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2013年8月第42卷第8期上半月 Shanxi Med J,August 2013,Vo1.42,No.8 the First ・ 917 ・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母婴是安全的。人们往往担心 产的麻醉需要,从而缩短了麻醉时间,有利于母婴抢救,是 镇痛所用物对产程、宫缩、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麻 基层医院值得推广的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醉药物本有抑制呼吸及循环功能,可导致发生胎儿窘迫的 参考文献 危险。但由于药物浓度低,进入母体总量少,因此对母体、 E1]刘丹姝,胡洪涛,刘丹妍,等.硬膜外阻滞麻醉结合导乐分娩镇 胎儿的影响甚微[4]。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新生儿Apgar评 痛的l临床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1):3006. 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主要是因为硬膜外首 [2]郭建荣,姜虹,崔建君.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 次剂量和PCEA用药量与硬膜外负荷药量相比仅为1/10, 产科杂志,2004,20(1):61. 同时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对心血管和神经毒性低,不引起低 73]石亚春.分娩镇痛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妇幼保健,2009, 血压,不减少子宫和胎盘的血流量,不会导致胎儿发生宫内 24(15):2165. E4]孟凌新,崔使君.分娩镇痛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中国实用 缺氧和酸中毒并发症。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对新生儿呼吸 妇科和产科杂志,2000,16(2):lO2一lO4. 无抑制作用,并能加强硬膜外腔的镇痛效果,两药混合使用 E5]孙国强,彭敏,乐呈进,等.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 缩短了起效时间,又能降低各自的药量,减少不良反应发 镇痛的效果和结局.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396. 生嘲。 (收稿日期:2013-03-15) 因此,应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镇 作者简介:胡学红,女,1970年4月生,主治医师,河北省卢 痛效果明显,不延长产程,产妇可下地行走,进食进水,能正 龙县妇幼保健院,066400 确运用腹压配合分娩,并且灵活地提供了剖宫产和器械助 肺癌并发血栓形成25例临床分析 四川省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621702) 张全峰 肺癌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肺癌并发血栓 3讨 论 形成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极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肺癌并发血栓形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血液成分 现将我院收治的肺癌并发血栓形成25例临床分析如下。 和凝血系统异常:研究表明,肺癌患者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1资料与方法 原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及因子V、Ⅷ、Ⅸ和Ⅺ均增高,抗凝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 血酶Ⅲ含量降低,更重要的是癌细胞可直接激活凝血系统, 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685例,其中并发血栓形成25例,占 如激活血小板、直接产生促凝物质、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 3.65 。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26~8O岁,中位 促凝物质等[1 ]。本组25例患者中18例行凝血功能检查, 年龄61岁。中心型肺癌16例,周围型肺癌9例;鳞癌12 8例异常。(2)血流速度和血管壁异常:癌细胞可直接侵犯、 例,腺癌7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例,大细胞未分化癌2例, 破坏血管壁,使胶原和基底膜暴露,激发血栓形成[2 ;另一 腺鳞癌1例。发生血拴的部位:髂左静脉、大隐静脉及髂右 方面,血液黏滞度增高和癌细胞栓塞等因素均可使血流速 静脉各4例,小隐静脉、贵要静脉各3例,髂外静脉、颈静 度减慢而促使血栓形成。本组2O例患者中静脉血栓23 脉、右股静脉、右腹壁下静脉、胫前静脉、挠动脉及胫前动脉 例、动脉血栓2例。其中3例因癌细胞转移至淋巴结,压迫 各1例。临床症状:18例有不同程度咳嗽、喘鸣、胸闷、气 血管后继发血栓形成。(3)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黏滞度增高, 紧、体质量下降及局部水肿等,9例有胸痛、咯血。3例先出 导致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酸中毒、造成血管内壁损伤是 现血栓症状后发现肺癌。18例行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 引起癌栓及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4)医源性因素:① 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检查,其中 研究发现,化疗药物、激素类药物及肝素钠等均与血栓形成 8例异常;15例患者行血黏度检测,其中6例全血黏度、血 有一定关系_】 ]。②近年来,肺癌患者介入治疗技术的大量 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全血还原黏度等部分 开展,包括深静脉插管、置管的患者,如处理不善,也易致下 异常。 肢静脉血栓形成,本组有1例患者在外院行介入治疗后,下 1.2诊断标准:肺癌患者均经X线胸片、CT、磁共振、纤维 肢静脉血栓形成,考虑与动脉、静脉插管、置管和用药等因 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痰查脱落细胞、 素有关。③肺癌并发血栓形成患者大多属于晚期癌症患 手术等确诊,血栓则通过CT、磁共振、彩色多普勒超声等证 者,食欲低下,加之患者长期卧床口 ],活动减少,恶心呕吐 实。 等导致体液丢失,血液循环功能较差、血液黏滞度增高,更 1.3治疗:针对血栓治疗主要采取抗凝及溶栓治疗,或两 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者联合治疗,本组1O例采取上述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肺癌并发血栓形成一般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原发病的 2结 果 治疗、支持、对症等治疗。针对血栓形成可采用以下治疗方 本组25例肺癌并发血栓形成患者,较单纯性肺癌预后 法。①抗凝治疗:肝素,以小分子肝素疗效较好[1 l5]。本组 差,治疗也非常棘手,最后均全部死亡。 1O例患者采用肝素5O~100 mg/d静脉给药,同时I:1服抗凝 ・ 918 ・ 山西医药杂志2013年8月第42卷第8期上半月 Shanxi Med J,August 2013,Vo1.42,No.8 the First 剂华法林钠,6例栓塞症状减轻。一般主张早期肝素治疗 become fl prima ballerina1. 17. 后,给予华法林钠数周或数月,以防血栓再形成。②溶栓治 疗: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是链激酶和尿激酶,以早期治疗效果 较好,笔者用蝮蛇抗栓酶治疗10例,其中8例也收到了一 [3]Goad KE,Gralnick HR.Coagaulation disordes in cancer.He— matol Onco[Clin Noth Am,1996,17:147—384. 定的疗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③腔静脉安置Grcenfie滤 器:据国外报道,腔静脉安置Grcenfie滤器防止血栓形成的 疗效优于肝素。近年来,由于介入医学的发展,很多医院在 E4]Petralia P,Kakkar AK.Antithrombotie therapy with low mo— 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cancer patients.Eur J Med Res, 2004,9(3):119-124.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以超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腔静 脉血栓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④外科手术治疗:手 [5] Mousa SA.Low—m0lecular.weight heparins in thrombosis and cancer:emerging links.Cardiovasc Drug Rev,2004,22(2): 12l_134. 术切除栓塞血管,但开展较少。 参考文献 E]-I张全峰.肺癌并发血栓形成2O例分析.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 杂志,2004,3(4):215. [2]Rapaport SI,Rao LV.The tissue factor pathway:how it has (收稿日期:2013-03—21) 作者简介:张全峰,男,1964年12月生,副主任医师,四川省 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621702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185例临床分析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037008) 魏文萍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传导 性耳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本病儿童较成人多发,是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变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且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往往可因 1 麻黄碱滴鼻剂收敛鼻腔或盐酸氨溴索颗粒口服。②合 并腺样体肥大者,如保守治疗无效,则行鼻内窥镜下腺样体 切除术。③合并鼻窦炎病史者,可同时给予鼻窦负压置换 疗法并辅以治疗鼻窦炎药物。④对于同时合并腺样体、扁 桃体肥大及鼻窦炎者,除药物治疗外,则同时行腺样体和扁 桃体切除术。 1.4疗效评定标准_2]: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纯音听阈恢复 到25 dB以内,鼓室图为A型。有效: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而恰当的治疗迁延、转化而 来,故一旦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者,应尽早治疗,以免病情 拖延引起中耳粘连不易恢复,以致于影响听力[1]。本组资 料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所治且资料完整的 185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鼓膜内陷改善,语频听力提高1O~15 dB,未达到正常,鼓室 图B型转为C型或C型转为A型。无效:症状无改善或不 明显,听力无提高,声导抗无改变,鼓膜内陷,活动度差。 2结 果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所治 且资料完整的185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其中男性98例, 女性87例,且多为双耳发病,占105例;年龄3~14岁,平 均(8.6土5.5)岁。患儿主要表现为耳闷及听力下降,部分 患儿诉耳痛或家长发现其反应迟钝,看电视音量过大而来 就诊。检查可见鼓膜光锥消失、浑浊、活动受限或呈粉红色 隆起,有的可见液平面或气泡。声导抗检查鼓室图B型曲 线(平坦型)216耳,c型曲线(高负力型)74耳,并镫骨肌反 185例(290耳)患儿经治疗后并随访1个月至1年,治 愈133例(208耳),治愈率71.9 ;有效43例(69耳),有效 率23.2 ;无效9例(13耳),无效率4.8 。 3讨 一论 般认为,咽鼓管阻塞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基本病因l_1], 它是以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 性疾病,如未得到及时而恰当的治疗,则可引起中耳粘连, 射消失。配合的患儿纯音听阈测定显示为传导性耳聋。 1.2相关因素:本组患儿中,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史者134 例,占72.6 ;单纯的分泌性中耳炎病史104例,占 影响听力。所以及时清除中耳积液、恢复咽鼓管的通畅、祛 除病因尤为重要。连续1~2个疗程的耳咽管吹张可以把 鼓室中残存的液体吹出;鼓膜穿刺可抽出中耳腔的部分积 56.2 ;合并腺样体肥大者39例,占21.2%;合并鼻窦炎者 36例,占19.4 ;同时合并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及鼻窦炎者 6例,占3.2 。 液,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鼓膜置管则便于积液的引流,平 衡鼓室压力,以利于病变组织的恢复,防止鼓室峡因粘连而 闭锁。腺样体肥大引起SOM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①咽鼓管的机械性阻塞或功能障碍;②咽鼓管泛流;③腺样 1.3治疗方法:①对于单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给予波 氏球咽鼓管吹张治疗,每周为1个疗程,大约行1~2个疗 程的治疗。年龄较大的患儿如配合则可行鼓膜穿刺抽液治 疗,年龄太小不能配合波氏球咽鼓管吹张治疗者则给予全 身麻醉下鼓膜置管术。药物方面除抗生素治疗外,并辅以 体是细菌的储蓄池;④腺样体免疫异常[3]。经过鼻内窥镜 下切除腺样体则具有直观、术野清晰、止血彻底及有利于保 护咽鼓管结构、并发症少等优点。腺样体切除后,解除了咽 鼓管机械性或功能性阻塞,改善了鼻腔、鼻咽腔及中耳腔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