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命题策略.doc

来源:爱站旅游
导读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命题策略.doc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命题策暁

摘耍:以2011年湖南省常徳市中考化学卷实验探究题的命制为例, 从

选题理山、方案示例、自我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命题思考过程,并对化学 实验探究题的命题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镁条燃烧;命题策略

文章编号:1005 - 6629 (2014) 2 - 0058 - 03 中图分类号:G633. 8 文 献标识码:B

各地的化学中考卷中常有一类实验探究题,此类试题重在“引导学生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 现以2011年湖南省常德市屮考化学卷为例,浅析实验探究题命制的思路 与策略。

1实验探究题的命制示例

2011年常德市中考化学卷的实验探究题选择了“探究镁条在空气中燃 烧

时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为主题来命制。

1. 1选题理由

(1) 学生已有来自教材的空气成分探究的实验基础。

(2)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多种物质(指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发生反应,有较宽广的探究空间,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学生较生疏的镁条与氮气、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通过现场 学

习、实验现象观察、产物推断等途径获得新知。

(4)探究过程需要通过去除英他气体的干扰,逐一检验镁条与氮气、 二

氧化碳的反应,对学生选择实验程序和回答实验现象冇较大的解决问题 的空间。

1. 2试题方案

确定主题后,我们在命题时,由命题组长与另两名命题教师分两组, 先独立完成了各自的试题方案,然后经对比、评价之后,再进行选择。

试题方案1:

[提出问题]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与哪些物质发生了反应?怎样用实 验证明?

面对老师提出的上述问题,丫丫为组长的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展开 了如下步骤的学习与探究:

[查阅资料]从网上得知,镁条在空气屮燃烧,能与氧气、氮气、二氧 化碳等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中除同学们熟知的与氧气反应生成MgO 外,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在二氧化碳中也可以燃烧。

[实验设想]既然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三 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与氧气的反应我们已知,实验应重点探究与氮气、 二氧化碳的反应。

[实验方案]丫丫他们的探究实验分如下四步进行。

步骤1:用盛有较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 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1的装置,放置良久。另准备一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 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如图1,假设镁条足量)。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 到

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左右。

步骤3:往水槽屮加水使无底的废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 迅速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 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约至瓶满。

步骤4: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样用绑有镁条的橡皮塞, 点燃镁条后将橡皮塞塞紧,看到镁条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用湿布不断 擦拭集气瓶外壁,实验结束后,看到集气瓶内壁附着…层白色物质,中间 还夹杂着一些小黑点。应生成MgO外,还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2) 怎样设计实验验证?

[查阅资料]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 发生化学反应。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镁在二氧化碳中也可 以燃烧。

[实验方案的选择]若用如图2的装置探究镁条与氮气、二氧化碳的反 应,可供选择的实验方案如下:

A. 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免对后续实验产生干扰; B. 通过燃烧红磷,去除空气中的氧气以免干扰后续实验;

C. 在去除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空气”里,实验镁和氮气的反应; D. 收集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实验它与镁的反应; E.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也要去除,否则会干扰其他实验。

[探究过程与结论]请你在下表1中完成实验探究过程和相关结论。

1.3试题评价与选择

试题方案出来之后,我们对以上两种方案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内容 见

表2。

最终,我们在2011年常德市屮考化学卷屮选择了方案2。

2实验探究题的命题策略

通过连续三年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命制,结合平时对考试的研究,笔者 认为命好实验探究题,要关注以下六条基本策略:

(1) 以本为本。实验探究题的命制在知识层面上要紧扌II教材上的

基 础知识;在技能层面上要以学生已有的实验基本技能为准;命题立意也要 以“双基”为基准,不可随意拔高。在如上试题的命制中,红磷、镁带在 氧气(空气)中的燃烧,以及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等均是初中 化学中的基础知识,其实验操作也是初中化学的基本技能。以此为命题基 点学生容易接受,解答时思考问题也有一个基准。

(2) 现场学习。对学生不熟悉的新知识、新物质、新现象、新仪器, 试

题中要以“查阅资料”的形式出现,供学生现场学习,并现场利用。这 也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能力的必要环节。如上试题 中镁在氮气中、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均属于教材中没有出现的新知识、新 物质、新现象,需要学生现场学习,现场利用。

(3) 明确考点。实验探究题的“考查点”按探究程序分“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方案设计、实验实施、证据收集、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等七个环节;按知识和技能层面分“仪器名称、装置组装、物质名称或化 学式、实验步骤选择或完善、实验现象陈述、化学方程式书写”等六个方 面;设计试题时要确定在哪些“点”上进行考查。如上试题中我们在程序 类板块考查

了实验方法与现象、实验目的或结论等内容;在知识和技能层 面我们考查了实验步骤的选择、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实验现象陈述、化学 方程式书写等内容。

(4) 情景新颖。试题的情景命制若能结合时政要闻、社会热点问题、 化

学前沿科技、当地民风民俗等为最住。

(5) 具有挑战性。试题命制要在“仪器组装、实验步骤选择或完善、 实

验现象陈述、物质的推断、化学方程式书写”等考查点上,把握好既源 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尺度。如上试题中根据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现象推 导产物,以及书写镁在氮气中、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既有源 于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又对学生面临新境况思考与解决问题提出 了挑战。

(6) 控制阅读量。中考的实验探究题类似于高考中的信息给予题, 具

冇一定的信息量。但初屮学生的年龄、考试心理、应试能力均与高屮生 有较人的区别,因此合理地控制阅读量对学生解答实验探究题意义重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岀版集团,2012: 1.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

九年级化学(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 常德市教科院•湖南省常德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指导丛书•九年级

化学[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4]殷志宁•编制一道实验探究题的启示[J]•化学教学,2011, (12):

57 〜58.

[5] 龚伟,陈赞,丁珂•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命制探讨[J]•化学教学, 2012, (3): 65〜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