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点/ 中职数学教材改革探N 梁必慕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学生的 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对中职数学教材改革的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材;改革 当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对各专 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处于上升的趋势,培养各种不同层 次的满足社会经济需要的各类人才,成了各大中专院校 的主要目标。笔者结合学生实际,对中职数学教材改革 做一番探讨。 一系甚微。选择有一点影响的人,也只限于说《统计基础》 这门课会用到一些数理统计的知识而已。对于其他专业 课,对数学的要求仅仅限于一些数的加减乘除而已,而 这具有初中数学水平已经足够应付。 (三)教材重点不够突出。 、中职数学教材存在的问题 比如说,与财经类联系密切的数学知识模块应当是 函数模块、概率与统计模块以及一些简单的线性规划 等,而教材在这些方面明显体现不出。与计算机专业关 当前,中职数学教材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专 (一)教材难度偏高。脱离学生实际。 我们调查了本校2009级财会专业的6个班共342 人,他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提高版)的教材,具体数 据如图1所示: 当前中职数学教材状况 系比较密切的数学知识模块是常用逻辑用语、算法等, 这些都没有在教材上体现出来。 (四)数学知识模块与专业课教学顺序安排不当。 例如,上面的《统计基础》这一门专业课,在我校是 业 建 设 98 开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要用到相当的概率与统计知 目百分比(%) 茎萋菪 教材现况 1 识,而这一知识模块在数学上是编排在二年级的第二学 期才学习的。数学知识模块与专业课教学顺序安排不 当,使得数学基础课的部分教学内容不能深入,难以达 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计算机专业的算法一章在二年级 第二学期才开设,学生早就已经学习完很多关于计算机 编程类的课程,使得数学为专业课服务显得滞后,不够 合理。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职学生普遍对当前中职数学教 材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教材陈旧,过于难,偏于深,没有 把数学文化、数学思想方法等融入其中,与时代脱节,压 迫了学生的思维。 (五)过分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而忽略数学的教育功 能。 当前,几乎所有的中职文化基础学科都是“以学生 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促进学生可持 (二)教材与财会专业课的联系不紧密。 我们对三年级2006级财会专业6个班的学生342 名学生做了这项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数学与号业课的联系 续发展为目标”,但是笔者认为,相当多的教育者走进了 “以就业为导向”的误区,而忽略的数学的基础性,即数 学的教育功能。 由上面调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中职数学某些知 识模块并没有直接的对专业课有密切的联系,于是,相 当多的学校在“以就业为导向”大旗下,在“实用、够用” 33% 的原则下,不断的缩减数学知识内容、数学课时,由原来 的两年缩到一年半,甚至一年、半年,把多出来的时间给 专业课。 笔者以为,数学不单单是一个“促进就业”工具,更 图2 重要的在于其教育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与表 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修养、 图中数据表明,学生普遍认为,数学与专业课的联 l 57 I『r 品位和能力。 当前,我们所教授的初等数学,已经是一个相对独 立但又严谨完善的~个知识整体,处于只能适当增加而 (五)轻推导,重应用。 数学是一种思维工具,主要是为其它学科服务的。 对于繁杂的理论公式的推导,应是数学专业的学生所学 非减少的状态。随意减少哪一部分,都会影响到数学的 教育功能。故之,我们对教材的改革不能连根拔起,只能 修枝剪叶,使之更加美化,更加和谐。 的内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学数学重在应用,能用数学 上已有的概念、公式来解决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即可。 故之,教材应当体现出这一点,特别是应当以就业为导 二、对当前中职数学教材改革的探讨 (一)低起点。多层次。 所谓的低起点,就是降低知识的起点难度,让每个 向,那么,于财经类的数学教材更应当处处体现出数学 与财经类专业的联系。比如说哪些数学知识是重点,数 学知识结构顺序上也要与财经类专业课保持一致等。如 何继续拓展深化中职数学与各专业的联系,更加深刻地 细量化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数学,我们应当继续和专业 学生都可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力求营造出一个人人 都可以参与的气氛。从而使后进生也能学有所得,慢慢 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教 育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多层次,是指在低起点的基础上,逐渐的将知识的 难度往上加。减缓了知识的坡度,从而减少了学生学习 中的困难。故之,在概念、定义、公式等的陈述,在例题的 选讲,练习的编排上,我们都应该做到这一点。 (二)少文字,多图表。 的教师加强合作交流,一起探讨。 (六)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相结合。 当前,几乎所有的中职院校都在探讨课程改革的问 题,都在尝试编写与自己学校实际相符的校本教材等, 可谓百家争鸣,呈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象。 专 业 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基本上各校都 是各自为政,独自探索,从而形成了大量的重复的无效 劳动。各个学校的校本数学标准五花八门,参差不齐,显 建 设 实际上,中职生对数学兴趣不大,要让他们再静下 心来学习教材,除非教材有可吸引人之处。文字性的东 西,除非很有趣味性或故事性,否则很难让学生留下什 么印象。而图表,恰恰相反,它形象、生动、鲜艳、直观,容 易让人一下明白或者记起,确实是文字难以做到的。故 得比较混乱,不利于学生质量的整体提高。 国家教育部相关部门就应该承担这个责任,把当前 最成熟、最先进的理念和思想统一起来,分专业统一标 准,统一教材,再由上而下的改革,这样才有利于全体学 之,教材可以用图表表示的话,尽量用图表,而少用文 字。如果再可以插进一些数学漫画之类的,学生应该会 生的数学素养的提高。 总之,中职数学教材的改革是我们每一个中职数学 教师都应该关注和思考的一件事情。尽管现在标准不 一更加喜欢。 (三)少说教,多实践。 学生大多数都讨厌“说教式”的数学知识,而喜欢 “实践类’ 蔡民的知识。教材在每一知识模块或单元都应 该排有数学实践活动课,如制作操作实验型实践活动, 游戏竞赛型实践活动,实际测量型实践活动,观察调查 ,但我们在探索思考的过程,就已经是提高了自己的 教育理念。但我们更期待的是,我们的这种由下而上的 改革,很快就会与由上而下的改革相结合,这是对全中 国中职学生负责任的一种方式。 (作者单位: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型实践活动和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等。教师也应当多设 置合理的知识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在 实践活动中,认知和体验合一,正确认识和反思错误相 承。实践后的体验是鲜活的,留下的印痕是深刻的;说教 参考文献: [1]张云霞.财经类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改 革[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7). [2]陈龙文.多元智能理论构建中职数学课程体系在 实践中的反思[C].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数学教学优秀论 文集,2007,(12). 习得的经验是生硬的,留下的印痕是肤浅的,甚至是稍 纵即逝的。 (四)轻逻辑,重人文。 如果是纯数学逻辑知识的教材必定是单调的,枯燥 无味的。故之,要让学生喜欢上教材,这就要求教材在每 章节都应当体现大量的相关的趣味性的数学文化,如数 学史、数学家的故事等。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 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 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 数学、热爱数学。 【3】许惠玲.改革数学教材,推进生本教育模式[C】.广 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数学教学优秀论文集,2 ̄007,(12). [4]陈汉文.以生为本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c】.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数学教学优秀论文集,2007, (12). [5】陈坤.关于中职数学教材改革的思考[J].职教通 讯,2005,(6). 责任编辑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