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 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 变化政策措施的初步分析 于胜民 (能源研究所,北京1 00038) 摘要:在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南非是最受关 注的5个国家,5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实践经验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本文从影 响5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国情出发,指出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脆弱性和大国责任感是促使5国 不断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动力,而贫困、有限的资源、技术和能力则是其中的关键制约因素。尽 管如此,5国依然结合国情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进一步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或战略 以有效控制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充分展现了5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愿望和努力。 关键词:气候变化;新兴经济体;基本国情;努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355(2008)06—0017—06 Abstract:As to how should developing countries strategically respond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China, India,Brazil,Mexico and South Africa are the five rapidly developing economies that attract special attentions. Their strategies and good practices o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also set an example for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these five countries’basic realities relating to climate change,points out that ecosystem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and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re the major motivation factors for these five countries to spend increasing efforts on climate change,while poverty,resources scar— city and 1imited technological capacity are the major constraints for them to do SO.Nevertheless,these five countries have in the past implemented extensive mitigation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recently promulgated respective National Program/Strategy on Climate Chang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GHG emissions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hich fully illustrated their political willingness and actual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Key words:climate change;rapidly developing economies;national realities;mitigation efforts 1 引言 于其排放总量和发展趋势以及地 源消费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为20l2 年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国 际气候制度开展对话和谈判。在 其争议的诸多议题中,一个重要 话题就是发展中国家为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 用和贡献,其中,中国、印度、巴 西、墨西哥和南非5个正处于快 速发展阶段的“新兴经济体”,由 收稿日期:2008-05-14 区重要性等关键因素,尤其受到 重视。到2005年,上述5国的人 口总量、经济总量、一次能源消 费总量以及能源利用相关的CO 排放量已经分别占到世界总额 的42.7%、l1.6%、24.3%和 27.2%(见表1)。按目前五国稳 占世界的份额仍会有一定程度的 增长。因此,系统梳理和分析这 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国 情、已经和下一步准备采取的气 候变化应对行动甚至更长远的气 候变化应对策略,对促进国际社 会对5国的全面了解,指导我国 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气候 变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健的经济发展趋势,人们普遍相 信,未来十几年其经济总量、能 作者简介:于胜民(1972.),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能源相关的环境和气候变化政策研究。 Vo1.30 No.6 Jun 2008 第30卷第6期2008年6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能源s{il境 Energy and Environment 2 中印等5国与应对气 }利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CO 排放(见表1),除南非(其 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 占到了世界总量的2 7.3%。从}人口仅占5国的1.7%、世界的 尽管经历了十几年的稳定 人均水平来看,2005年5国以世1 0.7%)外,中国,印度、巴西、 发展,5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界42.7%的人口,也只消耗了 墨西哥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见 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表2 世界24.3%的能源和27.3%的 表3)均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 所示,在表征国民收 入、人均生活水平、 医疗健康、教育水平 等各项社会经济发展 指标方面,5国同《联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表1 中印等5国的人131、GDP、能源消费及相关CO,排放在世界的比重 约》(在下文简称“气 候公约”)附件I所列 的发达国家和经济转 型国家相比仍有着显 著的差距。在人均 GDP和人均能源消费 等一些关键指标上, 5国的整体平均水平 甚至低于同期的世界 平均水平。在中国、 印度、南非、巴西以 及墨西哥,目前仍有 注:1、2000年各国本币不变价按当年平均汇率换算成美元。 数据来源:IEA(2007)。 表2 中印等5国的一些关键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及其比较 相当比例的人口生活 在每天消费不足l美 元的国际贫困线标准 以下,在这些国家 中,还有很大一部分 人口无法获得电力照 注:1.折成20oO年本国货币不变价再以当年平均购买力平价换算成美元;2.折成20oO年本国货币不变价后按当年平 明、干净的饮用水源 均汇率换算成美元;3.一表示指标不适用于该项,NA表示数据不可得,下同。 等基本的公共服务 (见表2)。这足以表 明上述5国还普遍面 临着贫困、环境污染、 数据来源:C1imate Analysi s Indicators Too1(CAIT)Version 50;IEA(2007):UNDP(2008)。 .表3 中印等5国人均和历史累积的CO 2排放及其比较 能源安全等相比气候 变化影响更直接、更 严重、更迫在眉睫的 威胁和挑战。 人均和历史累积 排放的比较表明,5 国就造成气候变化的 责任而言是无辜的。 仅从当前排放总量上 看,5国2005年能源 l’雨 上・ ~ l8  ̄r恻 b 劬第30卷第6期2008年6月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Energy and Environment 能源s环境 平,这说明当前5国在气候变化 问题上并没有挤占他国的排放空 问。显然,探讨各国在人为气候 变化问题上的责任不能只看当 种类,急剧的气候变化将导致生 态系统的退化并进而波及到依 赖这些生态系统基本服务的众 多农村贫困人!z/;在就业和生活 方面,印度2/3、中国60%左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 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 则以及充分考虑到经济持续增 长和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首 前的年度排放,而至少需要追溯 到人类工业革命开始以来的上 百年历史,因为引起人为气候变 化的“增强的温室效应”主要是 由人类历年排放到大气中的温 室气体在百年尺度上的不断积 右的人!z/的生计依赖于传统的 农、林、牧、渔等气候敏感的第 一要的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事项和 正当要求, 京都议定书》没有 为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设定任何 强制性的减排义务。但是,发展 中国家出于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 产业。仅气候变化对巴西亚马 逊河流域热带雨林的破坏性影 响,就可能在世界上造成难以承 受的深远影响。可见,5国都是 世界上面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 国家之一,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 度重视和国际责任感,在致力于 消除贫困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 续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在可持 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 思想。正是在这种理念下,中印 累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持续 上升造成的。表3比较了5国与 世界和公约附件I国家在1 8 5 0 年到2 0 04年之间,与能源利用 相关的CO,累积排放总量和人均 累积排放量。结果表明,从1 850 年到2004年问,5国以当前世界 4 2.7%的人!z/,其能源活动的 能力是他们艰巨而迫切的任务。 发展、减缓与适应气候变 化一个不能少,但5国自身面临 着难以解决的现实难题——资 源、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严 重制约。贫困和落后的现状决定 了5国必须坚持在很长一段时期 内把发展经济和提高国民生活 等5国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控制温 室气体排放、增强森林碳汇的政 策措施。除此之外,5国在能源 和资源节约、能源安全、环境保 护、森林管理等关键领域,还实 施了许多更广泛的旨在促进本国 可持续发展的非气候变化政策措 施,客观上也产生了十分明显的 减缓效果。总体来看,由于人 CO 累积排放总量只占世界同期 历史累积排放总量的13.4%,其 中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和 南非分别占8.1%,2.2%,0.8%, 1.0%和1.2%。尽管这些国家也 水平作为自身的首要任务,另一 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 排放量加快的压力、大国责任感 以及自身的脆弱性迫使5国把适 是非附件I国家中历史累积排放 z!/、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禀 赋、科学技术等具体国情和能力 的不同,各国的气候变化政策措 施各有其着重点和特色,其中: (1)印度的代表性减缓政策 措施包括在经济系统各部门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水电、风能、 总量最高的6个国家之一(第五 名哈萨克斯坦占世界的0.9%), 但从人均历史累积排放的角度 看,5国整体平均水平尚不及世 界人均水平的1/3,更不及公约 应与减缓气候变化摆在越来越 重要的地位。但5国在努力尝试 实现社会经济发展、适应与减缓 附件I国家的1/12。5国中,除 了人!z/最少的南非其人均历史 累积排放高于世界人均水平外, 中国、印度、巴西和墨西哥均低 于世界水平。 等多重目标同步推进的过程中, 却受到了自身有限的资源、资 金、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严重制 约。虽然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推动国内生产和消费模式的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开 发利用清洁煤炭发电技术,国家 电网改造,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 设,使用更清洁低碳的交通燃料, 强化森林保护和管理等。此外, 印度的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科 技发展政策以及在控制人!z/增长 方面的成绩也问接地为控制温室 转型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和 自然地理条件、产业结构 以及脆弱的适应能力等各种因 素相结合,决定了5国都面临着 气候变化威胁的严峻挑战。在地 理条件方面,5国均有着漫长的 协同作用,但要实现持续性的减 排最终离不开技术和能力的进 步来打破这种制约关系,在这方 面发展中国家一直在期待发达 国家在公约框架下给予技术和 资金上的帮助,以提高自身能力 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 更大的贡献。 气体排放作出了真实的贡献。 (2)巴西的代表性减缓政策 措施包括大力促进乙醇燃料、生 物柴油和甘蔗渣的生产和使用, 促进水电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 海岸线,其主要经济中心和人口 聚集地和城市多位于沿海地带, 极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在 生物多样性方面,各国都有极其 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物种和独特 3 中印等5国为减缓气 候变化已经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一电力开发,节约用电,提高车辆 l’雨 上, 第3O卷第6期2008年6月 ’ 倒b 枷 1 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能源s环境 Energy and Environment 表4 中印等5国在EB注册的CDM项目数和 通过改善能源供应和消费 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匿 预期可实现的年均二氧化碳减排量 示,为了降低煤炭或石油 密度高的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西哥、巴西、南非、印度币 资料来源:CDM StatiStiCS(2008)。 的天然气消费比例相比1 9 现二氧化碳减排量l5373万t,占 分别提高了7、5.3、1.6、 燃油效率,增加天然气消费比例 以及努力控制森林砍伐等。 (3)墨西哥的代表性减缓政 东道国全部注册项目年减排量的 77.5%(表4)。 和0.9个百分点,中国还遗 高了石油的消费比重以降 煤炭的依赖。在促进化石 碳化的同时,5国还积极 策包括扩大天然气的消费比例, 提高供应端和消费端的能源效 历史比较表明,5国实施的 上述各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已 经在能源活动和森林碳汇——这 两个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与汇上,显示出积极的减缓效 率,以及控制森林砍伐等。 核电、水电以及其他形式自 源和可再生能源以进一步 (4)南非的代表性减缓政策 包括改革和重组能源生产行业, 引进水电和天然气以促进能源供 应多样化发展,提高能源生产和 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效率,以及发 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 果。其中: (1)GD P能源强度变化方 面。在1990 0.50 能源含碳密度,其成效不 为这些低碳或无碳能源 的绝对增长,这些能源在一 %∞一_■■■ ∞■●一 ■年到2005年 期间,除巴 西略增外, 0.40 (5)中国的代表性减缓政策 措施包括能源节约,积极发展核 电,大力开发水电、风电等可再 中国、印度、 墨西哥和南 非的G D P 生能源,促进天然气的开发和利 暑08 .30 0.2O 用,大幅度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 消费尤其在终端消费的比重,农 村电网改造,强化森林保护和植 树造林等。此外,中国推行的一 系列旨在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 计划生育、以及促进科技发展的 政策措施客观上对控制温室气体 排放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除了密切结合自身的国情和 能源强度均 8 呈现下降趋 势(图1)。 在这方面, 中国下降幅 0.10 0 1990 1995 2000 2002 2003 2004 ■—一●_煤_石油 天然气_核电_水电_其他呵再昝 度最大,达 到了5 2%, 图1 中印等5国自1 990年来的GDP能源强度下降趋 计算数据来源:IEA(20071。 印度次之为 25%,这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寻求低成本的减 排机会之外,为了减轻应对气候 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中突,5 国还积极利用 京都议定书》下 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加强了同 发达国家之间的减排合作。截止 到2008年4月1 0日,中国、印 现了各国在 节能和提高 能效方面以 及由此避免 的温室气体 排放上取得 的巨大成 耽。 ⑦__ 度、巴西、墨西哥和南非5国在 CDM执行理事会(Execut ive Board,EB)成功注册的CDM项 0 d ④__ 0 ⑦__ 0 0 -一: 0 ed 考 基 三] 0罩 : (2)能 翻 目共有7 4 4个,占所有东道国 CDM项目注册总数(988个)的 75.3%;这些项目预期每年可实 源结构改善 都非常重视 图2 5国2005年能源消费结构与1 990年比较 注:1.核电、水电和其它可再生电力按电热当量法计算:2.其他可再! 方面。5国 包括传统生物质能源利用。 计算数据来源:Energy I nformation Admini Stration(2007) l’, ’嘿一 哪厶 劬第3O卷第6期2008年6月 20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Energy and Environment 能源与环境 源消费总量中的相对比重在过 去十几年来也呈现出逐步上升 的趋势。例如,在1990年到2005 年问,墨西哥、巴西、印度和中 国的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 比例分别增加了0.9、0.8、0.4 5国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 和关注,各国在回顾总结以往应 对气候变化的经验和成就的基 变化咨询委员会”。 巴西的气候变化白皮书 (2007)详细阐述了巴西为减缓 气候变化正在实施的各种长期 性政策和措施,重点包括能源活 础上,结合本国的国情以及可持 续发展目标和战略,制定了本国 今后5到1 0年的气候变化应对 方略和行动。 印度:解决能源安全和气 候变化问题》(200 7)阐述了印 和0.7个百分点;期间,中国的 水电比例增加了1.1个百分点, 而墨西哥、巴西、南非和印度的 其他可再生能源比例则分别增 加了0.5、1.1、0.1和0.5个百 分点。 动、毁林排放和CDM 3个方面。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节约能源 方面,巴西将继续推进实施国家 乙醇燃料计划,国家生物柴油生 产和使用计划,替代能源发电扶 植计划,国家节约用电计划,油 度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能 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 政策和行动。印度重申其国家政 策的首要目标是消除贫困和经 济增长,而增强能源供应和安全 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要条件。为 气及其衍生品合理使用计划,以 及促进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在控制毁林排放方面,巴西将进 步加强实施“亚马逊地区行动 一(3)森林保护和减少毁林排 放方面。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和 印度在保护森林和扩大森林面积 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政策 措施,森林覆盖率在这2个国家 一此,印度将继续在能源领域实施 一计划”和“森林火灾预防和控制 计划”;巴西还将继续充分利用 CDM参与国际减排合作,CDM项 目的评估标准必须满足和促进 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墨西哥的气候变化国家战 略(2007)的主要内容包括2007 年到20 1 2年左右的减缓、适应 及相应的科技研究计划。在剖析 各部门减缓机会的基础上,墨西 系列可持续发展政策,做到在 直呈现上升趋势,在1990年到 扩大和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降 低能源使用的碳强度以实现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目标。这 些政策主要包括:促进可再生能 源发电,提高电厂发电效率,针 对工矿企业大型能源用户的强制 能源审计制度,耗电器具的能效 2005年问,中国和印度的森林覆 盖率分别增加了4.4和1.2个百 分点。根据2国的林业发展目标, 2 0 2 0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进 步增加到23%,而印度则计划 一在20 1 2年达到3 3%。南非政府 也非常重视发展森林种植以及与 此相关的森林工业,并把发展森 林种植视作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巴西和墨西哥在控制毁 林排放方面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 成功,例如巴西在过去3年的森 林面积减少率已经下降了60%。 4 5国今后5到1 O年的 气候变化应对方案和行动 标识制度,节能建筑法规,以及 加快利用CDM引进清洁能源技 术等。与此同时,印度每年用于 增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建设的 投资将达到GDP的2%以上,所 关注的领域也十分广泛,包括农 业、水资源利用,健康和卫生, 森林,海岸带基础设施,灾害和 哥将减缓重点放在“能源生产和 使用活动”以及“森林、土地利 用变化和农业活动”2个主要领 域,其中与能源活动相关的减缓 措施主要是提高能源效率,在水 泥、钢铁、制糖等行业发展热电 联产,用天然气替代燃油发电和 极端气候事件的管理,建立风险 分散与共担的金融机制等。为了 把气候变化政策有机纳入国家的 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与森林和土 地利用变化相关的减缓措施则 主要包括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和 2005年以来,随着 京都议 定书》的正式生效以及第二承诺 期谈判工作的启动,5国应对气 可持续发展计划,印度在20 0 7 年还新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影 保护,再造林和商业化林业种 植,转变农业土地种植模式,牧 场和草地恢复等等。此外,墨西 候变化的国内动力和国际压力 进一步增加。2007年,中国、印 度、巴西、墨西哥相继发布了本 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或 战略,南非则在2004年就公布 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国家 方案/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反映了 响评估委员会”以及“总理气候 表5 中印等5国l990及2005年的森林覆盖率 单位:% 注:括号内的数据为1990年5国的森林覆盖率。 数据来源:United Nations Stati StiCS Divi Sion(2008)。 一l' ’ J’ 第30卷第6期2008年6月 阿b岫 9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能源s环境 Energy and Environment 能力建设等国际合作机制促进 南非的可持续发展进程;(5)贸 易和工业部以及各工业部门要 哥还考虑首先在石油和电力部门 分阶段试行碳排放交易制度以期 通过碳价来刺激和保证减排的持 续性。在适应能力建设方面,墨 以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 力。方案最后向国际社会介绍了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合作 建立协调一致的政策和激励措 的愿望和关键技术和能力建设需 西哥确定的重点领域包括:水文 气候灾害、水资源管理、生物多 样性、环境和生态服务能力、种 植业、海岸带、人居环境、以及 施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 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发达国 家合作方投资南非的气候变化 相关项目;(6)南非开发银行和 工业开发集团等公共部门和投 求领域,并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履 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 的承诺,以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 气候变化的能力,共同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问题。 能源生产和使用。 南非的国家气候变化响应 战略(2004)则为政府公共部门 及其相关执行机构应对气候变 化问题制定了一个广泛的,涉及 融资机构要积极投资气候变化 项目,尤其是适应项目;(7)农 业、水利、森林以及卫生健康等 政府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气候 5 结论和建议 (1)中国、印度、巴西、墨 西哥和南非5个正处于快速发 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被国际社 法律体制、资金机制、制度安排 和机构设立、意识教育、培训和 能力建设、以及技术研发和项目 示范等各个方面的行动框架。其 出发点在于提高政府部门解决 气候变化问题的能力,以求利用 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之 间的协同作用同时实现国家发 展目标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为 了达到这个目的,南非气候变化 变化适应行动计划;(8)立法机 构要利用正在进行的法律改革把 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纳入空气质量 法等相关环境管理法规等。 中国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会称为“新兴经济体”。其现实 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世界的 比重正在逐步上升,并因此面临 着巨大压力。 (2)在基本国情方面,5国 : 案(2007)阐述了到2010年前中 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和政 均有其相似的一面。未来很长一 段时间,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都 是5国的首要关注目标,但气候 变化导致的生态脆弱性也迫使5 国不断认识和重视减缓和适应 策措施。总体来看,中国将按照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 化”以及“减缓与适应并重”等原 则,强调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动转 型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从 .响应战略根据国家优先事项和可 持续发展需要,突出阐述了十余 个关键领域和政府相应管理部门 将采取的主要行动,主要包括: 问题。在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方 面,5国因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 资源和能力的局限性,比发达国 :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减缓和适 应气候变化的协调推进。在减缓 家更强调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以求实现发 (1)CD M项目的指定管理机构 (D NA)要迅速发挥职能以促进 南非CDM项目的开发、申请和批 准;(2)国家矿业和能源部要积 极协调各相关方共同努力实现南 方面,中国将在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提高能源效率与节约能源、可 再生能源开发、核电建设、煤层气 利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林业 : 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三者之 间的协调和平衡。 (3)过去十几年来,5国为 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努力 非可再生能源白皮书(2003)提 和城市废弃物等重点领域采取一 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政 策措施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 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将以农 业、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水 资源、海岸带和沿海地区为重点 领域实施广泛的适应对策来提高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此外,中国还 将积极加快本国在气候变化相关 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加强气候 和贡献,5国结合国家可持续发 展战略实施了许多与减缓气候 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并已经 取得了积极的减排效果。各国新 近出台的气候变化应对方案表 明,今后5到1 0年内,5国将继 续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推进 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 展,从而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作 出积极的贡献。 出的到20l 3年在2000年基础上 新增可再生能源达到100亿kWh (或0.8 Mtoe)的目标以及能源效 率战略(2005)提出的到20l4年 实现节能至少1 2%的目标;(3) 科技部要开展响应气候变化技术 需求分析以及气候变化相关研发 和项目示范;(4)中央政府要结 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国家温 室气体减排计划,并充分利用 变化公众意识教育和培训、气候 (4)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 (下转第2 7页) CDM、技术转移、资金援助以及 变化机构和体制建设方面的工作 ’、 、0I・ 。。 …~————~……一 恻帕b 劬第30卷第6期20¨08年6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Research and Approach 研究与探讨 构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但政府 能源消费量的比例逐步提高。 标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均衡的关 加大投入是必要的,每年应安排 4 结论 系问题,对能源合理布局进行 必要的引导资金予以支持,发挥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问题 战略层面的思考,在已有能源 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并逐步建 对一些发达国家的能源政策产 战略发展政策框架内及时考虑 立起稳定的资金支持渠道。建议 生了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将逐 调整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容。 结合财政预算结构调整和改革, 渐波及到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 参考文献: 将鼓励节能减排纳入政府公共预 发达国家对节能、提高能效、可 【1】lEA.World Energy Outlook 2007 算支持范围。 再生能源利用等先进技术着力 [M】. (5)在加强国际合作方面, 展开研发和应用,应结合我国 [21 UNFCCC.Synthe si s of reports 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应符 未来能源需求形势,借鉴发达 demonstrating progres s in accor— 合各自的国家政策和目标,并有 国家上述关键减排技术,保障 dance with Article 3,paragraph 2, 助于实现各自的国家目标。仍以 我国能源政策的顺利实施。气 of the Kyoto Protocol【Z】.May 可再生能源为例,一项重要指标 候变化问题将对我国未来二三 2006. 就是其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 十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产 【3】UNFCCC.Compilation and synthe— 的比例。在合作中,中国应根据 生刚性约束作用,并将对能源 sis of fourth national communicat— 自身条件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 技术发展方向产生重大影响。 ions:Executive summary【Z】.De— 目标,使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在能 为此,我国必须高度重视气候 cember 2007. 源消费中的比例稳步提高,从而 变化问题,妥善处理好能源的 [41杨宏伟.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与挑战 推动实现全世界可再生能源占 安全、效率与环境三大战略目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卜一—卜——+--—+一 +—‘-+-一‘ 卜-‘ 卜-—+一——+一-+-十-—+--‘ 卜 ‘ 卜 -—— 一—+ +—+ —— 一—+呻_ (上接第2 2页) ; tional Energy Annual 2005.http:// White Paper[Z】.2007 中印等5国具有类似的国情,政 WWW.eia.doe.gov/iea/,2007-10-01. 【1 1】墨西哥气候变化委员会秘书处. 治意愿和实际行动上也有许多 【5】Mexico’s First National Communi— Mexico National Strategy on Cli- 相通之处。5国在减缓和适应气 cation for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 mate Change[Z】.2007. 候变化好的政策和做法方面值 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12】南非环境和旅游事务部.South Afri— 得相互借鉴,在国际气候谈判过 [Z】.1997—12. can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Re- 程中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与 【6】South Africa’s Initial Nationa1 sponse Strategy[Z】.2004-09. 合作,使自己能更好地应对气候 Communication under the United 【13】南非矿物和能源部.Ene rgY Effi— 变化并维护自身的发展权。 }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iency Strategy of the Republic of 参考文献: Climate Change[Z】.2000—1 0. South Africa[Z】.2005—03. 【1】Climate Analysis Indicators Tool 【7】UNDP.Stati stic s of the Human 【14】南非矿物和能源部.White Paper on (CAIT)Version 5.0【Z】.Washington, Deve1opment Repo rt【EB/OL】. Renewable Energy[Z】.2003—1 1. DC: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2008. http://hdrstats.undp.Org/indicatOrs/ 【15】印度环境和森林部,等.India:Ad— [21 CDM Stati stic s[EB/OL】.http:// indicatorstable.cfm,2008—04—0lO. dressing Energy Security and Cli- cdm.unfccc.int/Statistics/index. 一 I8]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 mate Change[Z】.2007-1 0. html,2008—04—10. Environmental Statistic s【EB/OL】. 【16】印度环境和森林部.India’s Initial 【3】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unstats.un.Org/unsd/enVirOn— Nationa1 Communic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nnual 2005 『 ment/fOrestarea.htm,2008—04-10.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 [EB/OL].http://www.eia.doe.gov/ 【9】巴西科学技术部.B razll’s Initial tion on Climate Change[Z】.2004—06. iea/,2007—10-01. Nationa1 Communication to the 【17】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应 [41 IEA.CO2 Emi s sions from Fuel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 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z】.2007—06. Combustion Highlights 1 97 1—2005 } tion on Climate Change[Z】.2004—1 1.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 [EB/OL].2007.【5】Energy Infor一 【10】巴西外交部,等.Brazil’s Contribu— 信息通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mation Admini stration.Interna. tion to Prevent Climate Change 社.2004.1 1. It,・ ^, Vo1.30 No.6 Jun 2008 第30卷第6期2008年6月 耐6 幼 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