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站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安全保障研究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安全保障研究

来源:爱站旅游
经济纵横

2019年第09期(总第225期)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安全保障研究

金禹辰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伴随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民间私人借贷的日渐昌盛,互联网金融已经慢慢步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过互联网金额的诞生不单单和我国传统的金融法律法规具有矛盾,同时我国金融立法也并未紧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脚步,导致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同时无法获得解决。因此,文章根据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安全保障研究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述。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以客观的视角展开探究,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方式一定不断进行升级,长时间使用简单的方式与途径,不单单很难获得预想的成效,还会导致在未来的实际工作当中出现很大的损失,这对未来实际工作的展开,必然会出现十分严苛的要求。同时,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安全保证工作一方面应该在细节方面加以强化,另一方面还要以大局为主,在规划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手段,如此一来利用价值的塑造更有效地稳固金融消费者的安全问题。一、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现况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下,互联网金融消费变成了相对盛行的环节,不过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以现在所了解的现象来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现况,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平时的消费流程,并未对安全性和可靠性加以实际调查了解,体现在盲目跟风的方面。比如,大多数理财公司在推出高利润的产品时,互联网金融消费者进行模糊性的消费,不过在利润获取到来之际,不单单并未获得高利润,并且在本金上的损失也十分巨大,这就直接造成大多数消费者呈现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状态。其次,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平时的消费,产生了诈骗的现象,特别是诈骗短信、链接以及电话等多样形式的产生,直接给互联网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需保证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建设完善的消费者安全保障机制。二、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安全保障策略(一)强化网络审查和传统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金融消费者的安全保障工作展开需要以可持续开展的视角作为入手点,持续运用传统的方式,根本无法获得预想的成效,还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建议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在网络审查上要展开持续的加强。首先,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全部的消费过程操作,或是目前盛行的一些理财产品,都应该或多或少予以调研和讨论,找出安全隐患与问题,或是存在的欺诈行为,一定要第一时间加以控制与处理,如此一来才可以保证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安全保障程度持续上升。其次,在网络审查开展时,就网络彩票与赌博的情况一定要予以严厉的惩罚,在最大程度上推动后续工作的展开,为之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根基。(二)吸取其他国家经验,优化金融法律监督管理机制我国过去的法律监督管理方式,重点是凭借一行两会的监督管理形式,不过这些均是过去金融形式的监督和管理,目前全新的互联网金融形式,已经萌生了监督管理欠缺的被动现象。在法律监督管理上,美国与欧盟始终发展在我们之前,值得我们学习。在欧美地区,他们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督和管理主要是突显区分式的监督管理形式,这和目前我们实施的形式比较相似,不过他们在监督管理机制的设定上,最侧重的方法是选用了市场准入机制与信息强制公布机制,即我们可以借鉴之处。首先是以互联网金融的运营监督管理形式作为入手点,美国与欧盟的市场准入机制值得我们学习。例如,美国的第三方付款,选用了用发放牌照的方法来确立其职权、责任以及义204务,拥有准入资历的才可以予以牌照的发放,在网络当中从事第三方付款交易,美国在2014年创办的金融监管局,这个部门是单独负责p2p、众筹等融资业务的监督管理;欧盟国家对于第三方付款的监督则是法规中清晰要求的第三方付款平台一定是金融类的企业。其次,是以互联网金融形式的信息公布机制作为入手点,美国和欧盟在这方面也是发展在全球的前列。美国把网络信贷方面的监督管理,包含p2p等列入证券方面展开信息强制公布与监督管理,另外,美国还强化了行业的自律,网络信贷方面的企业一定要对行业协会公布有关讯息。(三)强化日常的宣传针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个人来说,安全保障工作的顺利展开,还应该以个人的视角作为着手点,不可以始终凭借外力落实。首先,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需要长期学习国家的新法规,同时针对官方发布的讯息做出深刻的学习,应该降低盲目跟风消费的情况。比如,在节假日的消费过程中,也是不法分子作案的重点阶段,这就要求消费者控制个人的消费观念,同时对一些促销活动要深度地了解和咨询,继而得到更多的讯息,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传播宣导任务,一定强调经典的案例新闻报道,同时应深层揭露诈骗的途径,如此一来才可以让消费者意识到较高的警惕性,特别是降低部分侥幸心理的产生。(四)优化安全保障机制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安全保障工作实施,属于一项长久性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且存在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为了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能够获得更显著的成效,建议在安全保障机制上加以优化,继而推动多项工作的开展与解决,可以得到更好地巩固成效。网络账户的安全问题属于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利益维护的关键所在,但是,实际生活当中我国屡次出现盗窃、挪用钱款或者是侵占消费者网络账户钱财等安全问题,所以,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硬件设施上加强对计算机物理安全措施的力度,加强系统的防护水平,确保硬件环境能够正常地运作;网络运作上落实门户网站的正常询问,运用身份验证与分级授权等登录形式,防止非法用户侵占登录网站等等方式加以解决。三、结语我国针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安全保障途径,正在不断利用多样的手段落实,诸多工作的展开都能够获得显著的成效。未来,需要持续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调查力度上展开大幅度的提高,保证在有关参数与讯息上积极地收集,继而保障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安全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参考文献1]朱海军.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市场,2019(6).2]华炎,郑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6).作者简介:金禹辰,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本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