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就业再就业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就业再就业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业再就业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作者:王惠霞

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36期

【摘要】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就业再就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就业再就业现状与形势作了分析和研究,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格局的调整及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就业再就业 国民经济 影响 一、劳动力资源及劳动就业基本情况 (一)城镇劳动力及就业结构基本情况 1.城镇劳动力结构

我国城镇劳动力结构中,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22%;其中城镇劳动力资源总数占据全部劳动力资源总数的32.1%。在城镇劳动力资源中,按照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划分,初中及以下的占58.9%,中专及高中的占29.7%,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占9.2%。我国每年下岗失业人员达数十万,其中下岗职工近60万,失业人员近30万;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劳动力在12万—15万之间。下岗失业人员总存量中,各类就业弱势群体18.4万人左右;双人下岗人员8.9万人,低保家庭及失业一年以上人员7.3万人。 2.劳动就业结构

我国劳动就业结构呈现出不均衡化分布趋势。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比例严重失衡,以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最多,占整个劳动力就业结构的52.6%;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22.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24.6%;按照单位性质划分,城镇从业人员中33.5%在国有集体单位工作,8%的人在个体私营单位工作,47%的人员从事分散性就业及其他形式的就业,11.5%的人员自谋职业或在其他性质的单位就业。 (二)劳动就业现状基本评估

我国为有效应对庞大的失业数字,采取种种措施促进无业人员的就业,推动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稳步推进的态势。各级就业劳动保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促进我国就业形式好转。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建设社区就业服务机制,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切实加强对中介服务就业机构的引导和管理,以强化培训就业;实施退二进三的就业转移政策,购买岗位腾岗就业,以社会扶持带动就业,减少全国失业人数比例,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要求各省、市、县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岗位实践,坚持开发与挖掘并举,坚持一贯的就业再就业保障原则,务必做好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下几点:着重增加中小企业的就业再就业机构比例,促进各类非正规机构就业组织的岗位容纳量;向各类社区服务业提供政策优惠,实现增加就业。 二、就业再就业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就业再就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关系到社会劳动力的重新安置与分配,是其他社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的基础,因而,必须重视就业再就业问题,实现社会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我国的就业再就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规划和调整的重要步骤,对于巩固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作用。 (一)实现充分就业与再就业是保持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手段

就业再就业是实现社会安定团结、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就业再就业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社会成员的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后,良好的社会秩序也就能够实现;相反,如果出现过多的失业、待业人员,则会产生较多的社会隐患,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就业再就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所谓的就业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及生产力的社会成员以生产资料为基础,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创造的过程。马克思曾经说过,无论何种形式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始终是生产的主要构成要素,就业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桥梁,组成了现实的生产过程。现代商品经济生产过程中,就业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生产的各个部门,参与到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每一个环节。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来表示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在就业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国民经济的增长由生产的技术进步、组织进步因素所决定;当劳动生产力水平一定时,国民经济的增长,就取决于劳动能力就业数量的高低。因而,国民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就业再就业率。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人既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因而必须从事生产劳动,以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运作。我国大量潜在的劳动力既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负担,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大量劳动力从事低水平、低效率的劳动,就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保证劳动力实现就业与再就业,能够有效探索出在人口基数庞大的国情基础上,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与开发,达到各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就业再就业的强大合力。各级政府要密切加强和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将其提升到政府政治、经济工作的重要安排中;要积极承担就业再就业任务,将地方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再就业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与安排,制定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积极的就业宣传与培训,做好就业岗位的开发与管理,形成各级政府部之间相互配合、社会共同关注的强大合力。

要拓展渠道,大力开发就业岗位。(1)要进一步观察落实我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为提供更多再就业岗位的企业、单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重点扶持和培育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2)要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利用招商引资的宽松政策,加强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引进高技术产业,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 四、结语

总之,当今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许多风险和困难是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所要应对和解决的,而就业再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必须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柳延福.切实关注民生 促进就业再就业[J].财会研究,2008(01). [2]赵星义.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之我见[J].改革与战略,2008(04). [3]苏楠.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关系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0). (编辑:刘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