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⒈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仅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⒉鸡尾酒疗法联合用药的抗HIV的治疗方案,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标准方案为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PI)。后又提出两种NRTIs或三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方案,疗效与标准方案相当。 ⒊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的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骨骼疼痛等。严重者可有意思障碍、谵妄、脑膜刺激、中毒性脑病、呼吸及外周循环衰竭等表现,有时还可引起肝肾损害,表现为肝肾功能改变。
⒋复发与再燃:少数患者(伤寒)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阳性,称复发。再燃是在病后2-3周体温开始下降但未恢复正常时,体温又再升,持续5-7天后才回到正常,血培养在再发热期间可为阳性。
⒌赫氏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受剂青霉素或其它抗菌药治疗治疗后,可因短时间大量钩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加重反应,常见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氏反映。 二、选择题:(共30分) ㈠A型题(每题1分)
⒈下列实验室指标,哪一项在反映重症肝炎损害的严重程度上相对较差:(D)
A、AST/ALT升高B、血清胆红素与ALT有分离现象C、PT时间延长D、ALT数倍甚至数十倍升高E、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下降
2.下列哪些措施对抢救休克性中毒性痢疾是欠妥的:(D)
A、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B、短期使用激素C、在补充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血管活性药 D、立即使用升压药E、注意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3.诊断伤寒最可靠依据是:(E)
A、典型症状及体征B、肝脾肿大、玫瑰疹C、肥达氏反应阳性D、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血培养阳性 4.对疑似伤寒病人,须做哪些检查来确诊:(B)
A、肥达氏反应B、骨髓培养C、大便培养D、尿培养E、胆汗培养 5.暴发性休克型流脑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
A、突发寒战、高热、头痛、呕吐B、精神萎靡、意识障碍等C、皮肤淤点、淤斑迅速增多并融合成片甚至坏死D、循环衰竭E、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6.下列哪种药物对治疗有特效:(D)
A、先锋霉素B、红霉素C、青霉素D、氯霉素E、卡那霉素 7.下列哪项指标对病毒性肝炎不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A、抗HAVIgMB、抗HAVIgGC、抗HEVIgMD、抗HEVIgGE、抗HCVIgM
8.男性,20岁,8年前患急性黄疸肝炎,经一个月左右痊愈。一个月前偶然发现血清胆红素51.3umol/L,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其余肝功能正常,肝脾不大,B超正常。下列哪种可能性最大?(D)A.急性肝炎B.慢性肝炎急性发作C.胆系感染D.溶血性贫血E.脾功能亢进
9.下列传染病中哪一个属于丙类传染病?(A)
A、流行性腮腺炎B、麻疹C、流脑D、乙脑E、猩红热 10.特异性主动免疫包括(D)
A、接种抗毒素B、接种乙肝疫苗C、接种高滴度免疫球蛋白D、丙种球蛋白E、人血白蛋白 11.下列那项不是AIDS的传播途径(B)
A.性接触传播B蚊虫叮咬C注射途径传播D不规范的单采血浆E母婴传播 12. 以下哪种肝炎病毒不存在慢性携带者?(C)
A、丙肝B、乙肝C、丁肝C、戊肝E、TTV
13. 那种肝炎病毒是DNA病毒(B)
A、HAV、B、HBV、C、HCV、D、HDV、E、HEV 14. 霍乱的关键治疗是(C)
A.抗菌治疗B.止泻治疗C补液及纠正电介质紊乱D一般对症治疗E中药治疗 ㈡B型题(每题1分)
A、抵抗力强,致病性弱B、抵抗力强,致病性强
C、抵抗力弱,致病性强D、抵抗力弱,致病性弱E、以上都不是 15.阿米巴包囊(A)16。大滋养体(C)17小滋养体(D)
A、IgAB、IgDC、IgED、IgGE、IgM
18.在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持续时间短暂,是急性感染的标志。(E)
19.在临床恢复期出现,持续时间长,血清中含量最多的是(D) 20.能通过胎盘而使婴儿出生后获得短期免疫保护的是(D) ㈢C型题(每题1分)
A、内毒素B、外毒素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21.痢疾杆菌可产生(C)22.霍乱弧菌可产生(C)
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 23.人体特异性免疫(C)24.人体非特异性免疫(D) A、休克B、呼吸衰竭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2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26.流行性乙型脑炎(B)27.细菌性痢疾(C) (四)X型题(每题1.5分)
1.某城市患儿,女,10岁。于某年7月急起高热,惊厥,呼吸困难,昏迷,首先考虑下列那些疾病:(A、D) A乙脑B流脑C结脑D毒痢E败血症
2.下列病毒性肝炎中,不须抗病毒治疗的肝炎有那些(A、B、D) A、甲肝B、急性乙肝C、丙肝D、戊肝E、慢性乙肝
三、是非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者填Y,错误者填N。) 1.HDAg阳性,抗HDV阳性,即可诊断丁型肝炎。(N) 2.抗HCV是保护性抗体。(N)
3.高黄疸肝炎,凝血酶原活动度<40%,即可诊断重型肝炎。(N)
4.出血热病人进入多尿期时,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可升高,症状加重,并可以死于此期。(Y) 5.出血热病人出现少尿时就立即控制入量。(N) 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象,单核细胞>20%。(Y)
+
7.霍乱的病原体是G短小稍弯曲的弧菌。(N)
8.造成肠上皮细胞过度分泌,从而导致水样便和米泔样便是霍乱弧菌的外毒素所致(Y) 9.粪检有大量脓细胞或白细胞(>15个/HP)即可确诊细菌性痢疾。(N) 10.肥达氏反应对伤寒有确诊意义。(N) 11.6个月—5岁的儿童都易患流脑。(Y)
12.钩体病的基本病变是小血管的中毒性损害。(Y) 13.血吸虫病的传染源是钉螺。(N) 14.抗HBC阳性提示感染过乙肝(Y)
15.HIV导致CD4+减少,所以CD4+减少时就可以确诊为艾滋病(N) 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⒈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 ⒉传染病中哪些疾病可出现早期高热、休克、白细胞增高(试举3种):中毒性痢疾,暴发性流脑,流行性出血热。 ⒊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4.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肝肿大和压痛,腹泻或排脓血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 5.传染病流行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基本条件。
6.HIV除侵犯CD4+淋巴细胞外,还侵犯其他哪些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骨髓干细胞。
7.EHF的病原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基本病变全身小血管广泛损伤,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出血和肾损害,好发于冬春季节。
8.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是发热,神志障碍,抽搐,和呼吸衰竭。 9.完善下列表格中的内容
EHF休克期少尿和多尿期少尿的鉴别
休克期少尿 少尿期少尿 脱水征 有 无 尿比重 在1.020以上 常固定于1.010左右 中心静脉压 低于6cmH2O 正常或偏高 尿渗透压 〉500 〈400 尿钠 少于30~60mEq/L 多于30~60mEq/L 尿肌酐/血肌酐 大于20 小于10 输液后尿量 尿量增多 尿量不增多
五、问答题(共25分) 1. AIDS的分期及高危人群的诊断。(10分)
2.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慢性病毒携带者分别由哪些肝炎病毒引起?上述哪些需要抗病毒
治疗?请简述其原因。(15分)
问答题 1. AIDS的分期及高危人群的诊断 (10分) 答: AIDS的分期 Ⅰ期(HIV急性感染期):部分病人可出现类似传单样症状。急起、发热、毒血症状、及关节肌肉痛。红斑样皮疹、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PC减少、CD4+/CD8+倒置。此时血中可检出HIV RNA和P24抗原。此期1-2周。 (1分) Ⅱ期(无症状感染起):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但血中可检测出HIV RNA、P24、gp120的抗体即抗-HIV,外周单个核细胞可检测出HIV DNA。此期2-10年。HIV感染初期,血中虽有病毒和P24抗原,当抗HIV抗体未产生――窗口期。 (1分) Ⅲ期(PGL期)除腹股沟淋巴结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直径1cm以上,质地柔韧,无压痛,无粘连,活动。活检反应性增生。常伴有乏力,发热、体重下降。 (1分) Ⅳ期(AIDS期) 1.一般症状 如:发热、乏力、全身不适、盗汗、厌食、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2.严重的免疫导致的机会感染 3.神经系统症状 4.因免疫缺陷而继发的肿瘤,如KS,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1分) 凡是高危人群存在下列情况两项或两项以上者应考虑AIDS的可能: (6分) 三个月体重下降10%以上。 慢性咳嗽或腹泻3个月以上。 间歇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 全身淋巴结肿大1个月以上。 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疱疹感染。 口咽链珠菌感染。 (画线部分必须答出) 2.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慢性病毒携带者分别由哪些肝炎病毒引起? 上述那些需要抗病毒治疗?简述其原因? (15分) ①HAV、HBV、HCV、HDV、HEV均可以引起急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 ②HBV、HCV、HDV可以引起慢性肝炎 ③HDV只有在HBsAg存在下才能引起上述各性肝炎 HBV, HCV, HDV引起的慢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而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其原因:慢性肝炎患者体内的病毒可长期或终身保留,抗病毒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有些可达到痊愈(慢性丙肝)。否则,有些患者将发展为肝硬化、慢性重症肝炎和肝癌。急性肝炎、淤胆性肝炎系自限性肝炎,机体有能力将病毒杀死或排除体外。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风险很大,因为抗病毒治疗对肝细胞会有一定的破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