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东北地区钢板浅圆仓安全储粮技术
杨尽国 林田明 杨宝福 梁冬伟()中央储备粮绥棱直属库有限公司 152200
*
摘 要 为确保绥棱直属库新建钢板浅圆仓出入仓作业及日常储粮安全,结合我库钢板仓结构及所处气候特点,特制定从入仓到出仓期间全过程安全储粮措施及操作规程,用于指导我库所建新型保温钢板立筒仓及类似仓型的整个储存期间的储粮安全。
关键词 钢板浅圆仓 安全储粮 操作规程
浅圆仓是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一种新仓型,它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受力合理,抗震能力强,便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实施粮食“四散”(散装、散卸、散运、散储)技术,加速粮食仓储设施现代化建设。但是,由于钢板浅圆仓直径大、粮堆高、仓容量大,也给储粮技术的使用和仓储管理带来新的问题。该种仓型隔热保温效果较差,外温极易影响仓温,气温骤降骤升极易引起表层及仓壁结露。特别是季节变化,受仓内外温度、气流影响,仓顶、仓壁等部位易产生结露,局部水分聚集,给安全储粮带来隐患,而且在储粮过程中不易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也难以及时处理。因此,本着以防为主,确保储粮安全的原则,结合绥棱直属库实际制定钢板浅圆仓安全储粮操作规程。
全储粮带来隐患,而且在储粮过程中不易发现问题、发现了严重问题也难以及时处理。因此,本着以防为主,确保储粮安全的原则,制定绥棱直属库钢板浅圆仓安全储粮操作规程。
我库于2014年建保温钢板浅圆仓8座(4,2,对)015年3月交付使用,单仓仓容6250t总仓容5万吨。钢板仓直径24m,装粮线高度18.88m。仓顶有1个进人孔,4个轴流风机通风口,8个自然通风口;仓底有27个出粮口,仓底布设有地上通风笼,呈“非”字形,一机四道,每仓2个通风口,配有2台7.5kW离心风机。每仓均安装有“之”字形落粮器,有效缓解入仓自动分级及防破碎功能。
2 钢板浅圆仓储粮的基本要求
2.1 钢板浅圆仓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应配置通风系统及粮情测控系统。
2.2 钢板浅圆仓储存的粮食必须是杂质含量小、水分含量低、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三等以上的粮食。2.3 钢板浅圆仓储粮还应配备清理筛、深层扦样器、温湿度计及传感器、害虫检验筛、快速水分测定器、测氧仪以及粮食品质测定仪器等设备仪器。
1 基本概况
钢板浅圆仓占地面积小,结构受力合理,抗震能力强,便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实施粮食“四散”(散装、散卸、散运、散储)技术,加速粮食仓储设施现代化建设。但是,由于钢板浅圆仓直径大、粮堆高、仓容量大,也给储粮技术的使用和仓储管理带来新的问题。该种仓型隔热保温效果较差,外温极易影响仓温,气温骤降骤升极易引起表层及仓壁结露。特别是季节变化,受仓内外温度、气流影响,仓顶、仓壁等部位易产生结露,局部水分聚集,给安
018-07-09*收稿日期:2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绥棱县繁华大街364号
3 储粮前的检查
3.1 首先检查所有可能使用到的设备是否齐备、
·10·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9(1仓储技术
完好,检查仓壁、仓底如未干燥或受潮不均不得装粮。检查仓内无下沉,仓顶防水层无渗漏,地面干净无水迹及隔热效果是否完好有效,严格按照规定做好空仓核验记录工作。
3.2 检查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择应符合《机械通风降温储粮技术规程》,通风笼安装要牢固,风道应畅通。
3.3 检查粮情测控系统:该系统应符合《中央直属库储备粮库粮情测控系统技术质量要求》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粮情远程监管平台数据中心直属库用户手册》要求,在正式装粮前进行空仓检测调试,仓内测温电缆无损坏或缺失,检测系统能正常巡检,能正常显示温度。测温电缆安装应牢固,粮食进仓冲击不出现漂移、弯曲,能承受粮食出入仓产生的拉力。
3.4 观察口、卸粮口和通风口确保牢固,能正常开启和关闭,气密门胶条完好无破损,仓内爬梯安全、牢固,无松动或变形等其他安全隐患。3.5 钢板浅圆仓装粮前应彻底打扫,清除残留粮粒、灰杂,如已感染害虫,要用药剂对所有进出粮设施进行杀虫处理,在装粮前必须严格检查,发现有虫或虫卵要进行杀虫处理后方可使用,处理前后要做好隔离工作,防止传播和再感染。3.6 关闭出粮口、上锁并做好相关记录。
4 入仓粮食质量要求
4.1 入仓粮食水分必须严格控制在《粮食安全储存水分及配套储藏技术操作规程》(试行)和当地安全储藏水分范围内。
4.2 粮食入仓前必须进行除杂清理,入仓粮食杂质含量应在1.0%以内。
4.3 入仓储备粮食的品质必须符合《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中“宜存”指标规定。4.4 不同粮种、不同性质、不同品质、不同年度的粮食要分仓储存。
4.5 同一钢板浅圆仓分批次入粮时,各批次间的粮食温度差应小于当时的露点温差。若达到或超过露点温差时,应及时采用机械通风平衡粮温。4.6 对发热、霉变、有虫的粮食或不符合粮食卫生指标的粮食不得入仓储存。
5 粮食入仓操作要求
5.1 钢板浅圆仓装粮入仓时间宜在秋后至初春的低温季节进行,使入仓粮食处于低温状态。在入粮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粮食质量,包括温度、水分情况,对高水分粮、发霉粮要及时停止入粮,作业结束后,按要求清扫现场卫生。
5.2 粮食从进粮口入仓必须经过落粮器,使粮食比较均匀地分散入仓,以降低粮食自动分级,还可使粮面易于平整。
5.3 对长期储存的粮食,入仓高度不宜超过钢板浅圆仓筒体部分,进出仓后应平整粮面,必要时进行压盖。
6 静态粮食储藏管理操作规程
6.1 温湿度检测及处理原则
6.1.1 每个钢板浅圆仓内布设18根测温电缆,分外、中、内三环布置于仓内,每根测温电缆共8个测温点,可检测仓温及粮堆温度。粮情测控系统可实现定时巡检粮温,春、夏、秋气温较高时,每1d~2d巡检一次;秋、冬、春季气温较低时,5d~7d巡检一次;除系统设置的检测点外,必要时对粮温敏感区随机增设检测点,不定时进行检测(
人员进仓巡检)。如发现粮堆中部分长期存在温度高于周围的“热心”,或粮温分层温差过大等“结露”先兆,必须及时处理。通过使用机械通风技术,平衡粮温,减轻“热心”现象;运用密闭压盖技术,减轻仓温对粮面上层温度的影响,使粮堆各梯度温度值均在合理范围,从而达到预期低温(准低温)储粮目的。
6.1.2 新仓储粮后的前3个月内,定期对仓内各检测点的粮温进行巡检。
6.1.3 利用测控系统定期对仓内各检测点的粮温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仓温、仓湿及气温、气湿。通过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判断某点粮温是否偏高,温度上升是否过快,是否超过温度临界值,有无发热现象。根据分析判断结果及时采取通风降温措施。
6.2 粮食水分检测及处理原则
6.2.1 取样测定期限:安全水分粮每季度至少检
仓储技术东北地区钢板浅圆仓安全储粮技术
·11·
测一次;半安全水分粮每月至少检测一次;危险水分粮根据粮温每3d~5d检测一次,发现粮温升高时应随时扦样检测。在气温由低转高和由高转低的月份(即冬春及夏秋季节之交)各取样测定一次。粮情有异常变化时要及时取样测定。6.2.2 取样点:根据筒仓直径和储粮高度,在粮食水分容易发生变化的地方设置水分检测点,参照测温点设置,检测点分层随机取样,每层扦取一份混合样品。
6.2.3 取样量:表层水分用仪器或感官测定,粮堆深层处水分用电动扦样器取出样品后测量,各检测点扦样量不少于100g
。6.2.4 安全水分粮食以层为单位,将每层各检测点的扦样量各取50g混合均匀作为1个检测样。半安全水分和危险水分粮食除以层为单位外,在水分易变化的地方设置检测点按点分别扦样。粮食异常点分别取样。水分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方法或使用经校准的快速水分检测仪检测。
6.2.5 水分测定结果应分层、分点登记建卡,发现水分有陡升现象,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通风降水及防霉措施。6.3 虫粮检查及处理原则
6.3.1 虫粮检查取样点、检查期限、害虫密度计算方法及虫粮处理原则除按《粮油储藏技术规范》(GB/T 29890-2013)及油脂公司仓储管理“标准仓、规范库”创建模板中《粮情检查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根据不同季节及粮温变化情况,对粮堆中易发生虫害的部位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及时掌握粮堆中害虫的发生与变化情况。6.3.2 害虫检测:按照《粮情检查规范》害虫检测周期要求进行检查。粮温低于15℃时,每月检测1次;粮温处于15℃~25℃时,15d内至少检测1次;粮温高于25℃时,7d内至少检测1次,危险虫粮处理后的3个月内,每7d内至少检测1次。同时,加强对储粮卫生的检查,随时翻看粮面踏板,检查走道板下有无虫絮茧丝;检查墙角四周有无大杂聚集,虫尸等是否清理,粮面是否有霉粮颗粒等。
6.4 结露及霉变的检查与处理
6.4.1 检查:在春夏气温上升和秋冬气温下降季
节,由于粮温、仓温、气温的变化,粮温、仓温相差较大时,在粮堆表层及靠仓壁的部位较易引起“结露”,应经常入仓检查(每周至少进仓检查一次)
。另外,根据粮情检测系统对温湿度检测的结果,发现异常的应立即进仓检查。进仓检查可采用粮食水分测定仪及温湿度计对易“结露”及异常部位随机检测粮食水分及粮堆温度。必要时应取样检测霉菌菌落数。
6.4.2 处理:及时通风处理或使用防霉剂抑制霉菌发生、发展。
6.5 发热粮的检查与处理
6.5.1 检查:按照6.1规定,通过粮情检测系统检测的粮温及进仓检查粮堆的温度,观察是否有发热迹象,如有发热应及时查明原因。
6.5.2 处理:针对发热原因,采取适当的机械通风、轴流风机降温措施,并做好隔热防潮工作。6.6 粮食品质检测与处理原则
6.6.1 取样点:参照水分检测取样点,分层扦取混合样,同时对粮食品质最易变化的顶部及底层仓壁附近的粮食随机各扦取一份样品。
6.6.2 检测期限:分别是在4月和10月各取样检测一次。
6.6.3 检测项目及结果判定:检测项目及结果判定按《粮油储存品质控制标准》执行。对储粮品质不符合“宜存”指标的粮食应及时出仓处理(倒仓、销售出库等)
,防止储粮品质劣变。6.7 机械通风技术的应用及技术要点
6.7.1 根据仓房结构和气候条件,为解决外温骤变引起的结露问题和“冷心热皮”现象,经验做法是在低温季节运用机械通风技术,进行通风降温消除温差,平衡粮堆温度,减轻“冷心热皮”现象,才能确保储粮安全。
6.7.2 粮食入仓后,采用机械通风技术平衡粮堆温度。利用冬季自然低温进行机械通风,分阶段将仓内粮食温度逐步降低至最低温度(-5℃~10℃)
,确保粮食安全储藏。6.7.3 通风结束后,应做好仓底通风口的密闭工作。
6.7.4 在春夏气温上升季节,应利用仓顶轴流风机结合自然通风口进行通风,适时排除仓顶积热,
·12·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9(1仓储技术
降低仓温、粮温温差。
6.7.5 有关机械通风的技术条件及操作要求按《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规程(试行)》执行。6.8 钢板浅圆仓投入使用以来储粮情况6.8.1 粮食入仓的破碎率与自然分级
目前,我库储粮品种为国产大豆。由于国产大豆颗粒大、自重大,钢板浅圆仓入仓作业时,粮食由仓顶直接进入,经过相互撞击,容易造成粮食破碎。根据物理学理论,自重越大,落差越高,下降速度越快,破碎率就越高。
钢板浅圆仓入粮时,仓身较高,粮食籽粒从高处落下,下落的粮食流动会带动空气运动,在仓内形成一个涡旋气流,由于涡旋气流的运动,将粮食表面上细小的、较轻的杂质吹向仓壁。随着粮食逐渐进入,粮面不断升高,在靠近仓壁的位置形成环形的轻型杂质区域,而沉重的杂质基本集中在中间的位置,形成柱形重型杂质区。
6.8.2 夏季储粮“
冷心热皮”现象我库新建的钢板浅圆仓建筑材料是导热性正常的材料,但是硬件设施完善。在夏季,接受长时间的日照辐射后,热量经过传导作用进入仓房,导致与仓壁接触的粮食受热后温度上升。同时,经过仓顶传导的热量聚积于粮仓粮面空间而影响粮面温度,促使粮面表层温度上升。由于粮食是热的不良导体,热量在粮食籽粒间的传导速度是缓慢的,根据有关试验分析,粮堆越厚,相同时间内粮食温度变化越小;到达一定程度后,粮食温度变化就极其微弱。而钢板浅圆仓的粮堆层高达17.5m以上,表层面积约452.16m2,粮堆体积大,热粮层热量传导到粮堆中心位置需要很长时间,这样粮堆中心温度上升就十分缓慢,在夏季必然会形成粮堆四周热、中心冷的“冷心”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库普遍存在。6.8.3 “
冷心”现象对储粮的有利方面每年秋冬季对钢板立筒仓储粮都要进行机械降温通风,促使在仓内形成“冷心”。在夏季,保证使粮堆中心附近的粮温保持在10℃以下,四周平均粮温在25℃左右,粮堆中心与四周形成温差。在这种粮食温度梯度引起的蒸汽压梯度下,粮堆
内微气流气体形成中心气体下沉,四周气体上升的自然对流现象。在夏季的“冷心”现象限制了储粮害虫的生存环境,害虫一般发生在热粮层部位。
6.8.4 “
热皮”现象对储粮的不利方面因储粮品种是国产大豆,表层、四周和内部温差较大,粮堆的表层,即粮面以下30cm~50cm局部易出现结露、发热甚至“
生霉”现象,粮仓四壁出现挂壁现象。粮堆发生虫害的主要部位集中在粮堆表层等粮温变化活跃区域。为了解决低温储粮粮堆在温度上升季节出现表层和四周区域温度升高,局部结露发热和害虫危害的问题,必须解决“冷心热皮”现象,才能保证表层粮食的储存安全。
6.8.5 运用机械通风技术,平衡粮温,减轻“冷心热皮”现象
第一步,提高粮堆“
冷心”温度,即每年将秋冬季通风的基础温度控制在-5℃~10℃。第二步,开春3月末4月初,利用离心风机对粮堆进行压入式通风平衡粮温,从而降低“冷心”与“热皮”之间的温差,平均温度控制在5℃~10℃。第三步,8月末9月初,即在表层粮面产生吸湿层后,选择夜间10℃~15℃的低温天气进行轴流风机通风,破坏吸湿层,防止产生结露现象。同时,第二、三次通风前,表层粮面进行人工翻动,有利于提高通风效果。
6.8.6 运用密闭压盖技术,减轻仓温对粮面上层温度的影响
每年5月初,选择导热系数0
.02W/m·K~0.06W/m·K的棉被为压盖材料,对钢板浅圆仓储粮进行密闭压盖以减轻钢板浅圆仓因气密性不佳,仓温易受外温影响而直接影响粮面温度而带来的储粮隐患。5月初期外温与仓温基本持平,仓内温、湿度适宜,符合压盖条件。5月,压盖仓粮温均较平稳,到7月外温持续在25℃以上时,采用压盖方法的各仓粮温上升速度较缓慢,平均粮温上升幅度达到每周0.5℃左右,最高上升温度达到1.0℃。压盖仓房粮温不会像其他仓房一样随外温急剧升高而升高,而是随外温缓慢上升,在提高储粮稳定性的同时,相对减少了工人处理粮情
仓储技术东北地区钢板浅圆仓安全储粮技术
·13·
方面的用工。
钢板浅圆仓使用棉被进行压盖的几点注意事项:一是压盖期间,适当控制保管人员进仓次数,减少粮面与仓内空气直接热交换的机会。二是合理确定保管人员进仓时间,尽量在上午9:00之前。三是要控制好揭开棉被的时机,揭盖后要及时进行均衡粮温通风。对于经过冬季通风达到低温或准低温储藏要求的粮堆,在秋季温度逐渐下降,气温接近粮堆的平均温度之前进行揭盖处理。揭盖后根据实际粮温和通风目标粮温,利用离心风机进行压入上行式通风,若全仓平均粮温总体降温幅度≤10℃,可选择两阶段通风;若总体降温幅度大于10℃,分三阶段通风。若分两个阶段完成通风,每个阶段的降温幅度宜为总体降温幅度的二分之一左右;若分三个阶段完成通风,每个阶段的降温幅度宜为总体降温幅度的三分之一左右,预防结露现象出现。四是因为粮面都被棉被压盖,所以每次检查都要做到全面无死角,及时发现隐患。
注意事项
.1 人员进仓前必须检测仓内氧气含量是否正常,确认达到20%以上后才能进仓作业。.2 在仓内进行危险作业时,作业人员一定要系好安全绳和安全带,严格服从指挥,安全监护人员需密切关注作业安全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安全救援措施。
.3 人员从爬梯进出仓时,爬梯上严禁两人同时上下,上下爬梯时严禁携带作业工具。
.4 作业工具必须用吊物绳吊入或吊出,严禁直接抛入仓内,人员出仓后作业工具必需全部清理出仓,人员及工具进出仓必须及时登记、清点数目。
7.5 仓内作业人员以3人一组为宜(最少配备2人)
,1人安全监护。8 结束语
钢板浅圆仓是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一种新仓型,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受力合理,抗震能力强,便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实施粮食“四散”(散装、散卸、散运、散储)技术,储量大、造价低、施工期短、出入库机械化程度高等突出优点。中央储备粮绥棱直属库有限公司在东北地区建设钢板浅圆仓比较早,投入使用后主要用于储存国产大豆。近年来,我们在科学储粮、安全储粮方面积极总结积累了较多工作经验,应用先进技术和方法,解决了仓储能力不足的难题,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粮食出入仓的成本,使钢板浅圆仓在储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
50077-2003中国筒仓设计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2 国家粮食储备局.浅圆仓储粮技术规程(
国粮仓储〔1999〕289号)
3 商业部.LS/T
1202-20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S].2002
4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Q/ZCL
T13-2012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粮油储藏技术规范[S].2012
5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9890-2013粮油储藏技术规范[S].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6 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LS
1206-2005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S].2005
7 赵庆国,李爱华.钢板浅圆仓机械通风试验[
J].粮食储藏,2003(4
)8 刘磊,杨蕴明,余海岁.中国和欧盟钢板立筒仓储粮荷
载设计规范比较[J].粮食储藏,2014(4
)777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