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本试卷1至15题为选择题,共30分;16至21题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铜丝折弯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3.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氧气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B.空气
C.雪碧汽水
D.冰水
B.纸张燃烧
C.瓷碗破碎
D.酒精挥发
A.取用固体粉末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6.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酒和醋的酿造
B.食物的腐烂
C.动植物的呼吸
D.蜡烛的燃烧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PM2.5
B.倾倒液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
7.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 ) A.我不易溶于水 C.我能供给呼吸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D.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內焰接触部分炭化最严重
9.用分子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成水,说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分子体积增大
10.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O2的过程中,有关做法不正确的是( )
B.我具有可燃性
D.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A.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的O2的发生装置 B.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的O2的收集装置 C.装置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
11.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缓推进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有液体进入注射器内 B.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左侧玻璃管口产生气泡
D.左侧玻璃管内液面低于试管内液面
12.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方案 说明液态水和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比较呼出气体中结论 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的成分完全相同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13.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A B C D
14.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仪器研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实验方案如下: Ⅰ.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Ⅱ.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甲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见乙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化学反应事实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双氧水在常温下分解缓慢,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反应物浓度 反应温度 催化剂 反应物的种类
A.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Cr2O3或Fe2O3 B.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的数量应保持相同
C.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可能是橡皮塞被冲开 D.实验中压强增大主要是因为产生了气体,且反应放热
15.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氧气的的体积分数。实验步骤为:集气瓶里先装a体积的水,在酒精灯灯焰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装置如图密封。用力把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白磷燃烧,开始时瓶中少量水被压到烧杯中,稍后,烧杯内水又被压入瓶中,燃烧停止后,稍振荡,完全冷却后,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b)和整个集气瓶体积(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集气瓶中预先放的a体积水仅有液封导管,防止气体受热膨胀逸出的作用 B.该实验测得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为(b-a):(c-a) C.反应过程中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 D.燃烧匙中的白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二、(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16.(10分)请将“分子”“原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内。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_______构成的,如铁、汞、氦气等;有的物质是由_______构成的,如氮气、水等。
(2)氧化汞_______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_______分解成汞_______和氧_______,许多汞_______直接构成汞;每2个氧_______构成1个氧_______,很多氧_______聚集成氧气。
17.(6分)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在不同的实验中,试管的放置方法是不同的。最常见的放置方法有如图六种。那么,在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试管的放置方法分别是(填序号):
A
(1)给试管的固体加热:__________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________ (5)往试管里滴加液体:__________
18.(9分)(1)现有①氯酸钾、②铜、③氧气、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残留的固体、⑤河水、⑥空气、⑦氦气几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试选用“>”或“<”或“=”填空。
(2)往试管里加入块状固体:__________ (4)往试管里倾倒液体:__________ (6)洗涤后的试管放置:__________
B
C
D
E
F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_____氮气的体积分数; ②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_____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③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_____200mL;
④小华量取A mL液体,量取时仰视量筒读数,则液体的实际体积_____A mL。 (3)如图分别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①图1表示的变化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从微观角度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2表示的变化,所表示的宏观事实用符号表达式可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19.(8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指出反应类型(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一种淡黄色粉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银白色金属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科学课本上用图甲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而小明通过查询资料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利用四硫化钠(Na2S4)固体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其反应原理为四硫化钠在有水存在的情况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物质(体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①将足量的四硫化钠(Na2S4)固体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迅速塞紧橡胶塞,再充分振荡。
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乙所示)。
③将试管插入水中(如图丙所示),取下橡胶塞,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
④当管内液面稳定时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如图丁所示)记录数据h2。
⑤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两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h1/厘米 h2/厘米 第1次 11.0 8.7 第2次 11.4 9.1 第3次 11.6 9.2 (1)步骤①中进行充分振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第3次实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小明设计的实验与课本上的实验相比,有什么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同学们分析了小明的实验方案后,认为步骤④中塞紧橡胶塞的时机对测量结果有影响,请问何时塞橡胶塞测量结果最准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制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对比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进行实验】
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证明氧气集满,用传感器测定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重复该实验3次并记录数据。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传感器测定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重复该实验3次并记录数据。
氧气的收集方法 氧气的体积分数/%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向上排空气法 79.7 79.6 79.7 79.9 90.0 排水法 .8 .7 .3 【实验分析】不考虑操作失误的因素,用排水法也收集不到纯净的氧气,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将如图1装置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①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择合适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2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能够说明氧气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_______ A.MN段 B.NP段 C.PQ段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拓展探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向另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加上等质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分别用气压传感器测定两试管中气压变化曲线,见图3、图4。请你思考:
Ⅰ.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请你设计向两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的具体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请你从曲线中找出FeCl3溶液对H2O2溶液分解影响的一条规律性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南京金陵汇文学校2020~2021学年度
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 九年级化学参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C A B D B C B C B D D A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16.(10分)
(1)原子;分子;
(2)分子;分子;原子;原子;原子;原子;分子;分子 17.(6分)
(1)F;(2)E;(3)D;(4)C;(5)A;(6)B 18.(9分) (1)④⑤⑥;
(2)①<;②<;③<;④>;
(3)①物理变化;水分子种类不变,水分子间隔变小; ②H2+ Cl2→HCl; ③原子 19.(8分)
(1)S+O2→SO2 ,化合反应; (2)Fe+O2→Fe3O4 ,化合反应;
(3)KMnO4⎯⎯→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点燃点燃点燃
→KCl+O2↑ ,分解反应。 (4)KClO3⎯⎯⎯ 20.(4分)
(1)使四硫化钠与水、氧气充分接触,让氧气被充分反应; (2)20.7%;
(3)节能、装置简单、装置密封等(言之有理即可); (4)试管内液面上升至液面高度不再改变 21.(13分) (1)【进行实验】 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常温常压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实验分析】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混有水蒸气;
MnO2→H2O+O2↑; (2)H2O2⎯⎯⎯(3)可以控制液体滴加速率,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
MnO2(4)①反应物和反应条件; ②实验装置;
③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5)①A;
②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 ③21%;
【拓展延伸】I. 分别用注射器吸取等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同时注入两支试管中;
II. FeCl3溶液能加快H2O2溶液的分解(FeCl3溶液对浓度大的H2O2溶液分解促进效果更好等合理答案亦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