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路的读音是:shī lù。
失路的拼音是:shī lù。 简体是:失路。 注音是:ㄕㄌㄨˋ。 繁体是:失路。 结构是:失(独体结构)路(左右结构)。
失路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迷失道路。指放弃正道。喻不得志。失路[shīlù]⒈迷失道路。⒉指放弃正道。⒊喻不得志。
二、引证解释
⒈迷失道路。引《韩非子·解老》:“使失路者而肯听习问知,即不成迷也。”唐方干《初归镜中寄陈端公》诗:“云岛採茶常失路,雪龕中酒不关扉。”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秀姑》:“小人失路,茫茫无所之。”⒉指放弃正道。引《楚辞·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⒊喻不得志。引汉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唐钱起《送邬三落第还乡》诗:“十年失路谁知己,千里思亲独远归。”清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
三、网络解释
失路失路,汉语词汇。释义:(1).迷失道路。(2).指放弃正道。(3).喻不得志。综合释义:迷失道路。《韩非子·解老》:“使失路者而肯听习问知,即不成迷也。”唐方干《初归镜中寄陈端公》诗:“云岛採茶常失路,雪龕中酒不关扉。”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秀姑》:“小人失路,茫茫无所之。”指放弃正道。《楚辞·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喻不得志。汉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唐钱起《送邬三落第还乡》诗:“十年失路谁知己,千里思亲独远归。”清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失路[shīlù]迷途。《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失路不反,闻道犹迷。」《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举子高声道:『妈妈,小生是失路借宿的。』」比喻不得志。《文选.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网友释义:失路,汉语词汇。拼音:shīlù释义:(1).迷失道路。(2).指放弃正道。(3).喻不得志。汉语大词典:(1).迷失道路。《韩非子·解老》:“使失路者而肯听习问知,即不成迷也。”唐方干《初归镜中寄陈端公》诗:“云岛采茶常失路,雪龛中酒不关扉。”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秀姑》:“小人失路,茫茫无所之。”(2).指放弃正道。《楚辞·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3).喻不得志。汉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唐钱起《送邬三落第还乡》诗:“十年失路谁知己,千里思亲独远归。”清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国语辞典:迷途。失路[shīlù]⒈迷途。引《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失路不反,闻道犹迷。」《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举子高声道:『妈妈,小生是失路借宿的。』」近迷途⒉比喻不得志。引《文选·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辞典修订版:迷途。《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失路不反,闻道犹迷。」《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举子高声道:『妈妈,小生是失路借宿的。』」比喻不得志。《文选.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其他释义:1.迷失道路。2.指放弃正道。3.喻不得志。
关于失路的反义词
迷途
关于失路的成语
避让贤路 半路出家 失张失志 半路修行 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 失张失智 别无出路 桥归桥,路归路 冒冒失失 桥是桥,路是路
关于失路的词语
失张失致 失失慌慌 迷踪失路 路上路下 失无所失 失路 失张失志 失张失智 半半路路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关于失路的诗词
《山居诗·触目堪嗟失路人》 《赴李少府庄失路》 《陌上花·燕市送演堂演公失路京尘吾亦飘零如公也》
关于失路的造句
1、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失路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地推到一个漩涡里,使他滴滴溜溜地打团转儿,那叶儿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地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地逃走了。
2、现在想来,他是见过大钱和大世面的人,即便失路潦倒了,身上依旧秉承着一种贵气;哪怕江山板荡,铜驼荆棘,也无法磨去那些曾经的教养。
3、原来是一个浑身缟素的女孩儿迷踪失路。
4、可见,浩然正气是领导干部立身处事之本,缺少则常会迷踪失路,步入歧途。
5、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迷失路途的孩子找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azee.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5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