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谏的读音是:shī jiàn。
尸谏的拼音是:shī jiàn。 繁体是:尸諫。 注音是:ㄕㄐ一ㄢˋ。 简体是:尸谏。 结构是:尸(独体结构)谏(左右结构)。
尸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尸谏shījiàn。(1)臣子以死来规劝君主。尸谏[shījiàn]⒈臣子以死来规劝君主。例凛然古人尸谏之风。英deathremonstration;基础解释:臣子以死来规劝君主凛然古人尸谏之风。
二、引证解释
⒈同“尸諫”。引《孔子家语·困誓》:“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諫,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谓直乎!”《旧唐书·封常清传》:“仰天饮鴆,向日封草,即为尸諫之臣,死作圣朝之鬼。”陈尸以谏。后泛指以死谏君。《韩诗外传》卷七:“衞大夫史鱼病且死,谓其子曰:‘我数言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肖而不能退。为人臣生不能进贤而退不肖,死不当治丧正堂,殯我於室足矣。’衞君问其故,子以父言闻,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贵之,而退弥子瑕,从殯於正堂,成礼而后去。生以身諫,死以尸諫,可谓直矣。”宋文天祥《瑞州三贤堂记》:“杨公当权奸用事,屡召不起,报国丹心,竟以忧死,凛然古人尸諫之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公退,草疏置之怀,闭阁自縊,冀以尸諫廻天听也。”
三、网络解释
尸谏泛指以死谏君。综合释义:同“尸諫”。《孔子家语·困誓》:“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諫,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谓直乎!”《旧唐书·封常清传》:“仰天饮鴆,向日封草,即为尸諫之臣,死作圣朝之鬼。”陈尸以谏。后泛指以死谏君。《韩诗外传》卷七:“衞大夫史鱼病且死,谓其子曰:‘我数言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肖而不能退。为人臣生不能进贤而退不肖,死不当治丧正堂,殯我於室足矣。’衞君问其故,子以父言闻,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贵之,而退弥子瑕,从殯於正堂,成礼而后去。生以身諫,死以尸諫,可谓直矣。”宋文天祥《瑞州三贤堂记》:“杨公当权奸用事,屡召不起,报国丹心,竟以忧死,凛然古人尸諫之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公退,草疏置之怀,闭阁自縊,冀以尸諫廻天听也。”尸谏[shījiàn]卫大夫史鱼临死遗言以谏其君。见《韩诗外传.卷七》。后指以死谏君。汉语大词典:同“尸谏”。《孔子家语·困誓》:“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谓直乎!”《旧唐书·封常清传》:“仰天饮鸩,向日封草,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陈尸以谏。后泛指以死谏君。《韩诗外传》卷七:“卫大夫史鱼病且死,谓其子曰:‘我数言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肖而不能退。为人臣生不能进贤而退不肖,死不当治丧正堂,殡我于室足矣。’卫君问其故,子以父言闻,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贵之,而退弥子瑕,从殡于正堂,成礼而后去。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宋文天祥《瑞州三贤堂记》:“杨公当权奸用事,屡召不起,报国丹心,竟以忧死,凛然古人尸谏之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公退,草疏置之怀,闭阁自缢,冀以尸谏回天听也。”国语辞典:卫大夫史鱼临死遗言以谏其君。见《韩诗外传.卷七》。后指以死谏君。尸谏[shījiàn]⒈卫大夫史鱼临死遗言以谏其君。见《韩诗外传·卷七》。后指以死谏君。近死谏其他释义:1.陈尸以谏。后泛指以死谏君。
关于尸谏的成语
拒谏饰非 谏争如流 纳谏如流 直言切谏 从谏如流 叩马而谏 正言直谏
关于尸谏的近义词
死谏
关于尸谏的造句
1、回望彼时政情,或许除了尸谏,短期内似无他策能耸动视听,那为何践行此举的单单是吴可读?一位憨直冲动的人。
关于尸谏的诗词
《元宫词·尸谏灵公演传奇》
关于尸谏的词语
正谏不讳 直言切谏 三谏之义 直言极谏 从谏如流 叩马而谏 纳谏如流 犯颜极谏 主文谲谏 谏争如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