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些药食同源的物品属于食品 B.食品也包括半成品 C.食品原料不属于食品
D.食品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有关食品错误的是 C
A.一些药食同源的物品属于食品 B.食品也包括半成品 C.食品原料不属于食品
D.食品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3、《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其时间规定为 D A.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 B.最迟不得超过8小时 C.最迟不得超过16小时 D.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4、5℃,血压80/60mmHg,脉搏94次/分。
(1).对该患者做进一步体检时最可能发现的体征是 A.脑膜刺激征
B.球结膜充血,皮肤出血点 C.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D.腓肠肌压痛
E.腹部压痛及反跳痛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根据病人的表现可以判断此病人患有流行性出血热,且为低血压休克期。进一步检查可以发现相关的血管病变,即有出血、充血及渗出性水肿。所以第10题答案应选B。
(2).最有助于诊断的化验检查是 A.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B.血气分析 C.尿常规检查 D.粪便常规检查 E.脑脊液常规检查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最有帮助的检查为尿检查。尿外观可见小片状膜样物,系由尿蛋白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尿蛋白多为(+++)~(++++),显微镜下可见管型、,红细胞及巨大融合细胞,巨大融合细胞内可检出病毒抗原。 B1题型
5、表浅粘膜下脓肿切开常用
A.表面麻醉 B.局部浸润麻醉 C.阻滞麻醉 D.气管内插管全麻 E.基础麻醉加局麻 6、颌下间隙感染较多见的感染源是
A.牙源性 B.外伤性 C.过敏性 D.腺源性 E.血源性 7、A.苯吸入染毒
B.氯气吸入染毒 C.颗粒物吸入染毒 D.SO2+颗粒物吸入染毒 E.苯+颗粒物吸入染毒 (1).压缩空气法适用于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压缩空气法主要是将待染毒物质分散均匀,如将液体转化为气溶胶,将固体分散更均匀。因此,液体+固体同时染毒时,用压缩空气法分散更好,更均匀。故E选项合适。
(2).稳流鼓泡法适用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稳流鼓泡法是通过仪器调节气流流量,使得染毒室的气体量更为稳定,适用于气体染毒。
(3).气管注入法适用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气管注人法一般是针对固体颗粒物染毒采用的方法,防止上呼吸道的直接阻拦,导致吸人量的不均匀,同时影响受试物到达肺深部。 8、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C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9、A.臭氧
B.过氧乙酰硝酸酯 C.铅 D.甲醛
E.苯并(a)芘
(1).阻碍血液输氧,引起组织缺氧的是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第1题动物实验发现,O3能可降低动物对感染的抵抗力,损害巨噬细胞的功能。03还能阻碍血液的输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 (2).有致敏作用,引起咳嗽、哮喘等的是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第2题除花粉等变应原外,大气中某些污染物如甲醛、SO2等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机制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 (3).对眼睛刺激作用最强的是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第3题一定浓度的甲醛和臭氧均可对眼睛产生刺激作用,但甲醛的阈值较低。
10、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C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11、2002年12月广西某地山区一辆满载数吨剧毒化学品砒霜的卡车翻落在深山峡谷中,大部分毒物抛撒到谷底的河流里,而下游15km的居民则以这条河的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1).当得知这一事故的报告后除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外,你作为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从保护人民健康的角度出发,首先应 A.立即赶赴现场了解具体情况 B.查阅有关资料
C.立即通知下游居民暂停饮用河水 D.提出对受污染河水处理的具体措施 E.关注污染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饮用水污染应急事件处理原则包括迅速组织力量,查明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通知有关集中式供水单位或自备供水单位及个人,迅速采取控带I上措施和临时供水措施,并通过多种媒体向居民通告,在污染事故未解除前,不得擅自饮用污染水。因而对照本题,从保护人民健康的角度出发,第4题应选择C。
(2).为防止河水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危害,领导派你对河水进行监测,由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你认为采集水样最重要的河流断面是
A.距事故下游最近的居民取水点上游1000m和取水点处 B.事故点的上游1000m和下游100m
C.事故点下游最近居民取水点上游1000m和下游100m D.事故发生地点 E.事故点下游
12、一男性农民,4天前突然发热,头痛,面颈部潮红,全身酸痛,伴恶心、呕吐及腹泻,每日2~3次,按“感冒”治疗未见好转来诊。体温 13、A.苯吸入染毒 B.氯气吸入染毒 C.颗粒物吸入染毒 D.SO2+颗粒物吸入染毒 E.苯+颗粒物吸入染毒 (1).压缩空气法适用于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压缩空气法主要是将待染毒物质分散均匀,如将液体转化为气溶胶,将固体分散更均匀。因此,液体+固体同时染毒时,用压缩空气法分散更好,更均匀。故E选项合适。
(2).稳流鼓泡法适用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稳流鼓泡法是通过仪器调节气流流量,使得染毒室的气体量更为稳定,适用于气体染毒。
(3).气管注入法适用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气管注人法一般是针对固体颗粒物染毒采用的方法,防止上呼吸道的直接阻拦,导致吸人量的不均匀,同时影响受试物到达肺深部。 14、5℃,血压80/60mmHg,脉搏94次/分。
(1).对该患者做进一步体检时最可能发现的体征是 A.脑膜刺激征
B.球结膜充血,皮肤出血点 C.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D.腓肠肌压痛
E.腹部压痛及反跳痛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根据病人的表现可以判断此病人患有流行性出血热,且为低血压休克期。进一步检查可以发现相关的血管病变,即有出血、充血及渗出性水肿。所以第10题答案应选B。
(2).最有助于诊断的化验检查是 A.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B.血气分析 C.尿常规检查 D.粪便常规检查 E.脑脊液常规检查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最有帮助的检查为尿检查。尿外观可见小片状膜样物,系由尿蛋白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尿蛋白多为(+++)~(++++),显微镜下可见管型、,红细胞及巨大融合细胞,巨大融合细胞内可检出病毒抗原。 B1题型 15、05 E.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含砷量不得超过
16、A.苯吸入染毒 B.氯气吸入染毒 C.颗粒物吸入染毒 D.SO2+颗粒物吸入染毒 E.苯+颗粒物吸入染毒 (1).压缩空气法适用于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压缩空气法主要是将待染毒物质分散均匀,如将液体转化为气溶胶,将固体分散更均匀。因此,液体+固体同时染毒时,用压缩空气法分散更好,更均匀。故E选项合适。
(2).稳流鼓泡法适用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稳流鼓泡法是通过仪器调节气流流量,使得染毒室的气体量更为稳定,适用于气体染毒。
(3).气管注入法适用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气管注人法一般是针对固体颗粒物染毒采用的方法,防止上呼吸道的直接阻拦,导致吸人量的不均匀,同时影响受试物到达肺深部。 17、5mm D.距创缘2mm,针距3mm E.距创缘2-3mm,针距3-5mm
18、所有局麻药都使血管扩张,而致吸收加快,其原因是
A.阻滞了副交感神经节和节后神经纤维 B.阻滞感觉神经纤维 C.阻滞了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神经纤维 D.阻滞了运动神经纤维 E.以上均不是
19、某男青年婚前医学检查时发现患有梅毒。该青年对这一诊断结论有异议时,可以 D A.要求婚姻登记部门裁定 B.要求婚姻登记部门重新检查 C.申请行政复议 D.申请医学技术鉴定
20、某男青年婚前医学检查时发现患有梅毒。该青年对这一诊断结论有异议时,可以 D A.要求婚姻登记部门裁定 B.要求婚姻登记部门重新检查 C.申请行政复议 D.申请医学技术鉴定
21、一男性农民,4天前突然发热,头痛,面颈部潮红,全身酸痛,伴恶心、呕吐及腹泻,每日2~3次,按“感冒”治疗未见好转来诊。体温
22、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应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并须经所在地下列部门批准后方可配制 D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地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3、医师发现或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下述属于产前诊断的是 D A.胎儿发育诊查
B.对孕妇进行精神病诊查 C.对孕妇进行传染病诊查 D.胎儿先天性缺陷诊断
2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C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25、男性,20岁,在一次劳动用力时,突然出现左侧胸痛伴呼吸困难。查体发现气管向右移位。
(1).该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的原因可能是 A.急性心肌梗死 B.急性渗出性胸膜炎 C.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D.左侧大叶性肺炎 E.左侧自发性气胸 【正确答案】 E
(2).查体时,左肺叩诊音可能出现 A.清音 B.浊音
C.实音
D.正常叩诊音 E.鼓音
【正确答案】 E
(3).肺部听诊时可发现 A.左肺呼吸音消失 B.左肺呼吸音增强
C.左肺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D.左肺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E.左肺语音震颤增强 【正确答案】 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