又启示了未来。林肯纪念堂是一座用通体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仿古希腊巴特农神庙,建造在台基上的纪念堂高约18.3米多,加上基石,纪念堂有23米多,外廊四周共有36根石柱,柱高13.4米,底部直径2.26米。高大厚重的外廊石柱颇有希腊巴台农神庙的风格
在中国,虽然没有西方工业革命的经历,但是,勤奋好学的中国人,却早已积极主动地把现代设计思想、理论、方法引进中国,并且一直想以此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振兴中华民族,圆百年近代史上中国人的强国之梦。这种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结合的标志性参照物,就是20世纪20—30年代的南京中山陵;整个墓区平面如铎形,取“木铎警世”之意。钟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整个陵墓的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青色
象征青天,也符合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青天白日满地红。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
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贝聿铭先生设计建造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庭院,较小的展区,
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也把传统元素运用到极致,中国馆的7种红色,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看遍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而它们所展现的悠久文化和丰富景观,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国家馆的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在地区馆的外墙,设计者采用中国古老的文字——篆书来作为装饰。“叠篆文字”装饰的地区馆建筑表面,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中国馆“东方之冠”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它融合了多种中国元素,并用现代手法加以整合、提炼和构成,中国美术馆,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模版是敦煌莫高窟主楼建筑,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
由此可见,受着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双重制约的现代设计,无论怎样的发展,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对它的深刻影响。也就是说,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不但无时不刻地影响着现代艺术运动,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现代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我们今天所承认的,大体上起源于西方的工业革命,那是18世纪的事情,现代设计作为工业革命的响应,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而后,作为一种文化运动,并且对今天仍然有着极强理论指导意义,或者实践影响作用的,则是20世纪初期以来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20 世纪20 年代前后,人类由于对自身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认识到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认识到艺术不仅是作为一面镜子来反映现社会进程的结果,而且把艺术看成推动社会进程的必要手段,也就是说,没有现代艺术,就没有现代社会。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的运用;新的形式― 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从而把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干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从建筑革命出发,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
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传达设计等等,形成真正的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现代设计,不仅仅是一个设计问题,隐藏在这问题背后其实是一个文化创造的问题。一个国家的设计文化,是与其民族的历史、特色、社会观念、和审美思维方式等等是密切相关的。不能无视自身的文化背景去模仿和全盘接受西方国家的设计,而是应创造有各国特色的民族性格的设计作品。在信息时代的现代设计虽然非常注重与国际设计观念、设计技术的相互融合、获取共性发展,。
在文化与经济日趋全球化的现代社会里,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倡在现代设计中应用民族本土语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全球文化趋势。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是提高民族认同的最好方法,我们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设计文化。
姓名:李婷 班级:B091104 学号:B09110403 指导老师:韩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