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Tu J 2o14年第71期 跨交换机的VLAN设置实验原理与过程解析 张永来 (四JII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068) 摘 要:本文从实验角度介绍了VLAN原理及实验设置方 案.重点阐述了跨交换机的VLAN设置及转发原理,tagged ̄i12" 与untagged 口的转发原理是碓点,旨在通过本实验,使学生 较深入系统地掌握VLAN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VLAN跨交换机 转发原理tagged untagged 1.概述 Vlan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关于局域网部分重要的一个知 识点.而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关键在于实验过程。本知识点的实 验难点在于跨交换机VIAN…内部数据转发的原理、难以通过 一两次实验将VLAN知识系统化。如何设置实验、做实验、讲解 实验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VLAN相关知识,是需要重点思考 的问题。 2.vlan原理 VLAN(Virtual LocalArea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 网”.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 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划分vLAN的目的是使通 信的数据只在属于同一个VLAN的端口间转发,如图l,而不是转 发给所有端口。尤其对于广播数据。能有效防止广播风暴 。 图1 划分了VLAN的交换机 3.实验设置 VIAN实验分为单台交换机的VLAN划分和跨交换机的 VLANJ ̄Ju分 。篇幅所限,简单的单交换机的VLAN划分在此不 赘述.而是详述跨交换机的VLAN ̄分及相关原理。 3.1实验目的 3.1.1通过本实验掌握跨交换VLAN的配置方法。 3.1.2通过本次实验掌握VLAN中端口间转发数据的原理。 3.2实验内容 在两台中兴交换机上实现跨交换机VLAN的划分。并验 证属于不同VIAN的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实验拓扑图如图2: 图2 跨交换机VLAN划分 Switch:中兴交换机 Pc1:IP地址192.168.100.1.子网掩码255.255.255.0; Pc2:IP地址192.168.200.1。子网掩码255.255.255.0; Pc3:IP地址192.168.200.9.子网掩码255.255.255.0: 3-3实验过程 3.3.1按照图3将交换机与终端互联。 3_3.2在交换机SWI,rCH1上创建两个VIAN。并划分VLAN。 在交换机SWITCHl(如图3)中,PC1所连的端口12与端口24在 同一个VLAN,VLAN号为100:PC2所连的端口14与trunk口24 在另一个相同的VLAN中,VIAN号为200。在交换机SWITCH2 中,PC3所连端口l0与trunk口20在同一个VLAN中(如图3),VLAN 号也是2o0。这样,PC2所连的端口14与PC3所连的端口10在同 一个VLAN 200(如图4)中,而PC1所连的端口12与PC3所连的 端口10分属于两个VLAN。端口12。14与l0为untagged类型的. PVID分别为100、200和200,而端口20和24为tagged的。 iIIlIc萎. hIl 肿 -岫1. ・lcj1.I t I辩椭■■-I. ●・lc扣I I I¨l麓・棚 I秘t i引hltl 象lc ●l鞠 lhuolt v臻lt时lraI 一●蛹藩:辨蹦ld ¨舶t 饕絮 i_ #'.1t|.)INt坩●l‘wId描 图3 SWITCH1交换机端口的配置 图4 PC2 ping PC3的结果 , 、 一 / ∞{≯一 , / ] 团 图5 跨交换机VLAN划分示意图 3-3.3得出结论:在不同交换机上的同一个VLAN内的终端 之间是可以正常通信的,不同交换机上的不同VLAN内的终端 是无法转发数据的。 3.4原理分析 端口 Tagged Tagged Untagged Untagged 数据帧 数据帧 数据帧 数据帧 In 0ut In Out Tagged 原样接收 原样发送 按端口PVID打 按端口PVID打 端口 打tag标记 打t g标记 Untagged 丢弃 去掉tag标记 按端口PVID打 原样发送 端口 TAG标记 下面结合上例与端口转发原理分析跨交换机VLAN的数 据转发过程: 假定PC3给PC2发送一个数据帧P,因为所有pc机发出的 数据帧都是没有带VLAN标记的包,从PC3发出的数据帧P进入 端口10,根据上表,没有标记的数据帧进A.untagged端口,按照 PVID200打上标记,端口20为tagged类型,转发数据帧P时根据 上表…原样发送。数据帧P到达端口24时。因为端12124为tagged端 口,原样接收,此时数据帧P带着标iE200,端12124就在VLAN 200 中转发该数据帧,端口14收到数据帧p后,根据上表,从untagged 123 合理利用机房,打造高效计算机基础课堂 徐文华 (定西理工中专,甘肃定西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利用机 房教学,真正实现了讲、学、练的结合,本文就机房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模式机房教学 高效课堂 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学方法 不新颖,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理论教学内容 一743000) 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如讲练结合法、任务驱动 法、案例教学法等,使讲、学、练真正融为一体,大大缩短教学 时间,又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计算机基础在机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在机房教学中,学生都面对一台机器而坐,位置相对 分散,教师与学生的眼神交流相对减少,以致教师难以一目了 然地看到学生的情况,于是学生就有了较多的自由活动机会, 在上机时就会做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活动,如吃零食、玩游 、和实践教学环境不能很好地结合,以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 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课堂教学始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场 一 方面,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办学理念指导 下,随着项目课程的开发、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职教大课 堂的理念不断深入,中职课程和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变 化。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 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师生做了很多 “无效劳动”。另一方面.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生源 质量不断下滑.中职学生的厌学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高耗低 效、厌学已成为中职课堂教学最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 关键是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构建中职学校有 效教学的策略体系。因此.合理利用机房打造高效计算机基础 课堂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计算机基础机房教学模式的出现 戏、看电影、睡觉,等等。 (二)目前的机房教学中,大多教学还是教师课前准备课 件或讲解材料,讲完了.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当教师讲授理论 内容较多时,学生练习内容相对较少.目的性不明确,一些自 主性不强的学生就会闲下来,甚至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三)机房教学环境问题。由于计算机、交换机散发的热 量,加之老师学生呼出的二氧化碳,室内的空气大打折扣,另 外机器的辐射、机房内的灰尘、长时间盯着机器的眼疲劳等, 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影响,且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四)在机房上课,机器可能会随时出现各种各样的软件 或硬件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或大或小地影响上课,这就 要求教师熟悉机房的各种设施。出现问题时及时应对,以免影 响教学。 五、合理利用机房。打造高效计算机基础课堂 (一)提炼教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 Windows操作系统、Ofifce应用软件及网络基础与应用。任课教 师要预先研究和处理好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环 节。针对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兴趣的特点,可将理论性较 强的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与应用,编写成练 习题目.采用课堂抢答及奖励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特 点及发展历史:对于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可以打开主机指给学 生看.并随机提问:对于网络基础及信息安全的知识,可以搜 集提供一些13常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发言。 随着中职学校办学条件逐渐成熟及计算机成本的下降, 我校机房教学条件越来越好,组建了越来越多更完善的机房 以满足计算机教学的需要。如今《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已由 传统的教学模式——先在教室上理论课.然后在下节课到机 房操作练习,转变成全部在机房上课操作的教学模式(可以简 称为机房教学),真正实现讲、学、练的结合。 三、计算机基础机房教学的好处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可操作性很强,所以利用机房教 学再结合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将复杂的界面及抽象 的理论知识利用机器传达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 与操作步骤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机房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老 师列举的例子可以立即在机器上验证实现.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一旦成 为课堂的主体.学习就变成一件愉快的事情,学习效率也将 提高。 (三)机房教学,要求老师更好地组织课堂内容.并根据不 的端El 14出去,去掉标记,数据帧P变成没有任何标记的数据 帧,然后交给PC2,此时,PC2收到的是PC3发出的原数据帧。 假定PC3给PC1发送数据帧S.s仍然是没有带任何VLAN标 记的数据帧,从PC3发出的数据帧S进入端口1O,根据上表,没 有标记的数据帧进.Kuntagged端口。按照PVID 2oo打上标记, 端口20为tagged,根据上表原样转发,数据帧s到达端口24时, 原样接收。此时数据帧S带着标记200.端口24就在VLAN 20o中 转发该数据帧,而VLAN200中不包括端口12,故端口l2收不到 该数据帧S,故数据帧S无法到达PC1。 4.结语 将实践性强的内容——0mce应用软件,以现实中待解决的问 题为素材、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设计出既包括相关教学知识点 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任务与案例。例如,在讲解《文字处理 软件Word>>的时候.设计典型的图文混排案例,将各知识点逐 次融汇进来.使学生迅速掌握操作重点;在讲解《电子表格软 件Exce1))时.为学生分阶段设置各种具有挑战性的课堂练习, 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得出答案,并适时对学生实行分层指导; 知识,跨交换机仍然可以实现VIAN功能,涉及£agged与un— tagged ̄El对于不同类型数据帧做不同的转发处理,这是理解 跨交换机VLAN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谢希仁主编.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5. [2]贺文华,陈志刚.基于三层交换的VLAN设置技术研 究.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8. 『31郭雅主编.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1. 本文结合实验详述了跨交换机的VLAN原理与实验方案,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较深入系统地掌握VLAN相关实验及原理 124 [4][美]W.Richard Stevens著.胡谷雨,吴礼发等译.TCP/IP 详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